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力 《生物学教学》2006,31(10):45-46
在上海市二期课改的高中《生命科学》教材中,有关“质壁分离”一节的内容,采取了简化处理,把它放在质壁分离的实验中使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学习。在这节的实验课中,要求学生理解质壁分离的基本原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并掌握质壁分离的有关实验技术,例如取材、吸水引流等。但是,要用很短的时间把质壁分离的原理及有关的实验问题讲清楚,是不容易的,需要把握好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方法教学。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第1节安排了一个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探究活动与以往旧教材中的“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不同,不再是以实验来验证教材的知识内容,而是通过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发现细胞壁的全透性,这样可使学生很好地领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3.
陆爱桢 《生物学教学》2002,27(10):24-24
目前 ,探究型实验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中探究型实验的开发研究还很少涉及 ,尤其是探究型实验的系列开发研究。目前已经形成探究型实验的主要有下面三种类型。1 由学生验证型实验开发而成的探究型实验绝大多数教师善长于将学生验证型实验开发成探究型实验的研究 ,所以这种类型的实验数量最多。举例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将原来只滴加 3 0 %蔗糖溶液 ,改为分别滴加 1 0 %、2 0 %、3 0 %、4 0 %等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分别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的程度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中探究植物细胞在哪一…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生物》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选用的材料紫色洋葱,由于其结构特点,紫色液泡容易破裂,无法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们把实验材料氦用兰州地区极易采到的水绵。实验证明,水绵是此实验的理想材料,而且还能测定出蔗糖溶液的最适质量浓度。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丽  张松  俞佩芳 《生物学教学》2006,31(11):44-46
“质壁分离”实验是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该实验可进一步了解细胞的渗透吸水原理。目前,多种版本的高中教材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大多是采用洋葱鳞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并用30%(即0.3g/mL)蔗糖溶液处理,观察质壁分离现象,人教版新教材中采用的就是这一常规方法。上海版新教材在此基础上还增加定量实验内容:分别用10%、20%、30%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外表皮,要求测量各浓度下10个细胞的质壁分离后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后的结构)长度和细胞长度并算出比值,即B/A(%)值。  相似文献   

6.
上海二期课改增加了许多新实验,如:探究细胞与细胞核大小的关系;探究植物细胞外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观察酵母菌在封闭环境中的增长等。与以往实验不同,这些探究性实验引进了定量分析的概念和技能,要求学生在众多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结论,因此,实验量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在对高中《生物》教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进行课堂设计时,教材上只有观察渗透作用传统演示实验,为了让学生对“水分的渗透作用”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有感性认识,拟引导学生再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第一个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取两块体积大小一样的萝卜块,分别放在装有等量的清水和30%蔗糖溶液的两个烧杯中;第二个实验是教材上的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第一个探究实验的设计是自行增加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印象。这节课学生一定很感兴趣。因为要做实验,这节课安排在实验室上。学生看到那么多的实验器材非常兴奋。  相似文献   

8.
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为例,从“问题与假设”“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实施”“结果分析交流”四个要素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在完整的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全面发展科学探究素养,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独立分析三个层次,逐步进阶完成科学论证过程,最终实现概念建构与科学思维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瑜 《中学教学参考》2014,(17):120-120
<正>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虽然学生都已经做过,但是有关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的延伸的题目,由于比较抽象,往往只能在理论的基础上凭学生的想象做题,本实验是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及渗透作用所应该具备的具体条件。一、实验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细胞在不同溶液下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情况;2.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  相似文献   

10.
张鸿亮 《新高考》2007,(9):61-62
一、本实验的课标要求及在不同版本教科书中的安排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在《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中建议"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但5个高中生物必修1版本的教科书对此实验安排有些差异,人教版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的1个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1.
洋葱(Allium cepa)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是中学生物学实验常用材料。高中《生物》实验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九“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和初中“观察植物细胞”,三个实验都需要洋葱。在南方洋葱每年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获上市,到上实验课时市场上已无洋葱出售。因此需提前准备贮藏,贮藏期约为半年。购买时要选择既耐贮藏又符合实验要求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学生完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后,学会通过应用该实验原理初步测定植物组织细胞液浓度;同时,让学生明确:参与实验不仅要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要能够灵活运用所掌握的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13.
以探究式教学为课堂教学主线,通过观察渗透现象,探究动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实施“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等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习得相关知识的同时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作为一个经典性的验证性实验,在新教材中虽然把它穿插在正文之中,但有些教师由于没有把握住教材编排的逻辑体系,仍然把该实验安排在系统讲授完教材内容之后进行;或虽与讲授同步,但仅仅是让学生“照方抓药”做完实验,缺乏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论证;或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拓展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可对实验内容进行拓展,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1.实验准备除按教科书的要求准备外,每个实验组另准备3种溶液,即50%蔗糖溶液、1mol/LKNO3溶液和1mol/L醋酸溶液和相应的载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实验探究大蒜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和花生胚芽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结果表明,在50%的高浓度蔗糖溶液中,植物分生组织细胞会发生较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的学生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中,所描述的实验方法比较陈旧,按照此方法进行实验,耗时长,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8.
“质壁分离和复原”模型的制作与使用陕西临潼县新丰铁中(710608)郭学民渗透吸水原理是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水分代谢一节的教学重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是该原理的有力证据。为了突出重点,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的感性认识,避免过多枯燥的讲...  相似文献   

19.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尽管课本上也安排了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但是由于受注人式教学方法的局限,多数教师还是通过以讲授为主线进行教学活动的,实验也是按照课本计划好的实验程序进行的。这样的处理尽管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没有形成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笔者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问题-情境-讨论-解决问题”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生物的质壁分离实验中,用的分离剂是蔗糖溶液,能使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因为蔗糖不能进入植物细胞内,故不能自动复原;而在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里要加入蔗糖,难道就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吗?那么植物组织培养时植物细胞如何吸收利用蔗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