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讲前读   讲前读也叫感知读,就是在讲读课文之前初读课文,扫除障碍,了解文意,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这是学生自己进行的“尝试式读”,是从整体出发熟悉、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   讲前读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默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或互相讨论解决。 (2)自由小声读,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要求说出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 (3)分段指名读,检查读得是否正确 (不加字、不丢字、不错字 )。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既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要听到朗朗的读书声,阅读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于是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语文课堂:上课后,老师就让学生读课文,初读感知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等学生简单说出后,又让学生读课文,并告诉学生边读边想: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件事或这个人的,读后交流汇报;一生说不到位,别的学生补充;都谈不到位就再读课文,读后再谈。总之,老师是断然不能开口说话的,好像一张嘴就是没有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就没有做到“以读为本”,就会背上“填鸭式”“满堂灌”的黑锅。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步探索形成了自读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即“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读习惯”。让学生运用“三步发问阅读法”,以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提出自读课文的基本要求和“八字常规”,坚持不懈地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养成习惯,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四 扩读  扩读 ,要求一个“配”字 ,一个“补”字 ,它解决的 ,是为配合课文教学而找到课外美文、课文赏析材料或其他语言材料。扩读 ,是为了增加课文阅读容量 ,从课文内容出发“为课文找朋友”的阅读。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材阅读 ,但却与教材阅读息息相关。没有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深刻了解 ,就难以找到与课文相配读的文章。所以 ,扩读是对阅读教学的直接的有显性作用的阅读。扩读 ,实际上是教材阅读中的一种板块粘连式的艺术 ,就是从课内文章出发 ,从某种角度出发 ,进行扩展式阅读 ,为课文找到扩读、比读、衬读、助读的其他文章 ;就是由…  相似文献   

5.
统编语文教材把“精读”改为“教读”,把“略读”改为“自读”,明确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课型。但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这两类课文教学的根本特质,混淆了两种课型。那么,“自读课文”到底该如何教?教师应该从教读课文引路、旁批提示辅助、多样教法助力、课外自读延展四方面入手,教学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怎样上好阅读课,是我们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应把重点放在“读”字上面.教师应树立这样的思想——课文要靠学生自己去读懂,阅读课中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求知、读中求智、读中悟道.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高中新编语文教材 ,自读课文占有一半比例 ,另配有课外语文读本。所以自读教学成为一个能够使讲读课文这个“一”得以反“三”的重要环节 ,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其关键所在。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 ,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现行语文教材把课文分为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在教学自读课文时,教师们常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一种是“浓墨重彩”的方式,像对待讲读课文一样面面俱到地精讲细练。一种是“轻描淡写”的方式,利用半节课说说字词、读读课文,敷衍了事。  相似文献   

9.
回顾我国小学教学发展之路,尽管有很多的革故鼎新,但有两点没有变:一是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阅读本位”的“吸收实用型”规范,“以读为本”、“读占鳌头”、“熟读精思”、“以读代讲”、“以读促写”等等,使“阅读”始终处于首席位置,一本语文课本阅读占了主要分量;二足选编文质兼美的现成文章为课文,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读课文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0.
《山的那一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约一千一百字。 我安排一课时学习这篇课文。 我的教学步骤是: 一、指导学生利用“自读提示”、字典,自读课文。 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梁冬晶 《中学文科》2007,(10):60-61
人们熟知的占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破“读”的重要性。“读”是我闷传统语文教学的文化瑰宝,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中华学子在语文浩瀚的大海中邀游,使其享受着无穷的乐趣。多少年来,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鼎沸读书声久久荡漾在师生心中。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学“读”的少了,讲的多了。“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只顾埋头于“题海”中,无暇从“读”中品味文章的精髓,更少闲涉猎广阔的课外读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张宏 《华章》2012,(13)
小学语文能力的训练,应把“读”放在首位,用“读”激起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美,用“读”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进入另一番天地.  相似文献   

13.
唐生海 《学语文》2002,(2):25-25
语文教材的课文分为三类:教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课外自读课文。教学中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巩固课内,使学得的知识融会贯通,语文素质全面提高。那么,如何把三类课文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一些方法,自觉行之有效,不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读”是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教学需要,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采用自读、领读、范读、朗读、分角色读、齐读。等不同方式方法有目的的读,不但能结合课文语境深刻领会词语含义.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主旨:而且学生还能凭借自己的知识、情感、智慧、灵性,赋于文本新的意义与内涵,让语文课堂的朗朗读书声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5.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把课文读通、读熟、读懂,其实这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读懂”。因为,“读懂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保证读的时间,加强读的训练,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课文,激发读的兴趣,教给读的方法,丰富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领悟,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文为本,落实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把课文读"薄"、读"厚"、读"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7.
自读课文在初中教材中所占分量较大,这类课文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阅读,培养自学能力”。(课本《说明》)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指导阅读的方法。由于每册课本自读课文较多,开学初就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固定的语文小组,每组定一位组长;每篇自读课文综合出与小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内容。理解课文内容要靠读;感受课文情感要靠读;积累语言文字更要靠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粗读知晓大意,精读品味文字,熟读体验情感。那么,怎样进行“读”的训练?我存教学中探讨总结出如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统编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构成的阅读体系,加重了自读的比例,但是,现实中教师对待自读课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本文笔者基于自读课教学现状,谈谈自己在此类教学上的有效探索,让学生拥有真正的自读课文,回归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义。  相似文献   

20.
"教读"和"自读"是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两类课文。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数量较多,并且巧妙地与单元学习相结合。教师需要打破当前自读课教学的困境,探讨提升自读课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凸显自读课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