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教室前面有个小花坛,一圈绿绿的冬青里面,生长着一株株月季花。正是月季姹紫嫣红的时节,怒放的月季花尽情地挥洒着清香,引来课间休息的孩子们连连驻足品花。下课走过花坛,我都要停下来,  相似文献   

2.
蓝色桔梗花     
<正>我若告诉你,我是一株守望着你的蓝色桔梗花,你还肯相信吗?这种小小的花朵像小小的铃铛坠在草间。说到蓝色的花,更容易想起勿忘我或是鸢尾花,那是一潭浓郁纯正?到化不开的天池水。桔梗花的蓝不浓郁,也不淡雅,它的蓝里夹了些淡紫的成分,深浅倒是正好,不会压抑到窒息,也不会虚无到恍若隔世。这恰恰便是与太多和太少之间的那份幸福一样珍贵的吧。  相似文献   

3.
董文华 《师道》2010,(9):54-54
九月的天空,像是一朵蓝色鸢尾花,开得绚丽而又纯净,阳光下是一群笑靥如花、龙腾虎跃的孩子们。这是生命中最自然最随意的组合,也是最舒展的美丽。倚在走廊上,静静地欣赏着,这些入学一年的孩子们,每天都有新变化,不断地带给我成长的惊喜……  相似文献   

4.
教室前面有个小花坛,一圈绿绿的冬青里面,生长着一株株月季花.正是月季姹紫嫣红的时节,怒放的月季花尽情地挥洒着清香,引来课间休息的孩子们连连驻足品花.下课走过花坛.我都要停下来,闻一闻这人心脾的花香,花容让我感受教育的快乐,花香驱走课堂的劳累.  相似文献   

5.
桂花香     
我家楼下的小屋古朴、简洁。院子里种着一棵桂花树。花开时,每当我打开阳台的窗户,那股淡淡的芬芳就立刻包围了我的全身,清甜,悦心。坐在树下的,是一位老人,蓬松花白的头发绕着卷儿,胖胖的脸上,月牙般的眼睛时刻都在微笑着。那脸上早已布满了皱纹,昭示着老人经历的沧桑。老人和蔼  相似文献   

6.
春之随想曲     
李雪婷 《课外生活》2012,(12):26-27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题记转眼间,那个春天已经过去了三十三年,那个老人也已仙逝而去。今天,又是一个春天。春风轻轻地吹拂着,那么舒服,那么惬意。走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光里,我不禁又想起了那个老人,那个给中国带来神奇变化的那个"圈"。  相似文献   

7.
《家教世界》2013,(1):12
小溪边,生长着两株梨树。一株开着白色的花,仿佛簇簇雪花,纯洁迷人;一株开着粉色的花,好像朵朵彩霞,绚丽耀眼。几只凤蝶飞过丛林,她们又累又饿,忽然看到了白梨花。"快看,那里有一棵白色的梨树,真美!"一只凤蝶叫道。凤蝶们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家的院子里有两盆美丽的月季花,它们可不是普通的花。一株是伴随着奶奶大半辈子的生命花,而另一株则是科学家克隆的。至于哪个是原来的,哪个是克隆的,奶奶也分不大清了。  相似文献   

9.
相思树     
宁新路 《教学随笔》2014,(11):14-15
老人的院里只栽一棵树,树上的花白里透粉,粉里透紫,像她做新娘时的裙色。树向东南斜着,花儿也向东南开着。树叫什么树,花叫什么花?树是无名树,花自然也是无名花。树为何朝着东南栽,花儿为何向着东南开?那是老人有意朝这个方向栽的,那是缅甸方向。这种树,在这个老旧的院落,种了至少几十年了,这种花,也在这院落开了几十年了。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的STEM教育具有探究真实难题、融合工程实践和跨学科的特征。鸢尾花(IRIS)教学模式由'引言-阅读-探究-分享'四个部分组成,是指导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一种流程和方式。鸢尾花教学模式面向真实难题,做有深度的探究,在共同体中协作,实践证明,鸢尾花教学模式是开展高质量教育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相思树     
<正>老人的院里只栽一棵树,树上的花白里透粉,粉里透紫,像她做新娘时的裙色。树向东南斜着,花儿也向东南开着。树叫什么树,花叫什么花?树是无名树,花自然也是无名花。树为何朝着东南栽,花儿为何向着东南开?那是老人有意朝这个方向栽的,那是缅甸方向。这种树,在这个老旧的院落,种了至少几十年了,这种花,也在这院落开了几十年了。这棵树,是她从松  相似文献   

12.
鸢尾花     
你知道鸢尾花吗?我曾经问过不同的人,却得到相同的答案——他们摇着头说不知道。我甚至曾为他们感到可悲,连鸢尾花都不知道。鸢尾花有着参差不齐向上生长的宽大叶子,是一种摇曳在风中蓝紫色的小花朵。像空中的蝴蝶,翩翩起舞,叫人沉迷其中。  相似文献   

13.
法国鸢尾     
法国南部小镇阿尔,五月阳光明媚的绿色田野中,盛开着蓝紫色的鸢尾花。它们就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围绕着挺立如剑的叶子嬉戏,将春的消息传向四方。法国画家梵高在此创作了著名的作品——《鸢尾花》,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  相似文献   

14.
爱在掌心     
几年前,我在加拿大住过一段时间.每个周末,我都到贝斯莱恩路东首的一家图书馆看书,在那里,我认识了加拿大的作家卡兰诺老人.有一次,卡兰诺老人邀请我去他的家里做客.卡兰诺老人住在卡林顿公园附近,家里的书房就像一个小型图书馆,四壁的橱架上摆着满满的书,而且分门别类,有条不紊.靠窗的桌子上,还放着两盆花,碧绿的叶瓣,顶端开着几朵粉红的花,花像桃花,看上去不如桃花娇艳,却比桃花温馨.老人告诉我,它叫掌心花.  相似文献   

15.
植物也有"心灵感应"2010年,美国植物学家克利夫萌生了一个想法:植物在遇到外来侵害时,会不会有反应?于是,克利夫把测谎仪接在了一株花上,然后点燃一根火柴。当他将火焰一点点地靠近花,做出要烧它的样子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连接着花朵的测谎仪竟然探测到了这株花的反应,指针剧烈地摆动,显示这株花此时十分害怕。植物的这种反应并非偶然现象。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两株植物  相似文献   

16.
安澜的记忆深处,是自家后院的那株栀子花,是安澜的妈在安澜出生的六月种下的。如今那株栀子花,枝繁叶茂,花香满堂;如今安澜,青葱岁月,情窦初启。安澜恋着的那个男孩,和她同班,碎发繁芜,一脸的沉静。他叫希和。他和安澜,很少说话,安澜亦矜持无言。安澜心底的愿望就是和他在相爱的时候,种一株栀子花,然后等到栀子花长大开花,他们就结婚生子。多么美丽的心愿,青涩异常。安澜在憧憬里,转眼高中三年流逝,和希和依旧不温不火,难免心急。希和却是在此时,和安澜多生出了一些漫无边际的话语,也许果真心有灵犀,离别将近谁都不想错失。六月,栀子花香沁人。安澜喜欢的月份,安澜喜欢的花的  相似文献   

17.
校园里有几株小碗口一般粗的桃树,一到春天,火红的桃花一团团,一簇簇,馨香扑鼻,景色迷人。清晨与黄昏,老人们在花园里漫步,少男少女在花园里诵读,真可谓“人面桃花别样红”,鸟语花香乐融融。尤为特别的是花园东南角的那株桃树,有一小半是火红的,一小半是雪白的,还有一小半是半红半白的。同树异花,煞是好看!  相似文献   

18.
一个小女孩蹲在路边的一株花草旁,高兴地嚷道:"花开了,花开了!"行人都停住了脚步,好奇地打量着小女孩和那朵刚开的花。小女孩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就像她身边那朵美丽的花。"是我让花开的。"小女孩说。"你?"人们不解。  相似文献   

19.
邻居潘爷爷是位爱养花的退休老人,他养了50多盆花,其中一盆花名叫跳舞草,又名求偶花。它可神奇啦!跳舞草似花非花,似草非草。株茎穿着碧绿的外衣,叶子形似手掌,颜色鲜丽,美观奇特。每个叶柄上长着3枚叶片,中间的叶片大,两边的叶片小。当气温达到24℃以上时,两枚小叶片绕着中HAONIANZUOWENFUDAO间的大叶片自行起舞,时而左右交叉,时而上下弹跳,周而复始,从早到晚,持续不断。纵观全株,数十双叶片,似蜻蜓掠过水面,似蝴蝶翩翩起舞,如姐妹双双拥抱,简直是一个露天大舞场的缩影,给人以奇妙和神秘之感。到了夜间,所有叶片紧贴株杆,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20.
上大一、大二的时候,在校园里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位老人,他一圈一圈地在校园的路上不停地走着,一年四季从未间歇过,他双眼失明而又口齿不清。那时学校早上六点是出操时间,每天这个时候校园里满是人,那老人还是点着他那根棍在晨练回来的一群一群人中走,每当这时候,我都怀疑他是否会跌倒。这种镜头每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