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传统的文言考查方法之一,它把对语言表达形式的考查与文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综合能力考查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姜振营 《广东教育》2013,(12):11-12
把文言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传统的考查方法之一,而且是文言文阅读中赋分值最大的设项,但它也是难度最大、失分最多的一个设项,因此,应该引起考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张海斌 《广东教育》2009,(10):32-33
文言文阅读中断句和翻译题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对应《考纲》中古诗文部分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具体要求为:1.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将考查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阅读中断句和翻译题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对应《考纲》中古诗文部分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具体要求为:1.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将考查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5.
将文言文中的某些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综合考查的重要内容。解答文言翻译题。要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直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简而言之,可以归纳为“六字真经”,即“留、对、换、增、删、调“。  相似文献   

6.
《考试大纲》规定:文言文要能“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它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翻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能概括其主要内容和含义;二是能够理解分句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够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翻译成现代汉语”,则是要求直接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这两种变化提醒我们:要重视文言文翻译的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7.
王在正 《学语文》2008,(3):29-30
高考古代汉语复习专题的原则目的是提升阅凄古文的能力。这里所渭的阅读能力,是指准确理解古文句、段、篇意义的能力,而古文翻译也正是全面检测阅渎能力的较好方法。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将古汉语字词句段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字词句段。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近年来一般使用主观题形式考查,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相似文献   

8.
全国卷自2002年开始专设一道主观题来考查文言文翻译,而且赋分逐步增加到10分并稳定至今,其他省市自主命题卷也大部紧步其后采用这一题型,赋分也大致相当,约占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数的一半。这是因为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考法比采用客观题型更能看出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真实水平读懂了就是读懂了,不懂就是不懂,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一目了然. 那么同学们在复习备考中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来应对这一考查呢?要增加知识储备,训练知识迁移能力,提高翻译文字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解题攻略针对文言文翻译,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上下文语境读懂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并能将其翻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做到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近年来,对该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  相似文献   

10.
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性学习,它既能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和书面表达能力。可是,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和古人相去甚远,再加上古今词义、句式的变化,使他们大多不能理解古人的心情和写作的背景,也就不能正确的翻译文言文了。  相似文献   

11.
自1993年以后,实行“3 2”的高考题与传统的高考题相比,虽然有了较大变化,但就文言文阅渎这一部分考查的内容,测试目标和命题的形式、难度几方面看,却相对稳定,变化不大。首先,从测试的内容看,1995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的《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与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另外,从《考试说明》中提出的关于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五点具体要求(1.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4.能够正确地把握文意并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5.能够翻译成现代汉语)看,也与《语文教学大纲》和中学语文课本的教学内容相一致。再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题的命题情况看,测试的目标着重考查的是能否读懂文章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去考查文章的形式、表现手法。从命题的形式看,文言文阅读采用的均是选择题形式。从测试的知识点看,有字的读音,实词、虚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全文内容的理解。从阅读材料的体裁看,文言文  相似文献   

12.
第四大题本大题包含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赏析、名句名篇默写三项内容。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译文:(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译文:【答案】(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2)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分析】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多年以来文言文翻译均安排在四选一的选择题中,主要考查对文意的理解等内容。自去年开始,改用主观题的方式考…  相似文献   

13.
曹保顺 《广东教育》2006,(11):44-44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中一种考查综合性能力的手段,是对理解实词含义、虚词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三方面能力的综合检测,也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17):62-63
文言文是我们国家最美丽的瑰宝,是中考必考的考点之一,要求中学生对此要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熟练地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在看到一篇文言文的时候,能够大体知道通篇讲解的意思。由于阅读习惯、阅读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引起的差异,加上新课标下中考文言文考点难度增加,让许多初中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更加费劲。文章将简单分析一下新课标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的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考题把握方向研究考题,分析考题是高考备考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研究考题可以让备考做到有的放矢。下面就2002-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进行分析:(2002年全国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其李将军之谓也。(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2003的全国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相似文献   

16.
郭俊芝 《青少年日记》2009,(1):58-62,25
[考点概述]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层级为B。它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读通、读懂主要内容,并能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的结构关系和含义;二是将文言文句子翻译成合乎规范的现代汉语。理解是准确翻译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考中文言文阅读都是选自课外的一个语段的综合题,检测学生通过对课内的学习把知识迁移到课外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001年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考查遵照2000年度语文科《考试说明》的主旨,在取材上先用了较为接近口语的浅易形式的文言文,通过6道小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在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等方面的水平与能力,同时又注重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信息的筛选与提取以及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选文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也基本没有难解…  相似文献   

18.
《新高考》2007,(11)
【考点展示】文言文翻译题落实的是文言文阅读中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理解"是正确地把握文言字句在文段之中的意义,"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成规范的现代汉语。文言文翻译题不仅考查考  相似文献   

19.
姚小琴 《新高考》2007,(11):20-21
【考点展示】文言文翻译题落实的是文言文阅读中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理解"是正确地把握文言字句在文段之中的意义,"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成规范的现代汉语。文言文翻译题不仅考查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测试要求,积累和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了解它的丰富含义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做到“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首要条件。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掌握愈牢固,就愈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意,更好地解决文言文阅读中的难点,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