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侵略是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内容之一,列强对化经济侵略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早期的曲折性;二是地域上的扩张性;三是经济侵略与政治、军事侵略密切相性:先是依靠政治、军事侵略获取经济利益,后来利用经济侵略获取的经济利益又为政治、军事侵略打下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帝国主义对华的教育侵略与教会学校的二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在对近代中国进行疯狂的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华的文化教育侵略。教会学校正是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教会学校旨在从精神上奴役中国人民使整个中国彻底地基督化。然而教会学校在另一方面也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遭到过列强的侵略,美国与其它列强相比更注重精神化方面的侵略,主要方式有在华传教、办学校、办医院、吸引留学生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北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开发较晚,资源丰富,且地处东北亚核心地带,近代以后逐渐成为列强角逐的重要区域。其中日本先后通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逐次夺取在东北的侵略利益,不断地辐射侵略东北,其目的就是最后吞并整个东北。东北地方当局崛起后,力图改变这种危机局面,在经济上采取措施对日本侵略进行抵制,力图用经济方法把日本经济侵略赶出东北,逐渐摆脱日本的经济控制。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史上,我国的政治和经济都曾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严重侵略,除此以外,我国的文化也没有避免这场灾难,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主要是通过传教士传教来完成的,详尽分析传教士的侵略活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揭穿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行径。  相似文献   

6.
一说起传教士,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其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联系在一起。的确,在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侵略的过程中,一些传教士以传教为名,在宗教外衣的掩护下,去探险,去刺探情报,扮演了列强扩张侵略的侦探和帮凶的角色。正因为如此,在过去的一个时期,对传教士大多持否定态度。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传教士的文化中介作用则多有肯定。  相似文献   

7.
马学松 《新高考》2005,(9):33-37
[学法点津] 1.了解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列强先后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美国扶蒋反共;列强攫取的侵略权益;勾结和扶植反动势力,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和反帝斗争等。明确本专题的重点:主要的侵华战争,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列强侵华的不同阶段及特点;难点: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征及其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列强侵华势力的消长、如何认识列强侵华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遭到过列强的侵略,美国与其它列强相比更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侵略,主要方式有在华传教、办学校、办医院、吸引留学生等。  相似文献   

9.
从1840年到1949年这100多年是一个黑色的世纪,是中华民族备受列强的侵略和蹂躏的屈辱史。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关系和中国政局的变化以及列强实力的变化,其在华的侵略势力也此消彼长,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逐步形成并陷入深渊。我们应该深刻分析列强在华势力消长的原因和导致的格局变化,侵华的特征和方式以及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自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到新中国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清除列强在华经济势力的100多年问,西方列强利用取得的特权,疯狂地对我国进行经济侵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掠夺资源是其主要手段。列强的经济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越来越呈现出半殖民地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一书认为,“通过《中法新约》,列强首次夺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表明了列强已开始对中国以资本输出的手段进行侵略。”不可否认,伴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商品输出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专题指导 本专题有两部分内容:(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加剧、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二)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建立总理衙门、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骗局,宣统帝退位。 本专题重点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联系,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方式及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难点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帝国主义开拓殖民地、争夺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及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紧密联系的。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即经济制度落后、政治统治腐朽,致使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深重灾难。(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加剧,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英、法两国为主的西方列强对外进行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中国因经济、军事实力的严重落后与清政府的妥协投降,造成一败再败,签订了一系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不平等条约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依据,列强通过战争和侵略,强迫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形成了一个庞杂的条约体系.攫取了大量的侵华特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性质。  相似文献   

14.
江西《新思维测评丛书·中国近代史》有一道选择题:最早在华攫取传教特权的国家是A.英B.美C.俄D.法这道题实际上考查了对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有关宗教侵略内容的理解。西方列强利用宗教侵略的目的是麻痹被侵略国人民的斗志,为其政治、经济侵略服务。上述试题不难排除A、C两选项,那么法美到底谁最早攫取在华传教特权呢?资料给出的参考答案是B,笔者所教高三文科班相当一部分学生也选B,理由是依据教材《望厦条约》关于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的规定,认为“建立教堂”就意味着取得了在华传教的特权。《中国通史》(…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垄断组织要求加快资本输出,重新分割世界,在这一背景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他们以做中国债主,夺取路权、矿权和开办工厂等方式,在中国投资,扩大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势力;与此同时,他们又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为了各自的利益,列强问出现激烈的争夺,以至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在列强侵略中国的各种方式中,对铁路权的抢夺尤为激烈。  相似文献   

16.
近代前期,列强为了把中国永远变成其殖民地。为了维护侵华权益,极力破坏和镇压中国革命。维护其侵华工具——中国反动政府的统治。在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这一问题上,列强和中国反动政府的政策是一致的。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对中国革命的镇压是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上半期,西方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浪潮也渗透到新疆文化领域,其主要侵略行径为:一、意识形态领域的侵扰(包括利用泛伊斯兰、泛突厥主义的扩渗和直接的思想文化侵入);二、肆意的文物掠夺与全方位的情报搜窃。这些文化侵略活动,直接配合或引导着其政治军事扩张的行为和需要。  相似文献   

18.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二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有这样一段字:“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投靠外国侵略,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抗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这段字,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9.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日本曾多次侵犯台湾,都被明朝军民击退。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军事实力增强,侵略性高涨,在美英等列强支持下,日本大举侵略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使腐朽的满清政府战败割台,日本对台湾实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这证明了一条真理: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世界强国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甲午战争后,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走得更快、更深入,也更全面。 首先,在经济方面:中国新的经济形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受到了刺激急剧膨胀,对中国的侵略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