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冯频繁 《成才之路》2010,(19):61-61
每次上课前,总有一些学生围着我问:"老师啊,这节课玩什么?"这句话,常常让我陷入沉思中。难道我一个中学体育老师仅仅就是一个带大孩子玩的"孩子王"吗?学生们对体育课的认识难道仅仅就是玩吗?但我还是和颜悦色地告诉我的弟子们今天玩什么:打篮球、踢足球、跑步等。这些事要是换在我刚毕业那几年,可能就不是这样了。我很有可能会对学生大声训斥:体育课怎么是玩呢?  相似文献   

2.
刘成 《成才之路》2009,(30):49-49
每次上课前,总有一些孩子围着我问:“老师啊,这节课我们玩什么呀?”听到“玩”字,我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难道我一个中学体育老师仅仅就是一个带孩子玩的“孩子王”吗?  相似文献   

3.
令人深思的一幕 一天,我听到邻居在责问刚放学回家的孩子:“你怎么这么差?考了这么低的分,难道你天天上学就是为了拿个不及格吗?”孩子委屈地说:“这次我努力了,可是……”“可是什么?”孩子还没有说完,就听见母亲的喉咙一下子响了起来,“小军上次和你考得一样,这回人家升到了前十名。而你不但没进步,还落后了。你不感觉丢人。我还替你丢人呢!看来你真是没出息了!”“我跳绳优秀……”“你还犟嘴,跳绳优秀有什么用?”一阵阵的责骂声和孩子委屈的哭声陆续传来……此情此景,令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相似文献   

4.
李凌云 《广西教育》2012,(24):20-20
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后面的问题中有一道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叉。孩子父亲想不通:难道这就是今天的教育吗?  相似文献   

5.
白艳 《早期教育》2006,(2):18-18
孩子们对迎春花的兴趣源于玲玲制作的那朵迎春花,这朵在玲玲手中忽开忽合的迎春花,一下子就把孩子吸引住了。有的说:“玲玲,这是什么花啊?你是怎么制成的啊?”有的说:“玲玲,能让我玩一会儿吗?我想看看它是怎么开的?”有的说:“玲玲,你教我制作一朵好吗?”……(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借以激发孩子的探究欲。)  相似文献   

6.
呐喊     
下节是体育课,上课铃一响,同学们都高兴地跳着喊了起来;“体育课、体育课,我们可以玩啦!” 这时数学老师走了进来,说:“别嚷嚷了!这节体育课我们来上数学”。听了老师的话,我们都像霜打的茄子──蔫了,那高兴的劲儿飞到九霄云外了。 以前的体育课也没有上过,不是给语文老师占用了,就是给数学老师占用了,不是背课文,就是做数学题。 同学们对不上体育课总是唉声叹气。现在不是提倡全面发展吗?可老师为什么要挤占我们的体育课呢?难道整天就要让我们泡在书堆中吗?这是为什么?学生也有自己的爱好呀!“还给我们的体育课!呐喊@…  相似文献   

7.
单海燕 《教师》2013,(27):29-29
1.案例背景每一个班上可能都会有一个或是几个顽皮的学生,甚至于有"问题"学生的出现,他们在体育课中可能或多或少会影响教师正常教学,影响其他学生进行练习等。多数教师包括我可能都是在这些孩子犯错时,先将这些学生在全班批评,然后让其到一旁去反省,任其在操场边上坐着或是玩其他的。没有这些学生在集体中,课堂教学步入正常,但回头想想,这些学生在你的体育课上学到了什么?你给了他们什么?他们上体育课的权利难道不是被我们给剥夺了?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方法了吗?五月中旬学校要对全区进行小班"主动课堂"的教学展示,安排了一节我的体育展示课。当时听到头就有些大  相似文献   

8.
张启成 《考试周刊》2010,(34):162-162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有学生说了这样的话:“体育课一点也不好玩,还不如聊天、打瞌睡来得实在。”刹那问,我的心为之一震。我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认定这只是极少数人的无知想法。于是,我深入到学生当中对此展开调查,结果令人汗颜: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很肤浅,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简直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对于学生的这种心理,很多体育教师深有同感。在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学生们三三两两借故偷懒,躲在树荫底下聊天嬉戏,尤其是女生,对体育更是毫无兴趣。只有少数人按照老师的要求,积极地投入训练。难道体育课只是闲聊消遣的“美好时光”吗?难道体育课就真的如此一无是处吗?  相似文献   

9.
休闲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们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希望度过怎样的休闲生活,是父母应该知道和关心的。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个不同年龄的孩子,请听他们的心里话。 你知道什么是“休闲”吗?你怎么理解“休闲”的含义? 牛一羊(8岁,小学二年级,男孩):休闲就是自由自在的休息、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刘派(9岁,小学三年级,男孩):我觉得休闲就是天天没事干,可以玩。 杜敏(初中二年级,女孩):我理解的休闲是轻松、愉快、自由地度过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可以做一切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李长江(14岁,初中二年级,男孩)…  相似文献   

10.
“老师,他说他喜欢我!”“啊!是吗?……有人喜欢不好吗?”“老师,不是那个意思,是那个意思……”“到底哪个意思?无论什么意思,我认为有人喜欢总比没人喜欢好,难道你希望没人喜欢你吗?我倒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我,themorethebest.”“老师,可是,可是,……我又不喜欢他。”“你看你看,你不喜欢的人都喜欢你,你喜欢的人肯定会更喜欢你这么多人喜欢你,难道你不高兴吗这说明你是一个多么出色的好学生啊!老师也喜欢出色的学生!”满脸泪痕的她开始破涕为笑了。“可是,他还说因为喜欢我而无心学习。”“这可不太好。但你烦恼什…  相似文献   

11.
新学期开学,我带着孩子到户外去玩大型玩具,孩子们都很高兴,有的滑滑梯,有的坐转椅。但是我发现有个女孩子呆呆地站着,一动也不动地看着其他的孩子玩。于是我走到她身边,问她:“燕秋,你怎么不去玩呢?你看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孩子说:“怎么玩啊,老师我不想玩。”我说:“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想去玩吗?”燕秋说:“老师,我不会玩。”怎么不会玩呢?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啊。我觉得很纳闷,一定是孩子不喜欢和陌生的伙伴交往,怕羞吧。  相似文献   

12.
暑假的一天,妈妈对我说:“儿子,明天我们玩个交换身份的游戏吧!”我心想:“不就当一天‘妈妈’吗?有什么难的,交换就交换。”酸 第二天早晨,我还在睡觉就被“儿子”叫醒。我生气地说:“什么事啊大清早的?现在是暑假又不要上课,您烦不烦啊!”妈妈回答说:“难道你忘了昨天交换身份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3.
小女孩拿着风筝哭丧着脸,“爸爸,没有风,风筝放不起来!”爸爸说:“没有风?你自己不就是一股风吗?”“我自己就是一股风?”“对呀,你跑起来,不就是一股风了吗?”在父亲的指导下,孩子快乐地玩着风筝,尽管没有飞得很高,但还是飞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笑话碰碰车     
《小火炬》2014,(10):5-5
我姓巴 A:姑娘你贵姓? B:巴。 A:哦,八个的“八”? B:不,巴金的“巴”。 A:这孩子,真傻!八个的“八”和八斤的“八”,难道不是同一个“八”吗?!  相似文献   

15.
爱如白纸     
一位妈妈总爱在孩子面前历数他的缺点。一次,父亲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点,然后拿着纸问妈妈:“你看上面是什么?”妈妈不假思索地说:“黑点。”父亲再问,妈妈又说:“是黑点啊。”父亲说:“难道除了黑点,你就看不到这一大块白纸吗?”妈妈听了若有所思,她明白了,从此以后,她不再当面数落孩子,孩子果然进步得飞快。其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天性未泯的孩子们呢?明白了这点儿,我们就应该认识到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只注意黑点,你眼中就是一个黑色的世界,如果你注意的是白纸,那你就有一个洁白、宁静…  相似文献   

16.
彭庆荣 《教育文汇》2008,(12):30-30
那天我路过学校操场时,看到我班学生正在上体育课,同学们都在那里分组活动,却有一位同学独自在校园的围墙下抱着膝盖蹲着。我好奇地走到他面前,他发现我后惊恐地站起来。我默默地摸了一下他的额头问道:“不舒服?”他咬着嘴唇摇摇头。我又问:“你怎么不去上体育课?”孩子回答说:“他们嫌我笨,都不和我玩,每次活动总让我到一边去。”我一听十分惊讶,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  相似文献   

17.
几个学生,因为没有按时完成数学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被数学老师叫到了办公室,似乎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惯例或者说是很多教师程序化的处理方式,老师先问其中一个孩子:“你回家后不先完成作业,难道你的父母就不管吗?”孩子嗫嚅良久才小声说:“不常管。”老师有些动怒,接着问:“那你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难道他们不知道你学习的重要性吗?”  相似文献   

18.
一次,女儿冷不丁地对我说:“妈妈,你能调到普通学校去吗?要是你是普通学校的老师就好了,同学们总问我你妈是怎样教学生的,老给我出难题。”——是什么让孩子把我当成了“丑娘”?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费曼在回忆父亲对他的培养时,曾经说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个孩子问我:“看见那个鸟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我一点都不知道。”我回答。“那是一只褐色的、会发喉音的画眉,你父亲什么也没教你吗?”  相似文献   

20.
吴晓红 《早期教育》2009,(12):24-24
在非洲加纳的苦马西寄宿学校,有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小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是张白纸吗?”事例告诉我们:学生与老师之所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是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家长们总是向老师抱怨孩子的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