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海涂资源是我国海岸带的一种重要资源,海涂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对于发展经济、巩固边防国防、保护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有着极为广阔的海岸带(是世界上海岸带最长的国家之一),而沿海地区又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紧张(人均耕地只有1亩左右,而福建沿海则更少,人均耕地仅为0.5亩),因此,围垦海涂、向海要地不仅是沿海地区一项重要的国土开发事业,而且从更长远的发展战略着眼,充分开发和利用海涂资源也是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的潜力所在。为此,开展对海涂的科学研究,弄清海涂资源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统计学工具对浙江省上虞市海涂围垦区土壤电导率和有机质进行了空间变异性研究,同时利用多时相陆地卫星影像进行了围垦区范围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结果表明,土壤特性由于生产管理实践的不同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异,最新围垦的土壤具有较好的异质性,而较早围垦的土壤的异质性较差,其中电导率整体随围垦历史的增加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变异程度最大,而土壤有机质则随围垦历史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从1969年到1996年,样区内新增围垦土地15668 hm2。不同时期围垦的土地,其主要利用类型有着明显的差异,从新围垦区裸露的盐碱地和水产养殖塘,逐步过渡到棉花田及老围垦区的水稻田和果园,反映了该地区土壤特性变异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围垦工程逐渐从沿岸向浅滩甚至浅海深入,围垦工程海堤的实际沉降相比以往是越来越大,如果仍然沿用沿岸工程的经验预估沉降量,常常导致合同纠纷。作者以苍南县江南海涂围垦工程为例,采用钻探结合抛石的方法对海堤抛填块石底界面进行测定,并分析海堤沉降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沿海省份,由于土地的紧张,通过滩涂围垦造地以扩大土地面积已成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围垦工程已在我国沿海地区广泛使用。本文结合浙江省省级重点工程宁海县下洋涂围垦工程中水下堤身抛石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保证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清水河县旅游业起步晚,旅游业体系还没有形成,主要是粗放式经营、自发性发展,以观光旅游为主。清水河县历史上不当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生态要素愈显脆弱。相对现代旅游产业而言,虽然已建设了一些旅游设施,但仍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6.
对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其变化特征的研究是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的基础,本研究从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角度出发,把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内涵界定为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投入强度三个方面,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的调查问卷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大城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明显的“非农化”与“非粮化”的趋势,其中近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为主,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投入强度小;远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和利润需求协调”为主,农户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投入强度较大;纯农村农户以“利润需求”为主,土地利用程度最高,土地投入强度最大。最后,提出政府应该从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力度、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等方面引导农户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自洽区农牧区改革已走过九年的曲折历程。其间,农村较早地实行了土地集体所有,分户承包、经营为主的生产责任制,牧区推行了“草原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经营责任制。实践证明,我区农牧区的改革同全国一样获得了很大成功,给农牧区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毋庸置疑,作为农牧区商品流通主渠道的供销社,在  相似文献   

8.
洞头县北岙后二期围垦工程是目前省内第一个完整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围垦工程,爆炸置换法爆填堤心石及软基处理,使堤心堆石体能落底达到面层的淤泥层底落底宽度及两侧基础宽度,厚度均达到设计断面要求。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和进度都达到设计要求,为今后在围垦工程进一步铸造“精品工程”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用科学发展观,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应的矛盾,在坚持土地公有制(集体和国营两种所有制)长期不变、家庭承包经营权益长期不变的前提下,转变经营模式和经营方式,即从分散的小农户、小土地经营逐步转向与市场相适应的适度规模(大板块)“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经营模式和高新科技种植方式,以推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大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农贸全球化。  相似文献   

10.
王燕 《中国软科学》2003,(7):142-146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巨变,我国铁路大一统经营模式的缺陷逐渐暴露,由绝对垄断导致的竞争缺位造成了严重的效率损失和财政困难,因此,采取产业分割的方式分解原有庞大的基础设施产业以形成有限竞争格局已成为政府从经济上和政治上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行方案。本文试图通过对各种重组模式的市场结构特征的分析,探讨重组模式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读了《预测》杂志第一、二期,很受启发,收益甚大。个人是做财政工作的,联想所及,我感到经济改革很需要预测。当前,全国涌现出一股强大的改革潮流,以农业的生产经营责任制为起点,正在向工业、商业、建筑、运输筹各行各业迅速扩展。长期束缚人们积极积极性的“大锅饭”、“铁饭碗”,成为主攻方向,因而财政工作首当其冲。实行各种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这首先遇到一个如何合理地确定企业承包  相似文献   

12.
以华北-辽南土地潜力区为案例区,研究了GIS技术支持下基于多要素空间数据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与技术,评价对象包括土地限制因子、土地限制型、土地质量等和土地适宜类。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和土地资源系统特征,选取气候、地形、灌排水、土壤和植被等五大类10个指标为评价因子;应用基于栅格数据模型的空间分析技术在1km2尺度建立评价因子基础数据库,并将评价原则用地图代数语言加以表达,形成了“要素数据”、“原则标准”与“分析技术”相结合的、逐级递进的评价技术流程。案例区实证研究表明:评价方法与技术切实可行,高质量的基础数据、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有效的分析技术共同保证了评价过程的准确与高效;案例区的土地限制因子以土壤质地、水文与排水条件、坡度和灌溉条件为主,而土地适宜类则以宜农类、宜林牧类和宜农林牧类为主。  相似文献   

13.
土地合理利用,是高速度发展农、林、牧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当前,加速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和合理开发,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实际上,这关系到黄土高原土地的合理利用问题。在这一问题上,目前存在几方面的意见:有的主张以牧为主,有的主张以农为主,也有的主张以林、牧为主,等等。我们认为,对土地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客观的分析评价、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1977年,我们曾在固原县进行了土地资源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宁夏固原县的土地资源和利用情况,在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讨论固原县的土地合理利用问题,对黄土区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开发经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为顺利完成工程项目的开发而对公司内部的人事、财务、工程、销售及后勤部门进行的组织和管理,也是企业为成功实现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及物业管理所采取的经营模式。房地产开发经营从土地获取、三通一平、设计与前期预备、建筑安装施工、销售实现以及物业治理等活动中无一不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如何继续保持并强化房地产开发经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余国辉 《科技通报》1992,8(6):321-325
21世纪将进入“海洋开发时代”,应当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发挥浙江省所处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渔业、港口、能源、海涂、景观等海洋资源,以促进和推动浙江省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阐述了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时应遵循的原则以及需要认真对待的诸如电力、交通、淡水等几个关键性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我国的高校,特别是高等专业学校,应如何从“授业型”向“育才型”转变,从狭窄的专业型教育向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转变、从以传播“知识”为主向全面培养“能力” 为主转  相似文献   

17.
朱湖根  朱章 《预测》1993,12(4):16-19
土地是自然万物立足、生存之本,房屋则是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土地和房屋的商品化便形成了房地产业。房地产业的主要活动包括土地开发、房屋开发、房地产经营、房地产的管理与服务等。从50年代末起,我国陆续实行了土地无偿划拨和房产不是商品的有关政策,使得旧中国本来就很弱小的“不动产业”几乎消声匿迹。  相似文献   

18.
楚雄州各级科协,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确定的“三区八大基地”建设和开发“五大产业”工作思路,以抓科技培训、编写出版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评晋农村技术职称、开展科普活动等方式,全力实施“全民科技素质教育工程”,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赵亚莉  刘友兆 《资源科学》2013,35(2):380-387
以我国22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以建设用地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土地开发强度的表征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和经济计量模型,探讨了1997年-2009年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城市间土地开发强度总体差异明显,且东、中、西部区域内部开发强度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大;城市间土地开发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郑州-洛阳为中心的高强度区域,西部地区开发强度相对较低;省会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高,且同一省域内不同城市之间土地开发强度差异也较大;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增大.经济增长、城市化、产业结构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土地规划政策的影响尚没有体现,且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今后,应采取差别化的管控策略,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严格执行土地规划政策,合理推动城市化和城市产业布局,才能使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保持在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的浙江省海岸带统计数据报表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  周斌  丁丽霞  王人潮 《科技通报》2006,22(4):500-505
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是沿海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以浙江省海岸带地区为研究对象。使用Micmsoft~SQL Server~数据库、Micmsoft~SQL Server~Reporting Senrices网络数据报表等技术设计了浙江省海岸带统计数据报表信息系统。该系统综合了浙江省海岸带地区的人口、社会经济、耕地、土壤资源以及海涂围垦等统计数据,通过Web浏览器和数据订阅等多种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浙江省海岸带地区多角度、多时态的统计信息。系统可以为各级海岸带管理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综合管理和合理利用海岸资源提供技术保障。文章还探讨了建设海岸带数据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实现海岸带资源管理的动态化、实时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