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3~6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故事教学是幼儿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幼儿阅读能力有限,幼儿园的故事教学实质还是以教师讲述和幼儿复述的模式为主。但是在幼儿园其于小班幼儿的特点故事教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而又如何将故事教学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呢?一、小班故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故事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不同年龄的幼儿理解水平和所接受的事物是处于不一样的层面,在选择用于小班教学的故事时,教师要考虑到  相似文献   

2.
幼儿故事教学有效的前提是教师有效解读故事的文本、内涵以及其教育价值。当前幼儿故事教学中,存在教师对现成教学资料的过分依赖、对故事中心思想把握不准和对幼儿理解故事能力认识的偏差等问题。有效解读故事教材应处理好多元解读与价值判断的关系,教材价值追求与幼儿发展的关系,解读教材能力与文学素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的故事教学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及人文素养的有效载体。通过优化组织策略,故事文本能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我们可以从文本处理、故事演绎、人生启示等方面入手,最大化地发挥故事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缓慢的过程。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来丰富其认知经验,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敏感的语音捕捉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和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1.在形式多样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一是利用故事教学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在《小猫钓鱼》的故事中,幼儿最终会理解只有一心一意地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但在第一次讲述之后幼儿只认识到两只小猫跟着妈妈去钓鱼,姐姐不贪玩,弟弟贪玩。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幼儿进一步知道小猫起初是因为做事不专心才没有钓到鱼,后来专心钓鱼才钓到了  相似文献   

5.
在绘本观摩活动中常有这样的发现:许多教师将绘本教学等同于故事教学或是看图讲述;重绘本附带的多元价值、轻本源等问题。一本优秀的故事绘本,不仅在画面的设计上体现着作者的智慧,更是蕴藏着思想和精神价值,滋养着幼儿的心灵。文章结合教学实例,以绘文章本理解建构为载体,探讨教师可以通过哪些策略支持幼儿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给幼儿园学生讲解故事,进行故事教学,可以让孩子们尽可能多的在生活中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并有效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故事教学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和智力发育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一、幼儿园应用故事教学的好处1.故事教学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故事教学对幼儿言语能力的建构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由于年龄小,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很有限。这时,故事教学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通过故  相似文献   

7.
潘云 《广西教育》2022,(10):18-20
本文认为,故事讲述有利于丰富幼儿的语言学习核心经验,而故事讲述主要有三种形式:故事篮子、故事桌子、故事积木,教师需要灵活使用三种故事讲述形式,引导幼儿借助道具或材料讲述故事、创编故事,以发展幼儿的叙事性讲述、文学语汇、文学想象等语言学习核心经验。  相似文献   

8.
幼儿语言的教学,是幼儿教学的重点。幼儿阶段是人发展当中语言形成最重要的阶段。在幼儿阶段,我们要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和读写能力。因此幼儿语言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师要教会幼儿善于倾听故事、讲故事、看故事、读故事,从故事里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是读者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正确认识阅读在幼儿语言发展、语言能力提升、个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创设适合幼儿阅读的空间,激活幼儿的阅读兴趣,并组织家庭阅读活动,引领幼儿讲述自己的故事等,开拓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在阅读中体验阅读,体现早期阅读的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在幼儿故事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开启、组织和促进师幼有效互动、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故事教学活动中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帮助幼儿梳理新旧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引领幼儿积极思考,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与创造性;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培养幼儿的分析、概括能力,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满足幼儿探索需求,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看图讲述活动是利用图片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常用的教学形式,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得思维与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这一传统的教学活动却陷入了模式化的误区。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以本为本,重知识轻能力。为了使看图讲述活动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我认真思考了当前幼儿看图讲述活动的现状,并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一、幼儿看图讲述活动的现行情况  相似文献   

12.
以故事教学为中介,把形象思维运用于语言教学,通过在故事教学中巧设疑问、创设情境、再现形象和意境,让幼儿模仿故事角色,理解故事内容,进而开启幼儿思维,拓宽幼儿视野,最终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3.
渠春华 《文教资料》2012,(19):65-66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领域中,有许多故事、儿歌,虽然图文并茂,但文字往往占较大篇幅,一本幼儿用书融汇了诗歌、故事、看图讲述、语言游戏等多方面的内容,具体落实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较为欠缺。让小班幼儿敢说、愿说、会说,无疑是语言教育的重点。如何让幼儿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体验分享阅读带来的快乐,同时又较好地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作者在对小班幼儿的分享阅读教学活动中做了初步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课题的提出语言教学中,对要求幼儿掌握的故事,以往的教学大概有这样几个过程:一,以教师讲述为主,小朋友听,使幼儿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大致轮廓;二,按照故事情节,教师问,小朋友答,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印象,初步理解有关词汇;三,教师对故事进行分析,要求幼儿能记住故事的情节、角色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话等等;四,教幼儿表演  相似文献   

15.
林冬梅 《成才之路》2014,(27):66-66
正故事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十分特别的意义,因为故事中有许多乐趣。同时,故事既是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方法,也是社会文明在幼儿中得以传播的重要手段。故事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幼儿教学创新力度的提高,也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激发。教师利用故事传播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思维的扩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此,笔者选择幼儿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十分有益。一、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对幼儿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进行培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最喜欢听故事,爱听故事也是幼儿求知的表现。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故事教学正发挥着越来越独特的魅力。随着语言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发展,故事教学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讲述故事和幼儿复述故事两种形式,它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全方位启迪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在增长知识、受到教育的同时,培养孩子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锻炼幼儿思考能力,并感知动物和植物的依存关系。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  相似文献   

17.
讲述幼儿故事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述时应注意故事再创造、角色塑造、风格营造这三个方面的表达策略,以适应不同年龄幼儿思维特点、心理特征和语言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故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教学,本文主要从故事的想象、故事细节的掌握、幼儿发散思维的引导,以及讲述故事所使用的语言四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故事教学的备课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故事教学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在故事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游戏形式,同时采用音画同构、生活化语言、多形式阅读等策略,促进幼儿语言与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学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良好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目标。故事教学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层次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口语化故事讲述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听、说、读等能力,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