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目标"或"目的",20世纪70年代由汉斯·维米尔引入翻译理论,表示译作或翻译行为的目的。根据目的论,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应遵循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本文回顾了目的论的基本原理,重点探讨了目的论连贯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及在其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应用,由此得出了连贯原则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能够很好的增强译文读者的可接受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德国功能理论的译文目的论出发,针对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对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翻译的过程中为达到译文的目的译者所要采取的一些翻译策略.目的论把目的读者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被接受、被认可,这在指导儿童文学的翻译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德国功能理论的译文目的论出发,针对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对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翻译的过程中为达到译文的目的译者所要采取的一些翻译策略。目的论把目的读者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被接受、被认可,这在指导儿童文学的翻译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4.
浅析翻译目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目的论是从译文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的一种解构主义理论模式,它以译文功能为取向,注重翻译的实用性。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性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译文文本的生产活动。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和忠诚原则中,目的原则是首要的原则。本文简单介绍了目的论的一些基本内容,指出了它对翻译实践活动的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翻译目的论,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译文读者.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必须具有读者意识,并结合其翻译目的,决定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本文对《雾都孤儿》的荣译本和祈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试图以实例来证明此观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网络流行语是众多网络语言中影响力较大的一种。目的论在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策略。首先,译文应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其次,译文应尽量保留原文的特点和语境。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从以上两种要求出发,研究好的中国网络流行语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概述功能翻译理论在西方翻译界兴起.功能派提倡的功能目的翻译论旨在于翻译应该基于以译文和译文读者的反应来进行翻译,而不是依据传统理论中的翻译应以原文和原文读者的反应进行.可以说,目的论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翻译研究.现对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包括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目的论法则、翻译原则、核心内容以及目的论产生的贡献进行简要的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对庐山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文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在旅游资料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以目的论为指导,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译文达到预期效果,起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德国翻译理论家威米尔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是受众——译文预期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要。文章结合目的论,通过对傅东华先生译的《飘》中译例分层面分析目的论对翻译实践的解释力,以此来检验目的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张靖 《林区教学》2011,(8):72-73
翻译目的论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译者在报刊商务英语的汉译中,应充分考虑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目的,针对报刊英语的语言和语篇特点,灵活采用各种翻译策略,以成功吸引目标读者,并为其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根据翻译目的论,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译文读者。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必须具有读者意识,并结合其翻译目的,决定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本文对《雾都孤儿》的荣译本和祈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试图以实例来证明此观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德国翻译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实现了翻译理论从静态的语言翻译向动态的功能翻译的转化。其中的目的论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从译语读者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做出适当的表达,达到交际的目的。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其对实用翻译的指导作用分析,强调功能主义学派目的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翻译目的论倡导者认为翻译应该从源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译者应根据译文的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对薛涛诗词两种译本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揭示翻译目的论对两种译本的翻译的策略和方法的影响,以探讨目的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认为,译本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评判译文的优劣不在是译文和原文的对等程度,而是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程度。本文以目的论为基础,对赵元任先生的《阿丽思漫游奇遇记》的译本进行研究。笔者认为,赵元任先生的译本能根据小说的特点,灵活变通,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在充分考虑了译本的类型和读者的同时又成功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不失为翻译的佳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词汇角度对<绿山墙的安妮>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不同的目的读者,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得译文呈现出了不同的翻译效果.总体而言,两个译本都实现了译文的目的,满足了读者不同的期待.  相似文献   

16.
从目的论看赵元任《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认为,译本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评判译文的优劣不在是译文和原文的对等程度,而是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程度.本文以目的论为基础,对赵元任先生的《阿丽思漫游奇遇记》的译本进行研究.笔者认为,赵元任先生的译本能根据小说的特点,灵活变通,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在充分考虑了译本的类型和读者的同时又成功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不失为翻译的佳作.  相似文献   

17.
德国功能理论的译文目的论,要求译者翻译时首先考虑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将读者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一味地忠实于原文。儿童文学文本的翻译要求译者在翻译之前就要弄清楚儿童读者的审美要求,要明确儿童文学文本的主要功能,同时考虑译语文化受众的接受能力。要实现儿童文学译本的目的,译者必须依据目的论的法则,从语内、语际两方面着手,把握原语和译语的主要特征,力争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德国的童话陪伴无数读者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是德国作家对世界儿童的巨大贡献。目的论作为功能派最主要的翻译理论,对德文童话的翻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从目的论看,德文童话的翻译应以翻译的目的为首要原则,同时满足译文的语内连贯标准,以及译文和原文间的语际连贯一致,而译文对原文的忠实程度及翻译的策略和方法,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毛慧 《文教资料》2010,(6):42-44
本文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视角来探讨广告翻译,提出广告翻译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语言交换活动,在广告翻译中应以目的论为指导,不拘泥于语言形式,而要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征、文化习惯和读者期待,以达到广告预期的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翻译中国公司简介时译者往往不考虑译文读者,译入语文化等非语言因素,结果影响了翻译活动预期目的的实现。目的论的创始人之一弗美尔认为翻译只是为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翻译问题,诺德将翻译问题分为实用翻译问题、文化翻译问题和语言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