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0年4月27日--1950年10月5日) 四月二十七日 六月十二日 星一 晴 复李西原一字.午睡起,陈公柔、陈仲夫来.高名凯来,久谈. 五月初五日 六月十九日 星一 晴下午暴雨鸣雷旋止 写工作报告致哈佛燕京学社. 阅杨山松<孤儿籲天录>,山松,字长苍,嗣昌子,荫锦衣卫正千户,入清,以高士终.先是,华容严首升刻<濑园集>,有<拟上某相国书>,诋讦嗣昌甚苦,山松弟山梓作<辨谤录>以正之.山松因遍摘<绥寇纪略>、<国榷>、<崇祯朝纪略>、<流寇志>、<明季遗闻>诸书毁及嗣昌者,一一纠正之.大约根据嗣昌所撰<中枢奏草>、<督师奏草日录>于人名、地名、年、月、日之舛误,别白甚力,几使伟业诸人不能反唇.  相似文献   

2.
一双宽厚的大手,与一支细长的画笔,演绎了花鸟鱼虫的万千世界.七旬老翁丁吉林提笔是画家,下地是农民,一生淡泊而不负青云之志. 20世纪90年代,笔者在安徽和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听说县郊城南有个农民能画出各种蔬菜和花鸟虫鱼,我满是好奇,遂约了城南乡干部宗仁昌等人登门拜访了丁吉林的家.  相似文献   

3.
一、周永年生平 周永年(1730-1791年),字书昌,号林汲山人.清中叶著名学者,私人藏书家.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山东历城人,其先本为浙江余姚人,自高祖辈始迁之山东历城.  相似文献   

4.
1996年,五座安丙家族墓在四川省华蓥市发现,引起了中国考古界和宋史界的广泛关注。安丙家族是南宋巴蜀地区的名门望族之一,在安丙及其弟安涣、子安癸仲领导参与平定吴曦叛宋降金的"武兴之乱"后,安氏家族更是扬名天下。关于安氏家族的情况,除安丙外,《宋史·安丙传》仅附载其子安癸仲一人而已,宣统《广安州新志》虽然记载昭勋寺大殿内立有《安氏宗支图碑》,但早在晚清已是图文漫漶,不可识读。所幸在安丙坟墓中出土了《安丙墓志铭》(现存四川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  相似文献   

5.
近日读到《影响历史的爱情》一书(金永华著,知识出版社出版),其中“美貌是她上升的阶梯——武则天的爱情与抱负”一节写道:“公元705年,狄仁杰、张柬之乘机联络武将李多祚率兵入宫斩了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看到这里,心有疑惑。翻开《资治通鉴》查阅,方知公元705年间,狄仁杰早已不在人间,何以率兵入宫,斩杀奸臣呢?《资治通鉴》载:则天后久视元  相似文献   

6.
陈淑娅 《兰台世界》2012,(27):63-64
陆机诗歌《赠弟士龙》、文《与赵王伦笺荐戴渊》系年学术界多有争议,经考证,将《与赵王伦笺荐戴渊》作年定于永康元年(300)四月之后至此年年底;将《赠弟士龙》作年定于元康七年(297),为陆机请假回乡再次返洛,与士龙别时之作。  相似文献   

7.
《云南档案》1998,(Z1):5-14
王复生(189-1936),名濡廷,化名王甄海(振海),郭其瑛、郭毅、笔名止庵,云南省祥云县人.1917年春人北京大学文科预备班,1920年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22年3月至1923年7月到陕西省华县咸林中学任教.1925年与其弟王德三等人发起组织新滇社.1925年夏至1926年春在陕西绥德第四师范学校任教间,参加中共陕西的建党活动.1926年夏,派回云南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东北工作.1936年6月30日任齐齐哈尔市党组织负责人时被日军逮捕,8月15日牺牲.  相似文献   

8.
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南部之茅山,古称句曲山。道教“三山符”之茅山上清派即发祥于此,这里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一、道教茅山宗相传西汉景帝时,渭城(今陕西咸阳)南关人茅盈(字叔申)18岁时弃家入恒山修道,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来句曲山,结庐修道,采药炼丹,为人治病。其弟茅固、茅衷弃官寻之,先后亦来句曲山修炼得道,世称“三茅真君”。后人为纪念他们,将句曲山改称“三茅山”,简称茅山,成为全国闻名的道教圣地。南朝齐永明十年(492年),道教思想家陶弘景辞官隐居茅山,自称“华阳隐居”。他吸取儒、释两家思想,主张道、佛兼修。他收集杨羲、许道…  相似文献   

9.
一、何焯号"憩闲主人"之误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卷四"何焯屺瞻"条云: 昌炽案:先生弟煌,字心友,号小山,尝自署"何仲子"。《义门题跋》或署"承筐书塾",或署"语古小斋",又自号"憩闲主人",见《皕宋楼藏书志·宾退录跋》。《百宋—纏赋》  相似文献   

10.
日本所藏中国古籍文献中,有许多珍贵的书札。本文披露的是国立国会图书馆藏黎庶昌致宫岛诚一郎的书札。黎庶昌(1837-1897),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廪贡生。26岁呈《上皇帝书》,特赏知县,入曾国藩幕,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历任  相似文献   

11.
三弟的婚礼     
回老家去参加三弟的婚礼。坐了八个小时的火车,到了县城。没有回家,直接就去了百货大楼,给三弟买了一台DVD。去年春节和三弟一起喝酒的时候,说过等他结婚了,会送他一台42寸的彩电的。可这一年,我在外面混得也不好,不能实现承诺了。并且,三弟的后面,还有四弟、五弟、六弟、二妹、三妹、四妹……这个头开了,以后我的日子就苦了。  相似文献   

12.
《无垢经》全名为《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Aryarasmi-vimalvi suddha-prabhā nāma-dhārani sūtra),是佛教密宗(yuhya-yāna or Esoteric Buddhism)典籍之一,共一卷,5336字,译自中国唐初女皇武则天(624~705)在位的武周时期(690-704)。  相似文献   

13.
致夏宗禹①(五通) 一 宗禹兄: 今后我们通信,请用白话,好否?原因是:(一)我一向主张白话文,惟写信时仍旧用文言,常常觉得不该,而始终不改,请从今改.(二)写信用文言,是为了对方生疏客气,不便"你你我我",必须用"先生","足下","弟","仆"一套.现在我与你已很亲熟,将来或许关系还要亲密起来,所以应该用白话通信,比文言亲切些.(三)你原是新文学时代的青年,只因如你所说,在南充住了三年,与老成人交往,学了老成气,故写信用了文言.我表面虽是老人,心还同青年一样,所以请你当我是青年朋友,率直地用白话通信.  相似文献   

14.
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宁波市鄞州区塘溪乡沙村人.其书法远宗汉魏,近取宋明于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诸家,用力最勤,且能化古融今,形成自己"雄强"书风,被誉为"书坛泰斗".  相似文献   

15.
清咸丰7年(1857年),杨锐出生于四川绵竹县城小西街.兄弟4人,杨锐排行第三,字叔峤,又自号钝叔.家道小康,父亲杨承煦是国子监学生,长兄杨聪系秀才.杨锐青少年时受兄影响极大,博览群书,深研天文、地理、兵法、算术、医方,尤长于经学,与长兄互为师友.当时,清廷腐败,国势日下,杨聪常勉其弟杨锐为学要先立志,莫将青史让前贤.杨锐逐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愈加发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花园村附近发掘出土唐代豆卢恕、豆卢鹗、芮国夫人杨氏墓志3合,其中《豆卢恕墓志》志文已被释读.通过释读与分析研究,3方墓志首先补充了豆卢氏的世系,豆卢恕为豆卢钦肃之子,豆卢贵妃之弟,子为豆卢爱;杨氏为豆卢灵昭之妻,杨(尚)希后代;豆卢鹗为豆卢器第三子,且有一弟,生署、置二子.其次补充了三位志...  相似文献   

17.
沈葆祯(1820~1879),字振宗,号幼丹,原籍浙江,1820年出生于福州,1847年中进士,历任江南监察御史、九江知府、赣南兵备道、江西巡抚、总理船政大臣,后升任  相似文献   

18.
“床第”一词,近年来使用频率颇高。“床第之私”、“床第之秘”、“床第之间”等用语,常见诸报端。但“第”字毕竟是个较为冷僻的字,有人误读成“第”字,连电台播音员有时也会出洋相。又因为第、第二字,在字形上十分相似,稍不留神,便会混淆,因此,在出版物中,“床第”误排为“床第”,可谓俯拾即是。 “第”本为“弟”,指“以韦束物”,因为“束之不一,则有次弟也”。“次 弟”即“次第”, 这是“弟”的本 义。“弟”后被借用为兄弟的“弟”,一借不还,古人便另造出个“第”字。 “第”又可指房屋,如府第、门第、宅第,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中琉关系,由来已久。明朝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载入朝,贡方物",是中琉两国政府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口嵩)矢。洪武二十八年(1395),琉球中山王察度薨。永乐元年(1403),其世子武宁遣侄讣告中国。永乐二年(1404),明成祖遣行人时中赴琉球吊祭察度,"赙以布帛,遂诏武宁袭爵",册封为中山王。此后,一直到清朝同治五年(1866)的四百六十三年间,每当琉球国王薨,其世子必遣使报丧请封,中国政府派遣册封使赴琉球,册封琉球国王凡24  相似文献   

20.
《曾公遗录》为北宋神宗哲宗时名臣曾布所作的从政日记,今残三卷。其史料价值日益为学术界重视。曾布,字子宣,生于仁宗景祐二年(1035),曾鞏弟。曾布年十三丧父,从兄求学。嘉祐二年,曾布与二兄及从弟、姊夫五人同年登第,一时传为美谈。神宗时,曾布积极拥护变法,深得神宗赏识,由集贤校理、修起居注、知制诰,而进翰林学士兼三司使,与吕惠卿共创青苗、助役、保甲、农田之法。绍圣元年六月,曾布任同知枢密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