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于每个人来说,总有一些事终生难忘;对于我而言,汶川大地震已成为那难忘的部分。尽管和很多同行一样,我也不愿意再提起、不愿意再诉说,但是那些场景却不可回避、历历在目。无法肯定,这些记忆会否彻底改变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2008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国内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大事。但对于我个人来说,却没有多少亮点,难忘的事也不多。“平平淡淡”四个字,就可以概括我的这一年。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跨过2010年的门槛,回望2009,对于泉城济南,对于百年鲁图,对于本刊都堪称难忘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书的魅力     
我首先说明,我写的不是故事,它是一椿使我难忘的纪实。 记得,我刚刚迁住重庆出版社时,因为换了新居,使我有点兴奋,常常去到附近街上游逛,享受一下新环境的优越。  相似文献   

5.
李欧 《军事记者》2008,(8):70-70
真正喜欢上写作,是在刚分到部队的那段时间,一个个难忘的第一次给了我深深的感动,让我义无反顾地走上新闻报道路。  相似文献   

6.
2002年9月8日,当我登上KLM(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飞往阿姆斯特丹的班机时,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十八年前,回到了我初访荷兰的那段难忘岁月。那时还没有北京直飞阿姆斯特丹的班机,那次也没有像这次一起去开会的同伴,我独自一人,先乘中国民航的班机从北京飞往巴黎,再转法航飞阿姆斯特丹,对于头一回踏出国门的年轻学子来说,不免有些紧张。  相似文献   

7.
这一套书让我难忘——谈“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做过15年的编辑,编辑过数以千计的书,其中有一些书的内容是难忘的,其编辑历程也是难忘的,这些难忘的书中就包括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这一套书。  相似文献   

8.
《档案与建设》2003,(7):18-20
1993年~2003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但对于常州市城建档案馆尤其是馆内的声像档案工作来说,是一段不寻常的发展时期。常州城建声像档案工作依靠一种超越常规的发展思路、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难忘而又不平凡的十年。这其中既有创业的艰辛、工作的辛劳,更多的则是成功的喜悦和自豪:1998年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专门为我馆声像工作题词“管好城建档案,开拓服务领域”;1999年建设部专家考评组在对我馆进行“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的考评中,对声像档案工作给予了“声像档案工作起点高、…  相似文献   

9.
这既是八个平凡的夜晚,又是八个难忘的夜晚,更是八个让我思潮起伏,浮想联翩,回首往事的夜晚。  相似文献   

10.
至人是常     
上学的时候,曾借过一本叫<世说新语>的书.觉得里面的人和事都很奇怪.可看到一半,又从曾国藩家书里知道:<世说新语>少儿不宜.当时,许多人推崇曾国藩家书,所以我信以为真,再加上朋友催还,也就没能看完,但仍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116级台阶     
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都有几件难忘的事情。作为一名在军队新闻工作战线上工作了20多年的编采人员,我最难忘的事情之一,就是自己写的稿件第一次见报的情形。  相似文献   

12.
人步入老年,回忆往事,总不免感叹人生不如意事竟然是十之八九,而剩下的如意事,也只有十之一二了.我已六十有五,是货真价实的老头儿了.回首往事,也深有同感.所幸的是,在《图书情报工作》编辑部当编辑的四年,属于这十之一二,是我得意之时.所以,很愿意回忆这一段美好时光.这一段光阴,弥足珍贵,令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3.
林华 《出版科学》2005,(3):26-28
2004年金秋,通过国家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武汉版国家课程标准教科书<科学>,走进了武汉市千百个中学课堂.作为这套教材的一名编辑,那段紧张工作的日子给了我难忘的经历,也使我对于编辑如何通过精心审读加工提高图书质量,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1月16日,对于四川省档案局(馆)的全体干部职工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陈霞 《新闻窗》2006,(6):109-110
我从事新闻工作已有20多年了。2005年是我感到压力最大的一年,同时也是让我最难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作为一名制片人,参与创办了大型直播节目《百姓关注》。  相似文献   

16.
陆玉娇 《图书馆论坛》1999,(2):39-42,16
写出下面的文字,并不是要饱尝一番以往的苦乐,恰恰相反,而是要洞察一下未来的美景;并不是要展示出前台人物的非凡作为,恰恰相反,而是要抒发背景中的难忘感怀。从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算起,我30年从事图书馆这个行当已如转瞬。回首这段历程,不只是...  相似文献   

17.
军礼,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军人表达崇高和敬意的一种方式。在我终生难忘的那个日子——我被武警部队表彰为"武警部队优秀士官人才奖二等奖"、团里为我举行颁奖仪式那天,我就是用这种方式向政委靳刚辉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相似文献   

18.
告别2008     
徐立军 《视听界》2009,(1):117-117
2008,对于每个新闻人都是太特殊、太难忘的一个年份。从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5·14拉萨骚乱,奥运火炬海外受阻,5·12汶川大地震,奥运会,神七问天,再到全球经济危机,新闻人在大喜大悲中度过了忙乱的565天。在这样的年末,在即将告别2008的时候,我想把思考的起点放回到逻辑的源头——新闻对于媒体,意味着什么?在任何一个媒体包括电视台里,做新闻的人与做其他的人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9.
我从事科技档案及其研究工作近40年,最难忘的一段历史是“文革”中的十年。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在同一位资深的老记者聊天的时候,很有兴味地听他讲述当年深入老百姓中间,采写“满是露珠”的老百姓新闻的往事。从他的言谈表情中,我发现,那正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那时候,他们经常深入到农村、工厂、矿山,同普通老百姓交知心朋友,及时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老百姓有什么知心话都愿意跟记者谈,记者由于对基层情况的了解.经常有鲜活新闻发表,当然地受到老百姓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