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知识产权法中,著作权法作为调整作者个人与作品的传播者以及公众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法律,与新闻界关系最为密切。比如著作权法将其保护的作品按表现形式分为九类,其中的文字作品、摄影作品,就多以报刊等印刷出版物以及网络等形式传播。在新闻实践中,媒体及记者为保护自身的著作权,同时也避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应注意弄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与著作权相邻近的权利。邻接权是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作品创作出来后,需要在公众中传播,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也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理所当然要受到法律的保护。邻接权与著作权密切相关,但又是独立于著作权之外的一种权利。在国际上,邻接权的保护主要见于《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广播组织的国际公约》(即罗马公约)、《保护录音制品录制者防止被擅自复制公约》(即录音制品公约)和《关于播送由人造卫星传播载有节目的信号公约》(即卫星公约)。在我国,邻接权主要包含出版者的权利、表演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与信息传播平台的多样性,为其新媒体阅读服务提供了关键支撑。提供知识点阅读、融合式阅读服务将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主流服务模式;复制与传播作品片段成为数字图书馆使用作品的主要形式。数字图书馆只有采取开放式交流、嵌入问题环境、通过密封信道传播服务成果、恪守合理复制准则,才能有效控制著作权侵权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利益平衡是现代著作权立法的基本精神,也是著作权制度设计和著作权法修改的指南.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条开宗明义,明确规定"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明确了著作权法要保护作者的著作权,保护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传播者权),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公众的合理使用权利),在具体内容中专门规定了"著作权人及其权利"(其中以列举方式规定了著作权人享有17项人身权和财产权),"权利的限制"(其中以列举方式规定了12种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属合理使用),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包括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著作权法这样的制度设计就是为了解决相互交织的著作权人利益、传播者利益与使用者利益之间的冲突,维持这些冲突利益的大体平衡.  相似文献   

5.
魏虹 《兰台世界》2015,(8):130-131
数字信息给人们带来使用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而给图书馆信息服务和信息传播带来了新挑战。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数字作品的著作权,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6.
赵强 《当代传播》2001,(3):43-4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的规定,著作权包括这样几种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这五种权利只是狭义著作权的内容,广义上的著作权还应该包括作品传播者的权利。在网络空间,著作权人理所当然享有著作权法规定的相关权利,但是由于传播形式的变化,行使这些权利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而现有著作权法在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人权利实施保护时,实践中又存在着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况,使传播者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窘境,并由此引发了一些争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站是否有法定许可的转载权?…  相似文献   

7.
何荣华 《编辑之友》2010,(10):96-98
一供著作权权利限制与利益平衡理论简介 (一)著作权权利限制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权利限制包括时间限制、地域限制、权能限制和范围限制4种,它是在保护著作权的前提下,平衡作品创作者、作品使用者、作品传播者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限制.  相似文献   

8.
著作权法(即版权法)是确认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某些特殊权利,规定因创作、传播和使用作品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制定著作权法,建立著作权保护制度,从法律上保证了作者对其作品享有人身权利和经济权利,也保护了为作品的发表与传播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传播者的合法权益。我国1990年制定的《著作权法》构成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及主要法律渊源。  相似文献   

9.
正一、电视节目制作全流程版权管理体系的概念和必要性(一)基本概念1.版权版权即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当这种智力劳动成果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时,其作者享有该作品的版权。我国著作权法在第三条和第十条中明确规定了作品范围和著作权内容。同时,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创造性劳动也受著作权法保护,即享有邻接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环境下文字作品的创作方式和传播途径均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用户生产内容"的出现使著作权人呈现出平民化、大众化的特点,垄断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作品的复制和传播更加便利,侵权案件多发、隐蔽且维权更加困难;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者为适应用户的阅读习惯,常常采用多媒体形式作品辅助文字作品的传播,这些变化使我国现行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遭遇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适当发展多元的集体管理制度,发挥市场竞争的优势;合理引入延伸性集体管理模式;推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跨类整合。  相似文献   

11.
版权法自产生之初,就在对版权是保护还是限制这个问题上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要鼓励和保护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另一方面必须出于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兼顾而对版权人权利加以限制。总的来看,这种限制主要包括合理使用和许可使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品在网络上传播的性质以及网络环境下作品的著作权管理等三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作了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著作权法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著作权法增加了很多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密切相关的规定,主要包括:作品数字化行为的法律定性、出租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新权利的设定、权利的限制、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规定、对数据库视为“汇编作品”进行版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4.
美国现有的版权法律条文不能有效地应对数字出版商们的忧虑.尽管数字作品可以享受和印刷作品同等的版权保护,我们似乎仍然需要新的法律条文和理论来应对数字作品和技术的特殊性质.在面对与数字侵权有关的问题上,美国通过立法、改进美国版权署的职能以及签订国际条约或协定,缓慢开始颁布一些关于数字侵权的条文.数字侵权虽然在庭审中得以应对,但法庭运用的是传统版权概念中的"合理使用"来分析数字侵权.目前,人们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迫使美国法庭建立一套能充分解决电子侵权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中著作权出现扩张的情势,如著作权新的权能增加、保护客体范围扩大、保护期的延长、对权利限制的限制,使图书馆及社会公众自由使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的空间受到压挤。图书馆只有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提高图书馆岗位著作权管理水平、积极参与著作权立法调整,才能针对扩张提出新的合理诉求,合理分享著作权利益。  相似文献   

16.
刘祥国 《图书馆》2012,(3):89-91,112
信息技术目前已经广泛运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应该做出相应变革,如在不侵害版权人利益的基础上,增加数字图书馆运用版权作品的权利;同时关于版权作品的费用体制也应该适当调整,制定侵权行为的惩罚措施,优化改进著作权团体的管理体制,使版权利益关系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Most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at make up university library collections are copyrighted works, which means that conflicts between such rights and the activities of libraries are comm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setting has affected both sectors. On the one hand, it has led to changes in copyright legislation; on the other, it has affected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libraries, as they adapt to the new needs of users an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inform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discover where the main points of collis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lie, and to what extent they are adequately resolved by the present legislation governing copyright. To this end we use a list of the main processes of academic libraries taken from quality manuals of a sample of Spanish university libraries. The results make manifest that the evolution of both sides is not yet balanced, and important maladjustments interfere with an adequate provision of services in academic libraries. Some are resolved through new legal proposals, but for many others there is no proper solution in sight.  相似文献   

18.
著作权法都追求经济利益,并通过作品产权的界定和著作权限制制度作保障。图书馆因有调节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中介性和公益性,而享有合理使用作品的权利。图书馆合理使用作品,具有降低作品交易成本、保障作者作品的成本回收、经济利益的实现、扩大作品的社会效益之功能。  相似文献   

19.
著作权例外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国彬 《图书与情报》2011,(1):50-55,78
界定了著作权例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了著作权例外与著作权限制的联系与区别,指出著作权限制涉及的是著作权的保护是否成立的问题,如地域限制、时间限制,而著作权例外是在著作权保护成立的前提下,对处于版权保护状态的版权作品加以利用的豁免情形。在此基础上,依据当前主要国家著作权法有关著作权例外的规定,剖析了著作权例外的性质、类型与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