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术学人     
《搏击·武术科学》2012,(6):F0002-F0002
李金龙(1963-),男,汉族,祖籍河北省曲阳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1985年5月入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任教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至今。1994年12月至1998年11月在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攻读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李金龙教授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社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4):F0003-F0003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哈尔滨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涉及体育领域的学术论文,积极反映体育科学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设有博士论坛、冰雪运动、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哈尔滨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涉及体育领域的学术论文,积极反映体育科学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设有博士论坛、冰雪运动、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  相似文献   

4.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2):F0002-F0002
赵洪朋(1972—),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应用,具体研究领域为体育锻炼心理促进和运动认知。赵洪朋教授1996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运动心理学方向),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9年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19年晋升为教授。  相似文献   

5.
正《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哈尔滨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涉及体育领域的学术论文,积极反映体育科学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设有博士论坛、冰雪运动、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1、论文要求观点正确新颖,论证严谨科学,资料详实可靠,语言规范流畅,篇幅不超过8000字(含图表),具有科学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哈尔滨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涉及体育领域的学术论文,积极反映体育科学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设有博士论坛、冰雪运动、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  相似文献   

7.
学人风采     
<正>郑贺(1969~),男,安徽省宿州市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安徽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首批优秀主讲教师,研究方向是体育人文社会学。郑贺教授先后在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学校进修、做访问学者和攻读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3):F002-F002
刘新民(1964-),西安体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副指导教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理论、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学原理和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五届学校体育分会委员,西安体育学院教学督导组专家成员。  相似文献   

9.
学人风采     
刘坚(1960~),男,云南红河人,博士研究生,现担任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二级教授,云南省教学名师,硕士生导师,特聘岗位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学校体育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等。  相似文献   

10.
学人风采     
王晓刚(1973~),男,山西太谷人,教育学博士,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近年来着重于体育教学环境研究。先后在《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等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1):F0003-F0003
正《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哈尔滨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涉及体育领域的学术论文,积极反映体育科学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设有博士论坛、冰雪运动、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  相似文献   

12.
河南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市。体育学院成立于1994年6月,其前身为河南大学体育系。体育学院现有体育系、武术系、运动系、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训练中心、河南省体育专业自学考试中心等单位。河南大学体育系始建于1960年3月,1962年,郑州体育学院并入,使体育系成为当时河南省唯一的培养体育专业本科生的基地。在艰苦条件下建立的体育系,经过42年的发展,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三个本科专业和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三个硕士学位点,已经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和各类成…  相似文献   

13.
武术学人     
《搏击·武术科学》2011,8(9):4-F0002
陈振勇(1976~),男,汉族,河南许昌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专业,2001年到2003年在成都体育学院攻读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同年留任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工作。2003到2006年在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攻读,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成都  相似文献   

14.
《冰雪运动》2007,29(1):F0002-F0002
陈小平博士,先后就读于山西大学体育系、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和德国科隆体育大学运动训练研究所,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5~1990年在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教研室任教,1990年赴德国学习.1993年进入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专业为运动训练学,副专业为运动医学。  相似文献   

1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2):F0002-F0002
刘排(1978-),男,汉族,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篮球教学理论与实践、竞技体育学。刘排教授200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20年晋升为教授。现任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副院长。2020年入选沈阳体育学院“兴体英才”计划优秀人才。曾获沈阳体育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沈阳体育学院先进工作者、沈阳体育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先进个人、沈阳体育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沈阳体育学院优秀班导师等荣誉。  相似文献   

16.
采用社会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山西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择业倾向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体育学研究生的择业地域期望较高,普遍关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很少有人愿意到小型城市和欠发达地区;体育学研究生的首选择业单位为高校;体育学研究生的择业倾向具有时效性和地域性,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他们的择业取向存在不一致性。从整体上看,体育学研究生的择业倾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  相似文献   

17.
姜娟(1973—),女,中共党员,汉族,黑龙江木兰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2012年晋升为教授。沈阳体育学院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健身气功七段、中国健身气功精英计划培养对象,  相似文献   

18.
体育人文社会学概念的逻辑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人文社会学概念失范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规范的措施进行了逻辑分析与归纳。结论认为,体育人文社会学概念的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内涵不清,外延不明。产生的原因:定义方法的多样,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专业设置的特殊历史背景,体育人文社会学概念与语词关系的复杂性等。规范的措施:正确处理体育人文社会学概念与语词的关系,避免语词歧义;应采用不同的定义法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9.
罗震 《拳击与格斗》2020,(2):157-157
随着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不断升级,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在未来的各行各业都有了快速的增长.本论文通过查找文献的方法,对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建言献策,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专业的推进增添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我刊是为体育科学技术研究创新成果提供发布平台,为国内外作者及读者服务,主要栏目有:博士(生)论坛、冰雪运动、体育社会科学、体育教育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等。欢迎各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所及其它各类单位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