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淑珍 《湖南教育》2002,(13):35-35
重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创新意识是一种渴望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超常规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创新意识强的人,总是能够从超出常规的独特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可贵的创新勇气。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质疑是创新的前提,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无不始于质疑。质疑意味着对传统的既成事实、观念、方法的挑战,而创新就是向传统的定论挑战,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做到无疑寻疑,有疑解惑。重求异,增添学生…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学如何打破旧模式,建立新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可先设问:“小女孩为什么在大年夜去卖火柴,而不在家里过年?她爸爸为什么要打她?”这样提出问题,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带着这种积极的欲望参与学习,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发展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注意…  相似文献   

3.
蒋坤 《教学月刊》2006,(9):39-40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产生的探索、查询、求教等渴望找到解除疑惑方法的心理需求和思维品质。它包括三个要素:(1)善于观察、思考和质疑,在新的情境中发现问题。(2)善于提出新问题。(3)积极探索,善于多途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朱熹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切入点,是激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根本动力。笔者就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学贵置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是源于质疑,质疑是创造的基础。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水平对其今后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质疑可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索新知的欲望,激发深入探求的兴趣.那么在教学中,如何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我们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习惯。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袁凤瑛 《河南教育》2004,(10):24-24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与求解,而质疑则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要以疑导学,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着手,让学生敢问、敢说、敢想、敢做,即围绕所学内容敢问与众不同的问题,敢说与众不同的话,敢想  相似文献   

9.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问题意识是每个人探索理论和进行实践的必备品质,没有问题意识就不能更好地学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陆九渊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意识是学习活动的根源和教学活动的中心,它需要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如果在教学中没有问题,就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一、注重日常生活中问题意识的训练杜威说:“教育即生长”…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应是创新思维,而“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因此,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质疑就是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对某个疑问产生新的论点,从而提高其观察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问题、质疑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质疑的有效渗透,能够促进学生自觉地去发现、去创造。这不光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质疑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以下简称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注重鼓励学生质疑、猜想,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英国人托·富勒说过:“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之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结束。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发展思维,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善于表现的机会。学会质疑,并能把自己的疑问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新课标中也提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充分证明了“质疑”的重要性。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实施“质疑”的方法,以疑引思,以思解疑,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来理解抽象理论,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既问题,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个乐学善…  相似文献   

15.
设疑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正宁一中赵芳规○中学语文教学○“学而不思则罔”,“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设疑、质疑、解疑,进行启发式教学,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教...  相似文献   

16.
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呢?1创设质疑氛围“学贵有疑,不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学数学教学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其思维活跃,学习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生疑、质疑,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  相似文献   

18.
沙建华 《江苏教育》2012,(34):37-38
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思维探索的火种,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必须重视学生问题意识以及质疑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质疑"环节似乎常有"作秀"之嫌,似乎成了课堂上的"摆设"。以下是三位老师在执教同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也就是说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从质疑开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元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想,关键在于刨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相似文献   

20.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源于质疑。在科学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要培养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质疑能力。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舍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