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天平     
“教导主任吗?我是胡蝉的家长。我想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怎么退步那么快她和任臻初一时成绩差不多现在……我看,班主任是不是  相似文献   

2.
前些年,我们学校开展了“小课题进班级”的研究性学习。所谓“小课题进班级”,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小课题为载体,组织班级学生以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的学习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花去了学生一定的课余时间,因此许多家长心存顾虑。一些家长还特意打电话问我:“这一活动是否会影响正常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小学则是以学习为主。如何帮助六岁儿童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已经比较突出地摆在许多家长的面前。我们曾对三个大班的幼儿进行调查,发现许多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早期智力开发”,对入学准备视为知识上的准备,每天要求孩子识多少字,做多少道算术题,甚至有的家长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算术书借来让孩子提前学习。结果是过早、过度的教育,过高、过急的要求,挫伤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以致对学习产生厌恶和惧怕的心理。当我们问孩子“你愿意上小学吗?为什么”时,有的孩子说不愿意上小学,因为最怕爸爸叫他做功课。还有的孩子说:“我上学,妈妈也会打我吗?”原来他看到别的孩子上学后,因成绩未达到父母要求遭到父母的打骂,因而害怕上学。有一位小学老师说:“在我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发现,最感困难的  相似文献   

4.
报载,某小学的一个班级有50多名学生,人人都有“官衔”。为了安排好这些“官衔”,教师绞尽脑汁。设置了一系列这个“委员”那个“长”。这位班主任无可奈何地说,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当“官”特别感兴趣,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平衡来自各方面的关系。每到选举班干部时,都会有家长积极活动,打电话、拉关系、递条子,弄得教师们左右为难。一个班里的班干部本来就那么三五个,一旦某个“呼声”很高的学生落选,家长  相似文献   

5.
家长都希望跟孩子交朋友,孩子也希望家长了解他们,但为何总是事与愿违? 故事一:给我多一点时间阿惠读小学的时候是班长,成绩在年级向来数一数二,老师的夸奖,家长的满意,令阿惠的小学生涯一帆风顺。上了初中,阿惠发现周围的一切全变了:同学中小学当过班干部的有一半多;第一次考试下来,阿惠的成绩仅仅是中等水平;班干部选举,班长不是她。  相似文献   

6.
“又要召开家长会了”。听到领导布置任务,我的心里就打起了鼓:这家长会每个学期都要开,怎么开得有价值呢,怎么开才能有意义呢?我应该动脑筋才对。放学后,我细细回忆开学来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班级里组织的一些竞赛,孩子取得的一些成绩,平时与家长交流时遇到的问题。我为什么不征求一下家长的意思,家长会应该怎么开才好?主意有了,我开始联系家长。先找几个平时在与孩子沟通中存在一些问题的家长:你认为平时家庭教育中有什么困惑吗?你需要老师提供什么帮助吗?小伟的家长实话实说:“老师呀,我们都没有什么文化,孩子学习又不自觉,晚上问他作业…  相似文献   

7.
“我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她从今年开始迷上了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成绩。我们做家长的非常苦恼!面对她直线下降的成绩,我们想把她送到寄宿制学校去读书,不知道此法可以克服她对网络的迷恋吗?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让她既可以上网却又不迷网?”根据我们对3870位中小学生家长的调查,68.6%的家长“非常赞同”或“赞同”孩子上网,但60.5%的家长对孩子上网表示“非常担心”或“有点担心”。可见,大多数家长并不反对子女上网,只是担心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要预防孩子的网络沉溺行为,家长要做到以下“五要”。1.要以身作则。在上网时间、上…  相似文献   

8.
期待     
小时候,我长得很清瘦,个头不大,但脾气不小,而且很顽皮,不是那种乖乖女。小学到高中,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老师不大注意我。十六岁那年,我上高三。班主任不知是动了哪根弦,非让我当学生会干部。不知是谁忠告我,到了高三千万别当学生干部,那会影响学习的。我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学生会干部比班干部“管”得还宽,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活动,自然也占去了学生干部一部分学习时间。那时候,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农村的孩子谁不想上大学?如果你问我,上学干什么?那时候的回答肯定会说是为了上大学。虽然学生干部可以锻炼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能够有“一官半职”,其目的是想让孩子平时多帮老师做做事,协助老师管理班级,锻炼孩子的能力。可班级的“官位”毕竟有限,由于僧多粥少,“跑官”就潜流涌动。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一是使有些孩子觉得不公平。如果班主任是为了锻炼所有孩子的能力,而采取轮流当班干部的做法,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能接受的,大多数家长也能理解。但是,如果这中间因为某个学生的家长位高、权重,或者送的礼多,而当上班干部,哪怕是临时增设的并没有多大“权力”的虚职,也会让那些在“台上”的班干部感到不…  相似文献   

10.
我园近两年经常开展的一项家园共育活动叫“嘉宾有约”——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本班幼儿家长做嘉宾,和老师共同组织教学游戏。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有的老师会问:“家长工作都很忙,他们愿意来园参加这样的活动吗?”“家长不是老师,孩子听他们的话吗?他们会组织孩子吗?”这些问题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相似文献   

11.
经常听到这种事情,某位小学生家长为学校作了“贡献”,或帮学校、老师解决了某个“难题”,于是他(她)们的孩子在学校就有了极大的“进步”,理所应当地当了班干部、“三好学生”、“小标兵”等,各种荣誉接踵而至,甚至在考试中也能得到老师的“特别关照”。对此,老师可能会说:这有什么稀奇,这是对家长应有的回报。但是,这种回报真的有利于孩子吗?这对其他孩子公正吗?  相似文献   

12.
如何结合现代教育形势的需要和学校、班级工作的实际情况,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以下是笔者的探索和尝试。家长参加班会我班实行班干部轮流“执政”制度,人人都有一个班干部职位,大家都有机会品尝当班长的甘苦。为了强化学生的“班长意识”,提高开展班级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把家长请进课堂,让他们参加自己子女的就职演说班会,使他们有机会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孩子,切实了解孩子的工作水平、处事能力和内心世界,并帮助孩子不断提高。一位同学在就职演说中详细地介绍了自己任期的工作计划、目标和要求,讲得头头是道,他妈妈在下面高兴地说:“我…  相似文献   

13.
要培养好下一代,教师必须时时严于律己,事事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这一点对我们小学低年级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孩子入学非常爱听老师的话。家长常反映孩子在家会说:“你错了,我们老师是这样教的”,“老师叫我这样做的”,“不信,您去问老师”。甚至有的家长还开玩笑地说:“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孩子对我们老师是多么信任啊!由于孩子对老师的高度信任,他们事事以老师为榜样。如一次,小朋友陈玲在校学习时呕吐了,当时我动员她回家休息。她却回答说:“我不回去。”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您那次腿砸伤了不能走路,不能站着,却坐着给我们讲课。现在我好些了,我也要坚持上课。”又如我过去教过的学生,一天她深有感受地对我说:“您还记得一次体育课上,因您退着走,被一根木头绊跌倒了,当时您擦了腿上的血,咬咬牙,掸去身上的灰又继续上课的事儿吗?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哩。在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起这件  相似文献   

14.
试行“班长执政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学,班主任对班干部的产生,一般采用“班主任委任制”。实践证明,这种习惯做法有以下一些弊端,一是形成了干部的“终身制”,不利于班干部竞争意识的增强和竞争能力的锻炼;二是导致班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薄,威信下降,班级缺乏凝聚力;三是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影响了小主人活动的展开。为了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我在班级中试行了“班长轮流执政制”。 为了把老师的想法变成全体学生的要求,我分期分批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征求他们对班干部的意见,引  相似文献   

15.
魏颖 《天津教育》2022,(16):8-11
<正>韩女士的儿子现在上幼儿园大班,暑假之后就要上小学了,她最近特别焦虑:“这段时间家长们在微信群里天天都在聊要提前给孩子学习一些文化知识,以便适应小学生活。需要这么做吗?我拿不定主意,要是人家孩子都学了,我儿子不提前学,上小学会不会跟不上,到底怎么办才好?”随着小学一年级入学临近,像韩女士这样焦虑、纠结的家长不在少数。“幼小衔接”一直是教育热点问题,因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所以太多家长紧张、焦虑。在采访中,  相似文献   

16.
我的孩子还在上小学,可是最近发现她过于讲究吃穿,生活上很浪费,爱和同学攀比衣服品牌、学习用品,认为家长为她所做的事都是应该的.我整天嘴都放在她身上,可就是不见她改进,请问:孩子的攀比心理和浪费现象正常吗?家长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相信大家在班级管理中,都会遇到一个相同的难题,那就是学生与家长对担任班干部的热情和班干部名额之间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地打击了一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在班级管理中逐渐出现了两极分化,呈现为班干部热心班级管理,部分学生“置身事外”,对班级管理被动冷淡,“剃头担子一头热”的现象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三个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到我家来做客。谈话中,我问道:“你们的家长给你们买了英姿带了吗?”其中一个孩子说:“我的家长没给买,我爸爸说那东西没用。”第二个孩子说:“我妈给我买  相似文献   

19.
上一所好的小学,然后再上一所好的初中和高中,进而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是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憧憬的“三部曲”。为了要唱好这“三部曲”,不少家长从孩子上小学起,就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进名校。为上名校不惜一切代价,值吗?名校真的适合每个孩子去读吗?学生又如何看待家长为他们选择名校……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雪花姐姐:您好!我是七台河市北兴场直小学的一名小学生,我叫李梦迪。有一个问题一直苦恼着我:为什么我学习好就不能当班干?而有些人学习不好也能当上班干部?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李梦迪李梦迪同学:你好!一个班级必然要有班干部,而班干部只能由几个人来担当。这几个人常常是由老师指定的,有时也是同学们选出来的。虽然产生的方法不一样,但选出的人一定是能胜任班干部这个工作的。很多班级干部都是班级里学习方面的尖子生。因为学生以学为主。如果你的主要任务学习你都没有很好的完成,作为班级干部便会有许多人从内心里不服气的。所以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