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3月29日修定后出台,该规定将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新规定明确地肯定了在校大学生享有婚姻法规定的婚育权利。面对这个既甜又酸的权利,学生们如何选择,笔者根据我国国情和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浅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学生们抉择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厘清了以往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模糊不清的法律界限,确立了一系列依法治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新规则。从大学生与高等学校的关系、大学生在高等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大学生主体地位的法律保障等三方面来解读,以便正确理解把握新并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3.
薛峰 《高教研究》2006,22(3):57-59
通过对明确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明晰违纪处分程序和依据,取消与法相悖的特殊规定,构建学生权益救济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以人为本精神,展望高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管理法治化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管理中非法治化现象依然存在。大学生管理法治化是一项迫切的工作。各高校应当以贯彻落实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契机,更新观念,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依法定程序管理,共同推进大学生管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5.
面对高校学生管理的诸多问题。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行了重大修改。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和正确理解新《规定》,清理和修改各校自己的规定。开除、退学须以教育部的规定为限,在这方面学校没有“自主权”;考试作弊是不耻于学生本分的行为.对严重作弊行为可以开除学籍,学校应当严格学业要求和考风考纪,对学业不合格者实行淘汰制;对大学生婚恋实行人性化政策,但是应当加强管理。大龄学生要求结婚应当允许,而对一般学生则应劝阻,对大学生同居应当否定和制止。  相似文献   

6.
从人性理念解读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发现新规定有四大创新在大学生、教师、高校和社会的价值冲突中,要求以大学生的发展作为价值的起点和中心;依法行为,既是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对管理者的要求;大学生恋爱和结婚是正常行为和正当权利;学籍管理要有利于学生发展,要重视特殊学生的利益。但新规定也有三大缺陷对大学生社团仍有误区,对差生的发展权重视不够,对大学生的生存权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赵立涛  张迪 《学子》2004,(8):12-12
日前,哈尔滨工程大学在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出台了一些新办法,即新修订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于近日正式施行。其中可以允许大学生“免听”某些课程,并且新办法中取消了“延长修业”的规定,代之以“留、降级”,这一办法出台后对学生们的触动不小,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学习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取消了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的内容。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该不该结婚成为社会上一个讨论的焦点。在新形势下,高校应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婚恋方面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成熟理性的婚恋观和正确的性观念,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学籍管理政策的发展经历了政策奠基阶段、政策失效阶段、政策制度化阶段、纳入学生管理统一规定阶段。学籍管理规定的内容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体现了大学生权利和高校管理自主权的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婚育行为与高校教育管理困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改被普遍视为在校大学生"禁婚令"的解除,是在校大学生争取结婚权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但是在庆祝"胜利"时应保持一份冷静,对教育部的<规定>与大学生婚育关系应理性分析,对在校大学生结婚生育行为以及其可能对高校教育管理所带来的困境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我管理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对自我管理内涵约定的基础上,认为,自我管理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自我管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活动绩效;自我管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可以从这样几个操作层面进行:即学习管理、交往活动的管理、计划组织实施能力的管理、资源与机会管理、行为动力系统的管理、自我控制能力的管理、责任心的管理和健康管理等。  相似文献   

12.
体现育人导向的管理新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教育部颁布了修正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一新《规定》坚持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质规范,把日常管理与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依托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要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进行,在当前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其实质就是管理的规范化。它包括管理目标的规范化、管理内容的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价的规范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心理特点。加强大学生日常操行的管理,必须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有关理论的指导,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操行管理过程的积极性。基于此,“赛式管理”的设想和系统设计,强调以人为本、快乐管理、目标一致等特点和原则,可以运用于大学生复杂的操行管理中,且理论和实践证明,这不失为解决大学生操行管理难的一种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针对在校大学生“是否可以结婚”的讨论,社会给予了充分关注。围绕这一问题,人们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而教育部于2005年3月29日发布并于2005年9月1日实施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下简称《规定》和《准则》)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把人们的“激情”提升至沸点。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庭、社会都对大学生寄予厚望。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现实问题有着独特的敏锐性,有自己独到的思维和见解。  相似文献   

16.
柔性管理与大学生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性管理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独立与个人尊严,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高和自我管理。在大学生的管理教育中运用柔性管理的方式,对大学生实施目标管理、心理管理、环境管理、自我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传统的高校管理活动中,大学生始终不具有任何管理权利。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须遵循民主性、教育性、可行性与适度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8.
也谈在校大学生的婚姻自由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关于“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 ,作退学处理”规定的违宪性和违法性以及当前赋予在校大学生结婚自由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陈俐 《文教资料》2010,(13):186-187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200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支持力度已达到了新的高度。本文对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提出了三点建议:校内外各界。尤其是高校管理者应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传播的力度;在实现校务公开的基础上,逐步吸收学生参与学校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明确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明晰违纪处分程序和依据,取消与法相悖的特殊规定,构建学生权益救济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以人为本精神,展望高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