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亮 《当代体育》2011,(4):80-80
1 身体素质 身高1.91米,体重86.2公斤。在控卫的位置上,罗斯的身体素质相当出色。得分:10 2 突破能力 突破是罗斯的杀手锏。与一些年轻球员不同,他的突破结合了急停、变向,并不是一味靠速度和身体强行突破 得分:10 3 组织能力 对于新生代控卫,“强卫进攻疏于组织”几乎是通病。罗斯更多时候还是利用突破分球,虽然有时能拿到漂亮的助攻数据,但梳理一支球队他并不擅长。得分:6分  相似文献   

2.
变向运球是控制球队员摆脱与制约防守队员的锐利武器。对比体前、背后、后转身等变向运球,胯下变向运球具有下列特点:1.改变方向之前及以后,球均可保持在体侧,以利于保护球。2.变向运球,隐蔽性强,对手难以预测。3.能与其它技术有机结合,连续变化使用。例一、“1+1胯下”变向:以右手运球为例,面对防守队员左脚在的,右手拍球经胯下地面弹向身体左侧,同时右肩向左前方倾出,作超越对手状。此时若对手相应侧滑步堵住,左手即再拍球经胯下地面弹回身体右侧,同时左肩迅速向右前方倾出,迈右脚换右手运球快速超越对手。例二、“体前…  相似文献   

3.
《当代体育》2009,(1):67-67
1.韦德在底线处变向过人,突破一人的防守。到限制区的边缘。 2.对方球员迅速从篮下补防过来封死篮下左侧的空间。韦德调整突破的角度,身体重心从底线提到上线。  相似文献   

4.
变向突破     
阿亮 《当代体育》2010,(18):56-56
变向突破是NBA球员最常用的突破方式。也是最为有效的招式。一旦突破成功,对方防守队员就会基本丧失防守位置。进攻球员会在完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选择继续突破上篮或者是起跳投篮。皮尔斯作为联盟最好的小前锋之一。变向突破便是他的拿手好戏。虽然一直是以身体素质出色著称。但已经33岁的年纪,皮尔斯不可能在进攻端总是用身体硬吃对方球员,况且他的技术也绝对是联盟超一流,就算过了巅峰期,依旧是联盟里突破最具杀伤力的球员之一。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动作技术分析法,从脚步移动、控制支配球和手、脚、身体的协调配合三个方面对胯下变向运球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胯下变向运球技术在以上三个方面练习时需要掌握的技巧和身体的用力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代体育》2008,(12):56-56
具有金刚一般身体的詹姆斯,突破犀利,不论是第一步还是变向都很强,经常突入内线给对手一个战斧扣篮。他不光是快攻的完成者,有时候还是快攻的发起者,传来很漂亮的球使队友轻松上空篮或者直接扣篮得分。  相似文献   

7.
<正>易犯错误1:运球节奏变化少。原因分析:初学者的双手和两臂的运动肌肉感觉没有和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建立起正常的条件反射关系,运球时出现忽快忽慢的现象,容易被防守队员抢断或自身出现失误,无法完成突破动作。纠正方法:强调变向运球时,双手五指分开,按压在球的两侧,身体重心随球的变化而移动,组织学生进行原地体前换手运球(图1-1)。  相似文献   

8.
<正> 刚学会冰上直道滑行的初学者不会急停(俗称刹车),具有潜在的危险,经常出现碰物撞人或者摔跤。所以他们必须掌握急停技术。而在诸多的急停动作中,比较容易掌握的是双脚变向急停的技术。 双脚变向急停的技术动作是由双脚平行、变换方向、降低身体重心、用力刮冰四部分组成。而变向和降低身体重心用力刮冰则是最不易  相似文献   

9.
<正>一、平衡动作在教学中的价值在教学中的平衡是身体在特定空间环境下保持稳定姿态的一种能力。如,篮球变向运球突破是力量与速度支配下、身体重心快速移动下平衡与控制身体变化的能力,运球起跳投篮需要空中滞空时身体控制平衡的能力,足球传球或射门都是单脚支撑下身体瞬间平衡控制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通过多种练习手段建立学生身体与技术动作之间的平衡是为学生技  相似文献   

10.
李军 《湖北体育科技》2013,(9):801-802,811
采用逻辑分析法、教学实践法分析了转身变向篮球技术的运用,从力学原理、身体对抗原理分析了转身变向的技术原理构成,结合技术原理与教学实践经验对转身变向技术做出了系统性的探讨,为篮球在我国的体育教育中进一步普及提供文献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慢跑是准备活动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为防止流于形式,消除久跑带来的厌倦情绪,克服生理惰性,本文介绍几种跑法。1)变向法途中,教师间隔一定的时间喊出“向后转跑”、“侧身跑”、“后退跑”等信号,让学生以不断地改变跑的方向的方法进行。无规律变向跑,可迅速调整心态,使机体兴奋。  相似文献   

12.
橄榄球运动员一般强壮的身板,敏捷的步伐,坚定的意志,这些条件都使詹姆斯在球场中能把力道的刚强一面运用到了极致。很少见詹姆斯利用技巧玩出一些高难度的闪躲进球,詹姆斯的身体条件太过于优越,导致那些闪躲的动作反而成为了多余,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强壮的身体冲开对手的防守,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在身体水准下降的时候,或许他会增加一些技术动作。詹姆斯的突破不论是第一步还是变向都很强,经常突入内线给敌人一个战斧扣篮。他还是犯规制造好手,时常利用自己强壮的身体制造犯规,也时常利用协调的身体把球送进打出2 1。  相似文献   

13.
启蒙学堂     
弯向与转身 1变向变向是队员在跑动中运用方向的变化来抢占攻守有利位置的一种方法。变向时,左脚前掌内侧用力蹬地,腰胯右转,重心移向右边,右脚向右前放跨出,继续加速前进。 2转身转身是队员用一脚的前脚掌为轴,另一脚蹬地向前或向后跨出,以改变自己身体方向的一种动作方法。转身分为前转身和后转身。前转身(见图)右脚为轴,左脚蹬地,在右脚前方(身前)进行弧形移动的叫前转身。  相似文献   

14.
<正>《篮球:变向换手运球》的整个动作过程是:变向时(以右手为例),右手按拍球的右侧后方,将球从身体的右侧运到左侧前方(换手),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上体左转并用肩和腿保护球。在本课例中,教学的重点是:按拍球的侧后方,及时换手、转体、跨步;难点是:变向幅度、探肩。在常规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短暂,效率也较低,变向换手运球时存在变向幅度小、探肩不明显、速度慢等现象。对此,笔者积极开发和利用音  相似文献   

15.
乔纪龙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2):30+50-30,5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篮球防守运动员在防守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队员时防守动作反应时的注视部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防守队员在注视体前变向运球突破队员腰部位置时,防守运动员更快的对进攻突破队员的动作做出反应,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所谓交叉运球突破,是指进攻球员在面对防守者时,运用双手的变向运球,配合脚步的穿插移动来完成突破的技术,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面筐突破手段。通常来说,交叉运球突破有交叉步突破和顺步突破两种形式,前者注重脚步的配合,后者注重假动作的配合。联盟历史上,将交叉运球技术运用得最为炉火纯青的,莫过于蒂姆·哈达威,自他之后,这项技术也逐渐发扬光大,如今已经成为联盟中所有得分后卫,小前锋的基本进攻手段。不过因为个人爆发力和左、右手运球熟练程度不同,联盟中能够将交叉运球任意施为的也不过区区四五人而已,即便强如勒布朗·詹姆斯,也因为身体偏于僵硬而无法将之运用自如,关键时刻还得一边靠他那强横的身体挤开对手,一边完成交叉突破。下面为大家隆重推介的,就是艾弗森、科比、韦德和吉诺比利的交叉运球突破,这四人堪称联盟中最擅长扭曲身体的突破专家,倘若你能从他们的运球和脚步中觅得一丝交叉运球突破技术的玄奥,那么恭喜你,笑傲球场的日子不久矣。  相似文献   

17.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康三维观”为准绳,在教学中彰显一个“新”字,即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法学法;凸显一个“改”字。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把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的学习相结合进行教学,以趣促学,以趣促练,学练结合。从身体练习、心理体验和相互交往三个方面提高学生变向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多年的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特别重视对队员多种的运球突破和运球控球能力的培养。背后变向运球接后转身突破是一个连续的组合技术,此动作具有多变性、双向突破的功能。比赛中娴熟地掌握此技术,能  相似文献   

19.
《当代体育》2013,(4):90-93
凯文·杜兰特作为上赛季全明星赛的最有价值球员,杜兰特的单打技术相当出色。以他这么高的身材能够面筐突破,实在是一件不科学的事情,一般防守他的人不是比他矮,就是比他慢,所以他能用各种方法应对。而且杜兰特还是少有的左右手突破都非常协调的球员,他的左手变向换到右手这一下像后卫一样柔顺。而且杜兰特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身体,通过探、顶、转等假动作迷惑防守者,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平时的突破不要一根筋,多增加肩膀和脚步的运用,得分就会更容易。  相似文献   

20.
1 完善健身课程 (选项体育课教学内容 )表 1 实验班学生选项体育课教学内容类型重点技术教学明确基础配合了解战术配合素质练习篮球选项课(1 )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2 )原地持球突破技术(3)体前变向运球技术(4)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技术(5)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6)个人防守传切配合策应配合掩护配合穿过、交换配合攻守人盯人战术配合攻守区域联防战术配合排球选项课(1 )侧面下手发球(2 )正面上手发球(3)双手垫球(4)双手上手传球(5)正面扣球“四二”配备“五一”配备“中一二”“边一二”“心跟进”“边跟进”武术选项课(1 )基本功练习(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