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时代特征]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一种流行于工业革命之前的经济纲领 ,前期表现为封建君主政府的经济政策 ,后期表现为资产阶级政府的经济政策。工业革命发生后 ,重商主义逐渐被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形成的主要原因(1)14—16世纪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贵重金属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特别是新航路开辟后 ,出现了国际贸易的繁荣 ,金块逐渐成为国际核算单位 ,黄金被公认为财富的标志。 (2)民族君主国家出现后 ,君主需要增强国力 ,削弱贵族势力 ,加强专制统治 ,于是重商主义应运而生。(3)商品经济发展和殖民扩张改变了人们的观…  相似文献   

2.
王妍  高磊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6):107-109
16世纪英法两国建立了君主专制统治,并呈现出相似的特点:一是封建君主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使教会民族化;二是封建君主与资产阶级关系密切;三是封建君主一反农本传统,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借以促进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鼓励资本原始积累。在专制主义充分展示其弊端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揭示唐代中后期君主对宦官之策具有不易宦官权力的特点,并对其形成原因展开多方位的分析。认为唐代中后期君主所构建的基本上是一个内廷外朝相制的二元体制,宦官在其间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这一体制被视为王朝统治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君主对宦官之策实质上只能是在维护二元体制的前提下对这种体制的改善。正是这二元体制以及君主对宦官的相应政策构成了宦官专权长期存续的根本原因,并由此带来了君主陷入困境、政局加剧动荡的负面后果。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美国2061计划》[2]是规划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政策文件。这两项基本政策在中美两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比较分析这两项基本教育政策形成和实施程序,有利于借鉴国外教育政策决策和实施活动的经验,改进我国教育政策决策和实施过程,提高教育政策价值选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一、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产生的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5.
国家产生,建立政权,组成各级政治机构.国家机器不断完善,官制是其表现形式之一.官制是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统治阶级行使统治的具体手段,官制的变化也反映出政治制度、阶级矛盾、生产关系的各种变化.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为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为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建立一整套严密的官僚制度.各级官吏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集团,成为一个特殊的政治阶层,他们是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君主是最大的官,大权独揽,“邦君设官分职,以任其事,废事失职,厥有常刑”.各级官吏隶属于君主,是君主的奴仆,“草民”的主人;是实施统治政策的直接操作者,他们代表君主统治管理人民,形成一个层层统治的网络,与各地土豪缙绅勾结,成为封建统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是18世纪世界上两位著名的君主。通过对他们施政方针及政策制定原因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在康熙盛世表面现象的掩饰下,康熙时代的中国社会正开始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短命王朝——隋王朝,其开国君主隋文帝,在完成了统一南北的事王后,又在仑储、人口、经济政策、城市布局、漕运等诸多方面有巨大建树。给后代留下了重大的经济遗惠。他是一个承首启后、继往开来的封建君主。  相似文献   

8.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12,(10):64-64,F0003
大约从15世纪中叶起,法国王权开始进入一个长达3个多世纪的所谓“绝对君主制”时期。在百年战争后法国所形成的这种绝时君主制就是在商品经济相对发展,但发展又不太充分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政治统治形式。在此期间,资产者通过捐买官职而跻身于贵族行列,地方分权、城市自治的现象逐渐萎缩,地方权力越来越多地向中央转移,同时君主拥有越来越...  相似文献   

9.
4至9世纪,随着拜占廷帝国的基督教化,教俗关系成为帝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纵观4至9世纪,其教俗关系大致经历了和平共处、教俗争执、君主至尊和教俗分裂四个阶段。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的教俗关系呈现出“二元一体”的重要特征。这种教俗关系对帝国君主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增加了18世纪欧洲的“开明君主”改革这一内容。本文对“开明君主”改革的背景、改革的指导思想及改革的主要内容等作了较为全面而又清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双重集权体制下的法国大学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大学自12世纪末诞生以来,便在不懈地追求自治,不仅在中世纪与王权和教权周旋,即使在政治中央集权的状态下,也创造出与其并行的学术中央集权。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改革,使法国大学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学科界限有所突破,但自治领域仍极为有限,特别是未能实现大学作为一个整体的自治。直至今天,也不过四分之一的大学在尝试新的自治。在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压力下,法国大学自治将面临更多考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中法两国盛行的宫廷绘画艺术在审美情趣上与帝王的喜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时代的艺术,就是当时社会精神文化的一种折射。对清乾隆皇帝与法国路易十五皇帝两位封建帝王统治期间的宫廷绘画艺术浅作比较,会对我们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J Srinivasan 《Resonance》2001,6(11):42-48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is one of the enigmatic laws of physics. Sadi Carnot, a French enginee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ts discovery in the 19th century. We recount here how he proposed the basic postulates of this law although he did not fully understand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相似文献   

14.
东汉时封王主要集中在光武帝、明帝、章帝时期。始封王分为宗室王和皇子王两类,但宗室王逐渐被遏制。东汉的绍封都出现在和帝以后,被绍封的诸侯国是因为没有子嗣、犯罪等。绍封王来源于被绍封者的父兄辈,或是宗室的其他支系,但要求与当朝皇帝的血缘关系较近。宗室王封地的范围远小于皇子王,皇子王之间封地的大小亦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皇子个人及其母亲的地位高低。章帝时对诸侯王衣食租税作出调整,封国广狭就不再具有决定意义。因诸侯王犯罪,始封国的地理位置或政策的调整还导致了徙封现象。以上三个方面是中央政权对诸侯王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利科和德里达分别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阐释学家和解构主义代表人物,翻译在两位哲人的思想历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记忆的重要概念,“哀悼”一词反复出现在两人的论述中,并与自身及他者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否出离“哀悼”是两人对翻译伦理问题思考的分歧之一,而这一分歧一方面来源于两人对《圣经》、特别是巴别塔故事的不同阐释观,另一方面也缘于两者不同的文本理论。“哀悼”为我们比较利科和德里达的翻译伦理思想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裁减军备是20世纪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各国都把裁军,尤其是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裁军,看作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必要步骤.1932年的世界裁军会议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召开的.美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力量均衡的考虑,采取了抑制法国、部分满足德国军备要求的策略.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后,虽然对裁军会议上的政策做了有限调整,但仍继续贯彻“不承担政治义务”的行动原则,即使是先达成裁军协定、后承担有限义务的所谓“新方针”,也不过是这一原则的变种.这就决定了美国的裁军原则不可能得到各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16—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观念,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四次运动的不断演进发展,而走向了成熟,奠定了近代法国的政治制度,推动了法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8.
法国大革命被神话的外衣下有极其丑陋的一面,路易十六--这位无辜地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牺牲品的法国国王,曾经为化解国家财政危机而励精图治,为支持法国大革命而拥护君主立宪,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法国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这样一位国王,我们应当重新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斯蒂芬·克莱恩是19世纪末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被称为美国自然主义的先驱。文章依据法国著名作家、评论家艾米勒·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拟从环境和遗传对人的决定作用两方面详细解读克莱恩的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的自然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20.
卢梭是法国18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其代表作《爱弥尔》一书中包含着丰富、精深的教育思想,其中教师论思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卢梭教师论思想对当今教育尤其是教师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