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人们使用微博的形式多种多样,微博问政、微博购物相继出现,微博舆论监督作为微博使用的形式之一,其内容已经成为了微博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与带来的影响也对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何为微博舆论监督?笔者认为,微博舆论监督是微博使用者通过微博信息的发布、接收与分享等活动对个体和组织形成舆论压力,从而最终达到监督功效的活动.与传统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相比,微博舆论监督的主体与监督对象更加多样,微博舆论监督的过程与结果更难预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2.
康菊霜 《青年记者》2012,(12):86-87
微博在信息传播海量、迅速的现代网络传播大环境下,其公共性很多时候被娱乐化所遮蔽和覆盖.与此同时,微博传播中所凸显出来的舆论监督功能逐渐为人们所认可. 微博娱乐化传播现状 微博在信息传播迅速、海量的现代网络传播大环境下,具有表达碎片化、开放化、实时性、跟随性等鲜明特点,但整体上具有娱乐化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化网络媒体传播的"交互性"使舆论监督力量得到较大程度张扬.但社会化网络的弱控制性,又为虚假信息、谣言、网络犯罪提供了土壤.如果不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加以过滤和控制,不对网民的信息发布和接收行为加以引导,势必使一些不能明辨是非的网民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进步,传媒事业的不断发展,媒体形态由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发展成如今的手机电脑运用的全天候网络覆盖,人们接收信息的媒介增多,接收的信息量更大,但在对信息进行阅读、转载、传播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对信息真实性鉴别的过程,盲目的跟风转载寻求点击率助长了虚假信息、有害信息蔓延的嚣张气焰,同时也反映出了受众的舆论监督功能在网络媒体发展过程中的弱化与缺失,受众舆论监督权的合理使用,将对净化网络传媒,优化人们的传媒环境起到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湾  杨希 《新闻世界》2012,(8):127-128
在社会的大转折时期,舆论监督这一词汇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也越来越期盼舆论监督。而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开始普及。人们开始借助网络来进行舆论监督,相比起传统媒体,网络有着自由、全民的优越性,虽然也有其缺点,但不可否认,网络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龙海 《新闻世界》2010,(10):127-129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二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总人数已达到3.84亿人。"①网络媒体为公众建构了"公共话语空间",信息的汇聚和信息传播的分权的两大特征为网络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起到了其它媒体所难以企及的优势。网络传播在舆论监督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民愈来愈懂得利用网络传播舆论,监视我们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健康的发展。本文从网络的两个最重要特征出发分析网络传播在舆论监督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类新媒体层出不穷,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开始变得多元化,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迅速,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也直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本文将以报社的新闻传播为中心,讨论新时代下报社媒体的创新途径,怎样有效开展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8.
平民舆论: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社会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宏  戴永明 《新闻界》2006,(1):20-21
网络的产生,使全社会的舆论通道更加多元丰富,语言环境更加宽松自由,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加快捷,信息传播的范围也更加广阔和富有针对性,信息的来源也更加多元,人们公共信息的知晓意识也不断提高,人们的参与意识也进一步加强……。从技术层面上,网络的产生与发展对传统的舆论监督产生了名副其实的深刻影响。传统舆论的一些基本要素如媒介资源、传播渠道、话语权、公共议题等,都因网络技术而发生了结构性的革命,从而改变了舆论监督的图景。其中,基于网络的平民舆论的诞生就是这个新图景中重要的景象。  相似文献   

9.
郭亮 《新闻知识》2013,(9):30-32
网络舆论监督是公民监督权利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观点,形成舆论,实现监督。其目的是传递社会"正能量",对现实中的国家和社会事务产生影响,为改革和发展纠偏护航。网络舆论监督信息如不加以有效引导,极易好事变坏,放大不良信息的恶劣影响,恶化社会舆论环境。可以从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开展网络媒体素质教育,建立网络舆论监督发言人制度四个方面入手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运用与疏导。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网络舆论监督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已成为广大网民表达意见、行使监督权的平台。它作为一种网络信息交流与传播方式,具有传播范围广、效率高、速度快、互动灵活等特点,同时,作为一种监督形式,又有一些舆论监督共有的特性。网络舆论监督已成为当今广受关注的监督方式,成为推动社会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提高公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是,网络舆论监督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朱紫缘 《大观周刊》2013,(11):142-142
网络媒体作为新时代下新的舆论监督形式,凭借独特的传播优势,其舆论监督功能迅速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存在“泛政治化”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思考。本文从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出发,分析网络舆论监督“泛政治化”现象的影响,为我国今后的网络舆论监督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缉记者等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对于新闻舆论监督与社会公权力之间矛盾的争议日益激烈,舆论监督与反监督成为人们思考的新话题。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社会,网络舆论监督力量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是其负效应也越来越凸显,影响了舆论监督的质量。本文在网络舆论监督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网络舆论监督负效应的理解,并借用传播学中的"噪音"概念,从网民、网络以及事件本身三个角度,对网络舆论监督负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负效应带来的后果,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叶佳伟 《新闻窗》2013,(5):85-8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新闻舆论监督的需求非常迫切。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指报纸、广电、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与新媒体等依法对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机关等进行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是舆论发挥作用的形式和途径之一。”呵见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也是它的权利,在新形势下,它也是推动与实现民主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在民意得到充分表达的同时,人们也看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一些负面影响,否定网络监督的声音不绝于耳。其实,网络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人民有权利采  相似文献   

16.
叶冲 《传媒观察》2014,(6):13-15
针对2013年国内网络舆论监督研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与评述:网络舆论监督的成因、过程、特点,网络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与正负影响,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与不足,网络舆论监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遍应用,网络正在逐渐成为公共热点事件和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增加和人们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网络舆论的发展十分迅速,公共热点事件频繁出现,很多地方性质的事件通过网络发展为全国性的话题。人们能够通过网络,对这些事件进行持续关注和舆论监督。本文主要对我国当前针对公共热点事件的网络舆论监督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如水泻般浸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通过网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极大程度的实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制度与法制的建设,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与法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普通问题政治化、一般问题热点化的趋势。如何顺势而为、积极引导,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正面效用,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网络舆论监督引发的行政问责事件频发,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网络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监督在完善行政问责机制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深入剖析网络舆论监督在促进行政问责机制中所发挥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对更好的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功效和更好的完善行政问责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波 《采.写.编》2021,(6):123-124
传统媒体若想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必须对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发布、不同声音与观点的碰撞等进行全面的了解.针对网络新兴媒体弱化了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新媒体信息的失真干扰了传统媒体舆论的正确导向这两个问题,传统媒体应制定有效的对策,合理解决当下的舆论监督问题.即找好发力点,重新树立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注重凸显传统媒体的客观与真实性,全面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