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如图所示,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 m_1和 m_2,用细绳连在一起,中间有被压缩的轻弹簧,木块乙放在地面上,在把细绳烧断的瞬间,木块甲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 a,则此时地面对木块乙的支持力为____。解:把甲乙两木块及弹簧看成一个整体,受力分析如图: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m_1+m_2)g=m_1a N=(m_1+m_2)g+m_1a所以此时地面对木块乙的支持力为(m_1+m_2)g+m_1a例2.如图,质量为 M 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拴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当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为[ ]。  相似文献   

2.
胡克定律 F=-kx 表明,在弹性限度内,轻弹簧(理想弹簧)的形变具有可逆性,若以力 F 使弹簧伸长或缩短 x,当撤去 F 后弹簧将缩短或伸长同样的长度 x,并产生同样大小的弹力,而且与弹簧原来是否受力或者自由端是否连接物体无关.利用弹簧的这种特性,可以使许多问题直观化. 利用弹簧的可逆性,可以解决许多与弹簧有关的问题. 【例 1】如图 l所示,质量 m 和 M的两个木块由轻弹簧相连,置于水平桌面上,试分析在 m 上加多大压力 F时才能在 F 撤去后,上板弹起时带起 图 1下板使下板刚好对桌面无压力? 【分 析 】为 了 使 下 板 正 好…  相似文献   

3.
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的振动是简谐运动,这是大家熟悉的模型.可以证明,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的振动也是简谐运动,其平衡位置为当f=kx=mg时的位置.利用竖直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以快速求解相关问题. 例1 质量分别为m1、m2的木块,被一根轻弹簧连在一起,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在m1上,如图1(1).若撤去F后,m1跳起时恰能使m2脱离水平地面,则F的大小为( )  相似文献   

4.
1 .静—静“突变”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其他力发生变化时 ,如果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 ,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或方向将会发生“突变” .【例 1】 如图 1所示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 ,即F1、F2 和静摩擦力作用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其中F1=1 0N ,F2 =2N .若撤去F1,由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 (   )A .1 0N ,方向向右  B .6N ,方向向左C .2N ,方向向右D .零解析 :未撤去F1前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说明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 =F1-F2 =8N ,方向向左 :…  相似文献   

5.
例1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A.10N,向上B.6N,向右C.2N,向上D.0错解木块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当撤去F1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与撤去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正确.分析错因是不加分析地套用“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某时刻去掉一个力,则其他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去掉这个力的大小,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相反”的结论的结果.实际上这个规律成立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去掉其中一个力,而其他力不变.…  相似文献   

6.
问题1 两个质量分别为 m_1和 m_2的木块用劲度系数为k的理想弹簧连接(如图1),最初这个系统是平衡的.(a)如要使下面的木块跳离桌上面的木块须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小位移和方向如何  相似文献   

7.
解答力学题时,在认准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时或进行受力分析后,加强主动力和被动力的辨析,能端正思维方向,促发解题灵感。这方面的具体方法,请从下列习题的解答过程中领悟。例1如图(1),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A.10N,方向向左B.2N,方向向左C.6N,方向向右D.零  相似文献   

8.
一、弹簧弹力特点与解题基本思路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 f 与弹簧的形变量 x成正比,因此在求解弹簧问题时要注意两点:①弹簧的弹力是变力;②弹簧弹力的变化随形变量的改变而改变,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需要时间,弹簧弹力的变化也需要时间.例1.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竖直轻弹簧,弹簧上端与一个质量为m=2.0kg 的木块相连.若在木块上再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 F 使木块缓慢向下移动0.1m,力 F 作功2.5J,此时木块再次处于平衡,力 F的大小为50N,如图1所示.则木块下移0.1m 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增加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道物理题:如图:质量m_2=50千克的小车,可以在水平地面上无磨擦地运动。车上放一质量为m_2=10千克的木块,木块与小车之间的磨擦系数u=0.2(设静磨擦系数与滑动磨擦系数相等)。则(1)当木块受一大小为F=20牛顿的水平力作用时,木块和小车的加速度是多大?(2)如作用力F=21牛顿,再求它们的加速度。(取g=10米/秒~2)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不辨摩擦力种类而导致出错例1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F1,F2和摩擦力三个力,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为()。A.10N、向左B.6N、向右C.2N、向左D.0  相似文献   

11.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中小学生创新思维教育活动丛书,综合能力基础训练物理(高中一年级第一册下,作者朱应春)第51页高考在线第8题:如图1所示,长L=1m,质量M=1.0kg的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在长木板的左端有一个质量m=1.0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20N作用于小木块,使其由静止向右运动,作用一段距离后撤去水平力F,最终小木块恰好运动到长木板的右端,已知小木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0.5,g=10m/s2,求水平力F做功W为多少?解法一(运用动力学、运动学求解)分别以m和M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各自的物理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力学教学时常会遇到这样一道习题:在光滑水平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F1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t后,立即撤去F1换成反向的水平恒力F2推这一物体,当恒力F2作用时间也是t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求F1∶F2?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中涉及弹簧的理论较少 ,仅有弹簧的弹力 f =kx、弹性势能和弹簧振子等三处 ,其中弹性势能只是定性介绍 ,定量的也就是胡克定律这一项 .但高中物理中涉及弹簧的问题是较多的 ,而且有许多关于弹簧的习题还是较难的 .所以 ,探讨一下关于弹簧问题的教学很有必要 .1 关于弹簧平衡问题的教学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但如果涉及到弹簧 ,那么就得多考虑一个因素———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有关 .这虽然增加了一点点难度 ,但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引起一定的重视 .例 1 .如图 1所示 ,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两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 ,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 ,但不栓接 ,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 ,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 ,在这个过程中下面的木块移动的距离是 :(A) m1gk1.  (B) m2 gk1.  (C) m1gk2.  (D) m2 gk2.(a) (b)图 1解析 :提起木块 1之前弹簧 2的弹力等于两个木块的重力 ,弹簧 2压缩的长度x =(m1 m2 ) gk2;把木块 1提起后 ,只有木块 2压在弹簧 2上 ,弹簧 2...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988年高考物理试题第一大题第10道选择题作如下分析。题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两个质量m_1和m_2的木块,且m_1>m_2,如图1所示。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A、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相似文献   

15.
<正>一、在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例1如图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_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_2的木块。现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_1和a_2。下列反映a_1和a_2  相似文献   

16.
刘权 《物理教师》2010,31(9):45-45
题目.如图1所示,质量都为m的木块A、B,用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A,讨论弹簧在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时刻,木块A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17.
物理问答     
《中学生数理化》的编辑们: 您们好!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是该刊物的忠实读者,现有一道物理题,想请教您们,题意如下: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木块A和B,二者之间用轻质弹簧连接,且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开始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A,则在  相似文献   

18.
题如图1所示,用轻弹簧连接质量相同的木块A、B,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开始时两木块静止且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1—1所示,质量是1千克的木块,在与斜面平行向上二的拉力F=8牛作用下,以加速度大小是2米/秒~2沿斜面匀加速上行,设斜面倾角是30°,若突然撤去此拉力F,则在刚撤去  相似文献   

20.
浮力综合问题的研究对象一般不止一个,如果所研究的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整体法分析往往能独辟蹊径。1、取液体和容器中的物体为整体。图1例1如图1所示,底面积为50cm2的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水,水面漂浮一木块,木块上放有重2N的金属块,当把金属块从木块上取下,容器底所受压强改变多少?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多少?(g=10N/kg)解:将金属块和木块以及容器中的水视为一整体,则原来整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1=G金属 G木 G水把金属块拿下后,整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2=G木 G水,显然,容器底所受压力的改变量为:△F=F1-F2=G金属,故压强的改变量为:△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