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龙宇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458-459
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其实施与学科专业、就业工种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考虑到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特殊职能、技能和心理素质,高职院校实行实用性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意识,已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隐性体育课程是以显性体育课程为载体的,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论。职教体育要为职业教育服务,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服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有其特殊性,学校体育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开展职业教育隐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树立为学生职业素养服务的教育理念,科学地选择具有职业特点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合职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推动职教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映川 《体育科技》2003,24(1):74-76
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通过多年的职业学校体育教育实践和探索 ,提出 :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即把体育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更好地为实现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我国高职教育第三次改革目标(工作过程的本位课程改革目标)提出的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的背景下探讨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思路,研究认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出发点,并结合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的特点以体育教学和组织为媒介提高学生上述四种能力的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应有其自身的职业特征,和普通高等体育教育相比,高职体育教育应在教育的目标上呈现出职业性、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探索职教体育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一年的体育教育实践教学,以学校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多方面着手,有针对性的开展多模块的体育游戏、拓展训练及徒步的活动,从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多方面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拓展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职体育课作为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基于新时代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分析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体能素质培养的时代价值,提出以职业体能需求为导向,重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以提高认识为前提,加强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以提升体育教师教改能力为关键,完善体育教研机制;以强化学生职业体能训练为重点,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为抓手,加强课外体育活动指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体育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此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是社会市场经济对体育专业人才具备综合的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通过文献综述阐述国内外对此研究的现状,阐明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更具有目的性、趋向性。提出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全面深入的改革,探索体育专业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评价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促进体育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认为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留下了太重的体育本科教育痕迹,现在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缺少市场细分成果的支撑等,提出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研究,应纳入体育和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坚持与职业、市场和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从而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的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为使学生健康、高效、优质地就业,充分发挥高职体育课程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全面、系统、科学地构建我国高职高专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已显得十分迫切与重要,研究认为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应包括:职业实用性身体素质训练、职业实用性体能训练、职业保健性体育锻炼、拓展训练以及适合企业文化建设的体育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1.
段晚英 《精武》2012,(19):48-48,50
体育教学的特点及职业技术院校的性质决定了职业能力培养是其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体育教学是职业技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阵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化体能,培养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职业品质。实现体育教学与职业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具有竞争力以及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2.
周兴富  郑国金 《精武》2012,(23):87-87,89
高等学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智、美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笔者从职业体能与高职体育的概念及意义,职业体能与高职体育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指出了当前高职体育在培养学生职业体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孙园  舒钧 《健与美》2023,(1):126-128
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人才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充足的体能也尤为重要,只有两者具备,才能正确应对自身在职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难题。高职公共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体能、预防职业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外,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体能训练,能够促进学生职业身体素质和职业心理素质的良好发展,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化发展奠定体能基础,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的特色。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阐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引入职业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并简述了构建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公共体育课程结构,分析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改革,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郝佳 《中华武术》2020,(3):29-31
随着社会各界对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方向也在发生着不断变化。高职院校作为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基地,在体育课程教学上的努力略显不足,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学生身体运动能力不合格,无法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其中最为缺乏的就是职业体能的教学和训练,因此本文将围绕以职业体能需求为背景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陶李军  李海 《体育世界》2013,(11):19-20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新形势下体育专业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理论、同时提出在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时职业能力培养是新形势的发展趋势。建议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以促进新形势下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赵亮 《拳击与格斗》2022,(10):27-29
培养职业人才是高职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因此,高职体育教学必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开展教学工作。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将展开相关研究,主要论述了高职体育教学职业人才培养现状,并指出了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然后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提出了体育教学策略。通过研究,采用文中策略能有效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出的职业人才在能力结构、水平上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1研究背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定位职业教育就具有职业性,培养的人才是针对某些职业岗位的高级技术人才。高职体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应遵循高职教育的理念,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增强学生就业岗位需要的身体素质,培养职业的运动技能为目的,全面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8.
林小静 《精武》2012,(30):34-35
摘要:高职教育是不同于本科教育的以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而我国目前的高职体育并没有脱离本科的课程标准,并且大多时候只是作为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一个延续。本文通过以专业为导向,将高取各专业的职业特点与体育项目相融合,在体育选项课的基础上,通过体育课程培养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以加快高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体育师友》2007,(5):F0003-F0003
连云港市大港职业教育中心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具有专业特点的校旗、校徽和班徽、班旗打造了另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在体育工作上,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抓好学校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为重点,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以体育教研为核心,在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我国职业体育制度变迁的方式、路径及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的职业体育制度正处在不断变动和调整的过程中,从动态的角度看,职业体育的制度变迁将以渐进式方式展开。制度创新的路径有三个阶段组成,即初始阶段的职业体育制度调整必将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形式展开;当创新主体的利益和权利格局发生调整后,制度变迁会过渡为混合型的形式;当职业体育俱乐部认同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主要动能所能带来预期增量收益时,需求诱致型形式将会主导我国职业体育的制度变迁。在整个职业体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和职业体育俱乐部内部制度的调适将成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