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广某项制度需要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需要及时通畅的监督体系,教师退出机制也不例外。在退出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对退出对象的界定,对不合格教师的考核不应是一个抽象概念,因为,怎样界定不合格教师,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小学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发达国家中小学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建立的基本经验.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建设我国中小学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的基本思路是: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资格认定制度,完善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推进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建立我国农村中小学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应有自己的特殊对策.包括被动退出对策与主动退出对策.近期退出对策与长远退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健全教师管理制度。通过对我国教师退出相关政策的分析,发现判定不合格教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道德品行、教育态度、教育教学能力和触犯刑法。其中,道德品行问题是判定不合格教师最重要的标准。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存在退出权力主体不明确、退出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完善退出机制需要明确退出标准,以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退出的权力主体,构建包括觉察期、辅导期、审议期和申诉期等一套完整的退出程序,切实保障教师权益。  相似文献   

4.
根据不同性质对不符合任职岗位要求的教师,采取换岗、接受离职或在职培训、解除聘任合同等退出模式,是基于"人伦之理"和"道德之应当",也是教师社会担当的应然。当下阻滞教师退出机制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及社会认同度不高、利益补偿和平衡机制不健全。突破这一困境,不仅需要教师道德自觉和价值自觉,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利益补偿和社会平衡系统、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钟景迅  柳镁琴 《教育研究》2023,(10):137-144
“县管校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政策,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教师合理流动实现县域内优秀师资的均衡配置。然而,在推进优秀师资在城乡均衡配置的同时,少部分难以满足聘任要求及不适合从教的教师,需要引导其有序退出教师行列。一个理想、有序、高效的教师人事制度,应该是有进有出,既能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师资,又能实现师资有效良性流动的体制,而我国当前教师退出机制的缺失成为影响“县管校聘”政策顺利实施的瓶颈。构建可行有序的教师退出机制,需要建立清晰的教师退出的领导、督导和问责机制,健全教师退出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具有人情味的教师退出保障机制,提升基层教师对教师退出机制的理解度和支持度。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应的准入标准和退出制度,使得不合格教师占用教师岗位,好教师进不来,不合格教师出不去,给教师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不仅要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人口”关,还要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教师“退出机制”的概念。2011年以来,教育部实施了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师补充与退出机制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师补充与退出机制的研究,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专家和学者对农村教师补充与退出机制的内涵及对象、为什么要建立农村教师补充与退出机制、应建立怎样的农村教师补充与退出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也存在着"机制"对人们"可能生活"关注不够、"机制"建立目标的论述尚待明确、"机制"运行的监督机制还不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退出机制是确保农村特岗教师合理流动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我国特岗教师退出机制存在退出管理主体模糊、退出方式单一、退出程序欠规范等问题。因此,完善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退出机制,需要明确退出机制的管理主体;拓宽特岗教师退出渠道;规范退出程序,完善退出监督体系;建立退出特岗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和解聘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韩愈《师说》中的至理警句。也一语道出了什么是老师,怎样做教师,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怎样做一名好老师,怎样做学生所需要的老师!十几年的从教生涯也让我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丰富内涵和其中的天机。  相似文献   

10.
丁开艳 《教育》2010,(3):30-30
制度需要人去实施。教师退出机制初衷是优化整体教师队伍,却是对“教师就是铁饭碗”传统的挑战,正因如此,退出机制的实行可能面临冲突和矛盾。有人在制度面前表现出焦虑,但也同时表现出对制度本身的理解和认同,因为,退出机制着眼于教师整体素质,能够促进教育的长远发展:也有人认为,教师需要稳定,需要长期的心理准备来适应这项政策,而且政策一旦实行,需要给予退出教师足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超编"与"缺人"是我国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难题。"超编"可归因于教师编制标准不合理、人口波动使适龄学生数量下降、"在编不在岗"与"退出机制"缺乏等原因;"缺人"可归因为教师编制标准不合理、教职工结构失调、"在编不在岗"、"优秀者"进入不了、特殊历史阶段的师资来源等方面。"超编"与"缺人"的难题,可以同时从四个方面进行化解:一是改革现行的教师编制标准,让农村学校编制相对宽松;二是建构多元编制管理制度,让"在编不在岗"现象杜绝;三是实行"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让"不合格者"出得去,优秀人才进得来;四是坚持差别补偿原则,让优秀人才留得住。  相似文献   

12.
卢硕 《成人教育》2011,31(8):99-100
在探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时,考虑较多的是教师的培养机制,而往往忽略对教师退出机制的思考,没有退出机制或机制不健全,将难以形成教师队伍的良性循环,最终影响高校的发展。因此,从分析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的困境与原因、建立退出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入手,探讨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的构建,以期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出现少数不合格党员给党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使得建立"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成当务之急。由于党内制度不尽完善、对制度执行过程的理解存在偏差、党员管理不够严格等,造成了退党人数较少、挂名党员较多、思想入党缺乏实效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桐乡市通过"八步入党一问责"严把进口、"约法三章五必须"积分管理、"四评一定一处置"畅通出口等举措开展党员"净化工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结合桐乡市实践及国外政党党员退出机制的经验,提出了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的基本原则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好教师怎么好? 好教师不在职务职称,不在学历,也不在年龄或资历。究竟怎样才是一个好教师?让我们看一看怎样是不好,就知道怎样是好。  相似文献   

15.
<正>教师退出机制建设是近年来较受学术界、教育部门关注的一件事情。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提出教师退出机制,及各地教育改革的深化,作为教师队伍建设重要环节的教师退出机制建设日益受到重视,一些高校、地方教育部门也先行做了尝试。今年,教育部也将其列为年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举措,明确提出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教师退出机制建设是教育人才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对于教师退出机制的具体内容及实施范  相似文献   

16.
农村师资缺乏与大学毕业生"准入难"成为一个人才悖论。农村师资缺乏主要表现在局部性缺乏、结构性缺乏与质量性缺乏等方面。其原因主要是"流失严重"、"层层拔高"和"进入困难";大学毕业生为农村师资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但存在严重的"准入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人事编制抑制需求、结构性矛盾难以调和以及退出机制的缺位等等。主要对策是:改革现行的教师编制标准,让大学毕业生有进入空间;实行"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让大学毕业生置换进入;完善多样性农村教师人才政策,让大学毕业生"准入"具有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刘洁 《文教资料》2013,(20):111-112
教师队伍作为我国教育的主导力量。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在教师聘用制度下对教师的选拔越来越严格,但教师队伍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胜任教师岗位的情况。我国现阶段教师退出机制是不完善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胜任教师的退出机制的完善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要健全教师的退出机制,需要学校、教师、政府等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制度需要人去实施。教师退出机制初衷是优化整体教师队伍,却是对教师就是铁饭碗传统的挑战,正因如此,退出机制的实行可能面临冲突和矛盾。有人在制度面前表现出焦虑,但也同时表现出对制度本身的  相似文献   

19.
怎样的学校让学生引以为豪?怎样的校园生活让学生久久难忘?怎样的班级工作让学生终身受益?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样的话题是常常被提及的。菁菁校园,承载着学子的追求,也承载着教师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张斌福教授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其实,重点学校也有它的难处:学生天天追在教师后边问问题,有时候追得教师都慌,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过硬会很尴尬;成绩上不去,教师压力也会很大。差一点的学校呢?学生倒不会追着教师问,但是他不学。教师老得想办法让他学,让他上课集中注意力,这也是难题。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怎样让他们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学习,这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就是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