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Hofstede的文化视角看中国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fstede认为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可分为五个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短期倾向与长期倾向.按照Hofstede国家文化模型的指标,中国文化具有权力距离大、高不确定性避免、集体主义、男性主义和长期倾向的特征.这些特征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团队的建设、创新过程的勇气和毅力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跨文化语用问题,使用的主要理论为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与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型。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提出,语言的使用受到其所在的文化语境的影响。霍夫斯泰德将文化分为四个不同的维度:权力距离、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气质/女性气质、不确定性规避。本文基于这四个文化维度,分析不同文化如何影响语言的使用,同时展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篇文章依据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行为模式理论,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了中西文化下人们非言语交际行为。根据问卷调查整理的结果,不同文化下的非言语行为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方面发生了变化。虽然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是主导文化,但是中国人个人主义倾向也逐渐明显,尤其是在自我、时间观念、隐私等方面。在西方文化中,西方人也表现出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倾向,但表现倾向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界别的中国和英国网站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差异。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究网站设计文化差异,但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美国网站和日本网站的对比上,认为美国文化代表西方文化,而日本人的文化一直是亚洲文化的主要着力点。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专注于中国和英国网站之间的比较。它通过使用Hofstede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权力距离文化维度,和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维度,并通过分析如何在中国和英国的网站上体现这些文化价值。对网站的内容分析表明中国和英国网站价值观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Hofstede提出的集体主义社会文化和个人主义社会文化的差异在课堂中的具体反映,结合个体的教学经验,分析在美国本土的汉语教学中,教师如何适应这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文章所讨论的具体内容包括学习动机、课堂发言、回答问题、学生提问、考试成绩和教学中的公平原则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交往日益频繁。在这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常常会引发误解、碰撞甚至是文化冲突,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导致交际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价值观念的差异。本文聚焦中美不同的隐私观念,从Hofstede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维度分析产生不同隐私观念的原因及其各自呈现的特点,进一步探讨中美不同隐私观念的表现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严文烨  董飘飘 《海外英语》2013,(23):245-246
该文中从霍夫斯泰德的五个文化维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回避不确定性、刚性/柔性倾向和短期/长远取向)中,选取个人主义及集体主义、权力距离这两个方向进行研究,在《诗经》及《英格兰及苏格兰民谣》中,选取了有关罗宾汉与中国古代英雄、国王与君主等内容进行文化尺度下的比较分析。旨在不同的文化域搭建起文化之桥,实现文化发展及文学理解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问题交际的产生与语言有关,也与文化有关,不同的文化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以Hall的低语境文化和高语境文化理论、Hofstede的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理论为依据,诠释了中德人际交往中诸多常见的误解,旨在帮助两种文化的人们尽可能地减少问题交际,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个体自我(有时称为私我)和集体自我关系的探讨上,从文化层面上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界定、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的则相对较少.而在特定文化体系中,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情境因素和人格因素是形成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主要原因;经济独立、领导角色、家庭结构、大众传媒、文化适应等对集体主义及个人主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跨民族研究有可能形成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量表、压力知觉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14名大学生进行测量以考察大学生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取向及其与心理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比个人主义得分高;集体主义取向没有性别差异,但男生在个人主义取向上得分显著比女生高;在我国当前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取向有利于心理适应,极端集体主义者有更好的适应;虽然个人主义取向与心理适应相关不显著,但极端个人主义者心理适应较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包含在合并会计范围之内,不同于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这项会计准则采用两种不同的合并会计方法,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就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作出检验,为我国合并会计准则采用符合我国国情的两种方法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中国国际声望的日益提高,全球掀起了学习汉语热的高潮,对外汉语教学也成了热门话题,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就是指母语不是汉语而是其他国家语言的外国学生,这就涉及到各个国家的学生状况,然而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文化背景、教育背景、语言背景、学习的目的等不同,教学的方法和效率也就不同。如何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汉语和运用汉语,换句话来说,让学生喜欢上汉语,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搞好国际交流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对外汉语教学是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否则就达不到教学目的,鉴于此,结合日本汉语教学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有益的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对日汉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的完成是一种压缩式的现代化。乌尔里希.贝克所提出的第二次现代性下的风险社会的特征也在中国表现出来。风险社会催生了中国的个体化,同时个体化也是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在中国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和文化模式下,中国个体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中国民众的个体化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推动有着自己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刑事证明标准做出了调整,将“排除合理怀疑”写入刑事诉讼法,这是我国对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解取得的巨大进步。排除合理怀疑的做法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早就存在,只是本次刑诉法修改才将其纳入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我国证明标准下的“排除合理怀疑”应该有不同于英美的中国式解读,对于其在我国适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应在我国法律框架下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史上,中国政府对公民海外安全的保护,历经清朝的“无心也无力”,民国时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和新中国“有心更有力”过程。现在,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对公民海外安全的保护已进入全方位、广覆盖、机制化的新阶段,中国人在海外已经有可靠和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略论利玛窦向东方文人介绍世界地图和演绎法思维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利玛窦的西学输入给17世纪以后东亚文人所带来的学术意义。首先,考察动摇了中华中心主义世界观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的意义,其次通过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翻译和介绍,讨论以演绎推理为根据的西方学问的明证性。然而,与利玛窦所料想的不同,原来中国并非没有和实用性无关的数理,因此在结论中,也将谈到邵雍的伏羲64卦方圆图给研究二进制的莱布尼茨带来的共鸣。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对中国古代数学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数学在世界数学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和贡献。他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数学史观,指出中国古代数学的机械化的算法体系是不同于西方公理化的演绎体系的数学发展主流,澄清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数学的误解。同时吴文俊针对数学史的研究提出了历史主义原则并示范了中西对比方法,为重建我国传统数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基础上,导源于我国传统数学的思维方式的数学机械化理论的创立为中国数学的复兴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成为开拓中华科学自主创新之道的先驱。认真深入地研究吴文俊数学创新的成功范例,将会对我们今后继承历史和发展未来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化的特点是伴随着反封建一路走来,与世界上其他各国的反封建不同,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取向和发展模式。反封建就不得不提农民问题。中国曾经是个农业大国,而现在是个农民大国。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现代化就是农民的现代化问题,这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显著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水乳交融的,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今天,把代表中国文化的汉语送出国门,到国外实施汉语教学,是时代的需要。与此同时,相应的文化碰撞也是难免的。对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的了解,对实施汉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不同于西方的经验,西方的社会工作是在助人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社会工作是以半专业化或称为行政性社会工作为起点的。在进行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的道路中,应结合中国自身的体制特征和文化特点,将专业的社会工作进行体制性的嵌入是加快本土化建设的一个行动策略;对文化背景的重视则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