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是泰国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然而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中国旅游界、学术界缺乏对于泰国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总体特征、比较优势的整体认识。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文件,可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方面梳理泰国旅游资源特征。对泰国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相对一致性与差异性相结合、旅游分区与行政区划相结合为原则,将泰国划分为中部综合旅游资源区、东北部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区、北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区、南部海滨海岛旅游资源区4个大区和9个亚区,并对各区的行政区划范围、主要旅游资源、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
本重点论述了中部旅游地带各旅游景观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和由此而产生的同类旅游景观区之间的空间竞争问题,试图探讨如何更合理地进行各旅游景观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开发。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部地带旅游资源的特色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重点论述了中部旅游地带各旅游景观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和由此而产生的同类旅游景观区之间的空间竞争问题,试图探讨如何更合理地进行各旅游景观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开发。  相似文献   

4.
三峡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显现出沿长江两岸显线状集聚化分布,沿江两岸的景点分布密度和资源禀赋特质由西向三峡地区递增,腹地旅游资源沿支流溪河集聚化分布以及区域性块状化和临城镇集聚化分布的特点。从三峡地区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的特征与自然条件的相互关系上来看,要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潜力,必须整合旅游资源生产力要素,实现资源要素配置最优化,构建“一线三点四区”的旅游生产力布局支撑框架,由点连线、由线拓面(区),由沿江向腹地拓展,从而构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市为例,武隆区为吸引物重心,基于空间分形理论对重庆旅游资源分形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以武隆区为吸引物重心,其聚集度较强;子系统中以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为吸引物重心,其聚集度较高,而以人文民俗和休闲度假旅游资源为吸引物重心,其聚集度较低。重庆市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的优势,从而建设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6.
论文从生态学中的“边缘效应”入手,界定了边缘区内涵。在此基础上,作者从边缘区位优势、资源内在联动优势、资源空间临近优势、旅游产品互补优势等方面分析了鄂豫陕省际边缘区旅游资源联动开发条件,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构建联动协作机制、加快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旅游整体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7.
选取1999年-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收入的数据,通过Arcgis、Geoda计算莫兰指数,分析Lisa图、选择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溢出效应及其特点,进而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1999年-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2)对粤港澳大湾区2000年、2006年、2012年、2018年的数据进行局部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经历"显著集聚-不显著集聚"的演化; 3)选取宾馆住宿设施、科技创新、开放程度、文化资源、基础设施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宾馆住宿设施和开放程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大; 2006年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会对周围其他城市的旅游收入增长起到抑制作用; 2012年,城市宾馆住宿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会显著地带动其他城市旅游收入的增长;而城市开放程度、科技创新的提升,对其他城市旅游收入的增长起抑制作用; 2018年,城市开放程度的提升会对其他城市旅游收入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第一批120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空间分布呈集聚型;集聚区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形成显著的“三核两带”高密度区;集聚区在系统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性,且空间分异明显;从空间关联性特征来看,集聚区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集聚区空间分布受到文化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水平、经济环境、气候条件与交通环境等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运用ArcGIS软件对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时空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从史前-先秦到明清-近现代6个时段中,文物旅游资源数量及在总数中的比重呈现倒倾斜式"N"形变化,主要集中在史前至先秦、明清至近代以来两个时段。(2)不同时期,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类型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均属于集聚型。(3)总体上呈现"一轴三极"空间分布形态,但类型不同的文物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空间集聚特征。(4)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经历了"多中心-单中心-多中心-双中心-双中心-单中心"的演化过程,整体上呈现由"多核聚散"演化为"一枝独秀"的发展模式,从以亳州、淮南、宿州为核心的聚散格局发展到以金寨为中心的分布格局。其空间分布重心移动距离呈波动变化的特征,移动方向呈现出向南、向东和再向西迂回移动态势。进一步分析影响文物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成因,发现:安徽省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受河流水系、交通线路等"指向性"规律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空间错位理论,运用空间重力和二维矩阵等模型,分析黑龙江省13个地市(区)旅游收益与影响因素的空间组合关系,找寻空间布局同步与错位地区的特征。研究表明:从宏观看,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经济发展、人口丰度、交通可达性和旅游收益重心呈错位态势,与几何中心比较,五个重心位于几何中心的西南部且彼此接近。从二维组合矩阵看,13个地市(区)分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同位和错位态势,同位型集中在黑龙江南部,偏离错位型组合主要集中在黑龙江东部和北部地区。结合13个地市(区)偏离—错位区域城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应提升旅游产业文化品质,撬动资源重心牵引力,加快交通条件和网络建设,发挥资源型城市跨境旅游产业,形成旅游集群。  相似文献   

11.
岳阳是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但近年来旅游经济发展缓慢,存在旅游产品陈旧单一、旅游产业结构性失衡和产业链不畅通、旅游市场后劲不足等问题。因此,应针对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整合旅游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创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外宣传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整的休闲旅游产品体系,以促进岳阳市休闲旅游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岳阳,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内涵深刻,不仅有驰名中外的岳阳楼,而且还有君山、张谷英、屈子祠等多处人文景点。古老的岳阳楼文化,对岳阳的旅游发挥着攀足轻重的作用,亦给市场经济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和利用好岳阳楼的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区域多种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同一区域往往存在着多种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中既要突出特色,又要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其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整合是旅游业升级模式的重要战略措施.目前红色旅游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对旅游业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将红色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相整合,是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良好途径之一.如延安市不仅有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的故居为代表的“红色圣都”类旅游资源;更有黄陵、范仲淹祠等历史文化资源;壶口瀑布等闻名世界的自然旅游资源.改变单一发展红色旅游的观念,进行红色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等的整合开发,必将促进延安旅游产业升级和区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岳阳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加旅游的农业经济形态.既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可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发展休闲农业对于岳阳经济建设意义重大.岳阳休闲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布局分散、规模偏小、营销水平低等问题.岳阳休闲农业要发展应充分利用资源、区位等有利条件,由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同时企业也要重视市场营销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三板溪库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库区地处黔东南州东部,是贵州省东部民族风情与乡村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旅游景区。三板溪西邻凯里、镇远,东南与黎平机场接近,东北邻近凯玉交通走廊,区位优势良好。但由于旅游开发起步晚,资金缺乏,市场还不完善,旅游业的发展受到明显制约。据此提出开发三板溪旅游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岳阳是湘楚文化的摇篮,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特别丰富,将这些资源和岳阳的经济高新技术相结合,可以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合理地从广播影视业、旅游观光业、文化娱乐业、工艺美术业、饮食文化业等方面开发利用,可以成为岳阳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  相似文献   

17.
旅游文本是旅游项目和旅游者之间的桥梁,如何正确地翻译,使之发挥应有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从研究目的论的发展入手探讨旅游文本翻译特点,根据目的、连贯和忠实三法则具体分析目的论在《岳阳旅游指南》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掌握翻译技巧,提高旅游文本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讨论旅游资源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观和系统方法,讨论了旅游资源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和功能特点。认为旅游资源系统是由主题与环境两个要素构成,主题与环境的协调与统一构成了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与完整性。并结合庐山花径、圆明园和湖北赤壁等典型案例讨论了旅游资源系统演变,进而结合浙江经验和温州模式提出了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9.
"湖南城市旅游形象认知研究"选取湘北、湘东、湘南三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岳阳、长沙、衡阳作为旅游形象认知研究对象,从旅游体验、城市管理、人文发展、综合认知等方面确立12个指标对三地做系统调查研究。本次研究获得实地调查有效问卷1408份,对三地不同类型受访者的旅游形象认知有深入分析,为湖南城市旅游发展提出了建议:城市旅游形象的建立需要将城市旅游作为品牌,进行品牌定位推广与资源整合开发以及做好城市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20.
立足森林公园实际情况,以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为龙头,以林海杜鹃和奇峰怪石景观为重点,在对木王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综合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木王森林公园的形象定位与发展目标,并根据季节和空间对景区旅游产品、功能划分以及设施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