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维、柳宗元一向被认为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渔樵耕读是他们这类题材的诗作中常见的形象。从这一角度切入,分析二者笔下渔樵耕读形象的共性与个性,有利于我们在重建当时的文化语境、解读隐藏在这种形象背后的宏观文化模式的同时,细致体味王、柳各自独特的人品风神和作品风格。  相似文献   

2.
仲裁 《科教文汇》2010,(28):187-188
大学形象,实际上反映的就是一所大学的物质形象与文化形象。大学形象既是大学自身文化创造的产物与基础设施的体现,也是公众对大学文化创造给予综合评价的结果。提升和优化社会形象,建设富有时代感的形象文化,不断完善大学的"硬件"水平,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合肥学院的形象建设,在全面建设、不断创新的宗旨下,从学院形象的定位、理念的规划、先进性的创新以及特色的确立等方面对合肥学院的形象建设进行探讨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城市文化旅游形象定位与形象策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的形象定位是旅游地形象设计与传播的前提与核心,运城市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在主题突出、系统整合、公众认同等形象策划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地方文脉”、受众感知和定位理念等分析,对运城市文化旅游形象进行定位与策划。  相似文献   

4.
马向阳  杨颂  汪波 《资源科学》2015,37(12):2394-2403
运用文化营销策略提升目的地形象对于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管理和规划旅游景区有重要意义。运用社会心理学关于文化认同理论,构建了基于文化认同、游客涉入度和目的地形象三因素假设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将此三因素作为重游倾向的前因,进一步采用实地访谈、调查问卷方法,以塑造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为例,发现游客涉入度与文化认同有正相关关系,两者均对目的地形象产生积极作用,目的地形象正向引导游客重游倾向。同时,证明了游客涉入度、文化认同和重游倾向间无直接关系,目的地形象在游客涉入度、文化认同和重游倾向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表明,文化认同要素在游客构建目的地形象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崛起。文章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文化形象。并以旅游者亲身的旅游经历为基础研究讨论了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感知过程,并且借助目的地的角度深度的分析目的地文化形象的传播机制以及传播过程,了解目的地文化形象间的耦合关系,制定文化形象的测量方法。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感知过程和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测量了解过程来加深较大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策将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进一步突出。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崛起。文章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文化形象。并以旅游者亲身的旅游经历为基础研究讨论了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感知过程,并且借助目的地的角度深度的分析目的地文化形象的传播机制以及传播过程,了解目的地文化形象间的耦合关系,制定文化形象的测量方法。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感知过程和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测量了解过程来加深较大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策将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进一步突出。  相似文献   

7.
"文化澳门"旅游形象可缓解澳门"赌城"旅游形象的负面影响,提升澳门旅游目的地文化品位。本文以"文化澳门"旅游形象因子和资源载体为研究基点,阐述了"文化澳门"旅游形象的宣传口号设计、核心与重点项目的塑造,并提出了不同主体、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客源市场的形象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8.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形象包括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企业内部形象指本企业职工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企业外部形象指企业的社会形象,是社会和文化人群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具体而言,企业形象是企业面貌、职工素质、产品质量、经营作风、公共关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在职工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印象,是企业精神培育和双文明建设成果的综合反映,是企业素质的整体显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好的的形象的塑造,是企业有目的、有计划、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企业面对新的市场形势,求生存、图发展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9.
教科书是教育启蒙的核心,教科书构建的国家形象更是直接影响学生对国家的认知与认同。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和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在教科书中构建国家形象也成为大势所趋。该文从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地理五个层面来分析2012年人教版小学英语教科书中体现的国家形象,提出在小学英语教科书中建构国家形象的几点启示:与时俱进,增加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加强国家形象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增加民族文化内容,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王秋萍 《知识窗》2011,(6X):42-44
"思妇"这一起源久远的文学形象,按历史纵向大致可归为三种类型:承载传统女性精神的思妇形象、作为生命主体存在的思妇形象、沦为男性审美客体的思妇形象。思妇形象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化的具象化,它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折射出女性在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文学中的思妇形象在男性审美观的规范下逐渐形成固定模式,生活中的女性形象也逐渐向男性理想化的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世界发明》2009,(8):90-91
姚明投资上海男篮不是短期行为 当老板这个称呼和姚明的形象捏在一起,多少会有些虚幻。在中国这个千年来轻视商贾文化的国度,商人尤其是老板的形象,向来被界定为精明、强势和冷酷。这和姚明投射在人们特别是朋友们心中高大但温和、细腻、重情而轻利的形象,看上去相当不同。  相似文献   

12.
调查研究发现,重庆市不同文化层次的公众对高校体育教师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评价上均呈现极显著关系。对体育教师体魄形象的评价明显高于大专文化程度的外部公众,而具有高中、中专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外部公众的评价居于中间。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文化程度的公众对体育教师学识形象的评价明显高于大专、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公众。  相似文献   

13.
王佳 《科教文汇》2020,(7):182-186
概念合成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种理论,可以将其与英语翻译相结合。形象学是研究形象的学科。为了打造本土文化,塑造地方形象,可以将贵州省的历史文化名镇——青岩古镇译介为英语,让世界了解贵州,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谚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产物。受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等的影响,汉希谚语中的动物形象有着相近或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汉希谚语中的动物形象,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和希腊的文化差异,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语言和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以保定市为例,以城市特色文化形象塑造为主题,首先从城市特色文化形象的内涵,城市特色文化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加强城市特色文化形象塑造的途径做出了具体分析,以期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进一步激发城市文化制度红利,切实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浅论美国文化中的西部牛仔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月  栗敏 《科教文汇》2008,(12):174-174
牛仔原本是一个受畜牧业垄断资本剥削的特殊劳工阶层,但在文化的流传和演变中,竟然成了世界文化中一种典型文化的代表。研究美国文化中的西部牛仔形象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校学生会文化存在诸多问题,借鉴企业形象设计体系,在高校学生会实施形象系统设计会对学生会的文化建设、制度规范和长远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学生会外部发展来说,良好的组织形象可以提升学生会形象,增强学生会吸引力和号召力,既利于大型活动组织安排又利于学生会队伍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反主流文化是学生对高校主流文化的否定与反对,对高校大学生个体身心发展、高校整体形象乃至社会风气具有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尝试在理清我国高校学生反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学生反主流文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周昊 《科教文汇》2009,(18):50-50
高校学生反主流文化是学生对高校主流文化的否定与反对,对高校大学生个体身心发展、高校整体形象乃至社会风气具有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尝试在理清我国高校学生反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学生反主流文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老舍的著作颇丰,他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贤妻良母型的传统女性,家庭恶毒女性形象和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新式女性。生活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的老舍,既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又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并受西方文化的洗礼。所以在老舍作品中特别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中表现出深层的文化心理倾向——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怀疑和排斥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