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有关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可以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关联、人力资本提升、实证计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视角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梳理出了学者们对文化产业研究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和理论观点,总结出研究的成就和不足,进而探讨深化研究的方向,思考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魏丹霞 《考试周刊》2011,(52):36-37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作为一个跨学科课题,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讨论,并产生了很多研究成果。有些学者采用了传统的研究方法,也有些学者从新的视角来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并联系对外汉语教学实际,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双赢",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本文对我国的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对语言和文化关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者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关研究有大量的成果.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内容主要涉及资助政策、资助模式以及资助体系等,运用学科视角研究有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  相似文献   

4.
关于同胞出生对儿童的影响研究,在我国学界非常鲜见,而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相对丰富.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探讨同胞出生后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并提出相应的理论阐释其影响机制.临床心理学家认为同胞出生对大多数儿童来说是压力事件,有可能演化为心理危机;发展心理学者认为同胞出生是促进儿童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契机;生态心理学者更关注儿童在所处生态环境中的改变.整合以上多元视角,同胞出生后儿童经历了一个适应历程,产生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这取决于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应该为儿童构建积极的环境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中外终身学习研究文丛》一套八册,由上海开放大学张德明教授主编,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终身教育体制改革小组组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先生作序。《文丛》既收录了终身学习的经典论著,也收入了国内外学者在终身学习领域新的研究成果;既有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也有反映当前国际国内外终身学习的实践经验总结。许多研究成果突破了教育学科的单一视角,从跨学科的视角对终身学习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文化发展正处于重要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大众文化和消费心理等因素息息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角度有很深刻的联系。国内对于大众文化消费心理和艺术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还不具有充分的认识,对于文化经济类的理论研究也并不多见。结合艺术产业分析和研究大众消费心理的理论和论文还太少,还需要专家和学者进一步补充和思考。国内目前的研究成果还不足,已经逐渐引起了学者的重视,笔者认为应该换一种一种角度思考艺术产业发展中的隐形或者潜在的因素,为艺术市场的市场营销提供新的艺术思路和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从他者的视角,对美国学者高友工(及梅祖麟)的唐诗研究,作典型个案的深入解析,以从中汲取可供中国学者借鉴的解析中国古诗的理论、方法和新颖角度,并同时说明,中国古代诗学研究需要拓宽视野,适时地引入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推动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8.
建议言语行为是一种指令类行为,其本意是使听话人受益,但同时也有可能伤及听话人的面子。这一言语行为的研究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介绍和梳理了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对建议言语行为的研究成果,并对现有国内外建议言语行为的研究状况做简要评价,进而讨论未来建议言语行为的研究内容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研究了歧义容忍度,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框架及测试模式。通过回顾和评述第二语言学习歧义容忍度这一领域主要的研究成果,指出其在理论上缺乏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界定,在研究方法和手段具体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缺乏采取有效手段对歧义容忍度进行有效干预的研究,以期对英语教学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会话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会话进行了研究,著述颇为丰富。目前我国对会话研究成果的介绍还比较零散,缺乏全面系统的介绍。本文将对会话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11.
远程开放教育组织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文化代表了一个组织内部各种由员工所认同及接受的信念、期望、理想、价值观、态度、行为、思想方法、办事准则等。远程开放教育组织文化是指远程办学机构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系统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远程特色的包括价值观、信念等内涵的观念体系、行为规范。研究远程开放教育组织文化的目的,加强远程教育组织文化的内涵建设,统一和发扬远程教育的组织文化,以利于远程教育组织的稳步发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从远程教育办学理念研究组织文化特征、从远程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开放文化、从远程教育系统结构研究科层文化。从中得出组织文化与远程教育的关系、影响和发展规律等基本结论。针对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组织提出文化建设的一些建议,以改善远程教育的管理和环境,共享、传承、发展新的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论文化决定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讨论"文化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为宗旨.重点指向都市文化与都市创新这一话题.并提出"文化决定创新"这一创新行为的文化发生和文化动力学观点.文化学、创造学、文化社会学、行为科学相交叉的跨学科研究是本文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在西方流行的“文化进化论”中有一些成分值得中国地域文化研究加以批判借鉴。其中,“文化生态学”和“文化进化能量法”以及“新进化论”等学说,均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唯物史观有所契合,对我们解剖中国地域文化的异同提供了某种基本视角。  相似文献   

14.
列宁开创性地探索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他所坚持的人民至上和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开放包容和勤学实干的精神以及渐进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基本理念,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从人权意义上来说,文化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供给是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基本保障。公共文化可持续供给必须遵循公益性、公平性、可持续性、低碳性等基本原则。目前,常熟市公共文化供给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共文化设施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剩",文化设施利用率低;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非公平、非均衡;四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地域上过于集中。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供给保障机制,包括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公共选择机制、建立公众参与和表达制度,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合理规划,建设全覆盖、普惠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文化概念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学术界存在的关于文化概念研究的浮躁心态,认为对文化概念的深入研究,是文化学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基础性工作;考察了中西古代的文化概念与现代文化学中的文化概念的联系和本质区别,具体分析了文化学领域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化概念的合理成分和缺陷,把现代文化学中的文化概念定义为社会群体精神及其表现形式,论证了社会群体精神作为文化本质的根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分属两种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最明显的承截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因此,本文作者从词汇理性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差异两大方成对词汇的跨文化做了一些探讨。目的在于能够从点到面,更好地进行外语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8.
大学的文化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文化功能体现在文化的选择、传递和创新上。大学同其它社会组织一道,共同与文化体系发生相互作用。大学对文化发生影响的作用,将会随社会发展而越来越得到加强。大学"文化"应该定位在知识、信仰、艺术以及道德、法律、习俗等社会规范的精神层面含义上。  相似文献   

19.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有多种方式,可以通过文化产业直接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可通过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间接影响经济绩效。本文从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文化与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多样性与经济发展三个层面对现有国外研究进行评述。基本结论有以下几点:文化产业研究趋于成熟,但是内涵挖掘、研究深度与领域拓展仍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文化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获得普遍认可,但这种影响的逻辑体系和传导机制至今未明确化,文化因子进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仍然面临巨大困难;文化多样性与经济增长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文化多样性的变迁与经济发展目前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20.
科学文化是科学教育的灵魂,当代中国的科学教育必须确立传承科学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为此,就要丰富科学教育的科学文化内涵,开展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以传递科学的理性和实证精神,凸显科学的人文价值,强调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开展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构建基于科学文化的科学教育体系,即重新定位科学教育目标,追求多元化的科学文化素养;丰富科学课程的科学文化内涵,构建融入式HPS课程体系;提升课堂教学的科学文化品位,注重建构与对话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