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欣彤 《体育风尚》2021,(5):118-119
为建设体育强国,教育部提出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体育专业的学生需掌握多项运动技能,但课时数少,因此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内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排球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排球活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排球学生以提高排球技术水平、应付技术考试和丰富课余生活为主要目的;没有同伴、自己技术水平低、没有氛围和课余时间太少等是影响学生参与课余排球活动的重要因素。建议:学生应在课余时间的集中时间进行排球活动,适当增加每次进行排球活动的时间,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从而使自己的排球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
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对于提高学校体育水平,推广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及早发现和培养优秀田径人才及后备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课余田径训练须树立健康第一,一切从学生兴趣出发,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实施训练。切不可为训练而训练,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比赛名次。如果这样,即使运动员取得一定运动成绩,也往往是昙花一现,到高一年级阶段,就很难取得进步。此外,实施田径课余训练,必须重视科学选材,要发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锻炼,在此基础上建立班、年级代表队,从中再选出一些比较突出的苗子进一步培养,最后确定校代表队名单。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云南省大学生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影响云南省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有:运动场所不足、运动器材短缺和运动兴趣不足。同时提出云南省高校应加强对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加大对体育场所及器材的投入,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彭伟 《体育科技》2013,(6):95-98,106
课余体育锻炼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发展身体素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课余体育锻炼已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锻炼场所、锻炼项目、锻炼持续时间具有明显的集中趋势;强身健体、调节情绪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价值取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明显不足,这主要与学习任务繁重、缺乏兴趣、缺乏喜爱运动项目等因素有关.同时,在余暇时间安排方式、锻炼项目、锻炼场所、锻炼频度,锻炼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中小学的课余作业负担减轻,课余活动时间相对变长。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和分析有关资料,从理论角度对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路径重点、难点和建议开展研究,提倡重视学生参与,提高预防运动损伤意识,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达标中考。建议中学现阶段的可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条件,加强教师的合理教学及组织培养,加上学生家庭的支持。逐渐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市8所综合大学的1 000名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但开展情况欠佳,存在性别、家庭所在地等差异;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经常锻炼的习惯差,近四成大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课余体育竞赛,不参加锻炼的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与较高的体育兴趣是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直接动力,体育氛围、体育教育等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间接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民办寄宿小学学生体育动机、体育兴趣、体育课态度、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师资和场馆条件等因素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分析。从中发现98%的小学生是喜欢体育课的,59%的小学生体育动机是为满足自身体育兴趣。但民办小学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场馆设施不能让学生完全满意,文化课老师对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不够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刘兵 《体育世界》2010,(5):46-47
针对现阶段高等院校女生的体育兴趣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教学状况提出相应的应变措施,使大部分女生都能乐学、善学,在体育活动中投入热情,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在课余能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使学生身心得到锻炼,使体育课成为她们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9.
冯艳 《体育科技》2011,32(4):153-157
课余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都能起积极作用。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问等科研方法,从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角度对高校高年级女生对学校组织课余体育的需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着手,认为从小养成的习惯、家庭的影响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余体育的首要因素,学校良好的体育氛围、明确的监督机制也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余体育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加强学校管理,引导健康生活;加强理论引导,树立终身体育观;丰富组织形式,正确引导学生参与行为等一些参考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14所高校"非体育类"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探讨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目的、活动形式、锻炼方式以及影响学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学生课余锻炼的宣传工作、增加相关经费投入、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等建议,为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陕西师范大学6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陕西师范大学学生课余体育活动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陕西师范大学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度较高,但活动动机、态度、频率和运动时间呈现多样性;场地器材缺乏、经济原因和学习压力等外在因素是制约其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对滇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建议。研究发现:1)滇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虽然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较为积极,但表现出心理倾向性及喜爱程度的矛盾性。2)休闲型、低运动量、低竞争的体育锻炼项目是其课余锻炼的首选。3)一次运动的持续时间短、运动量小和锻炼频率低是其锻炼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4)缺乏兴趣、懒惰等成为制约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个人因素;科学锻炼方法的指导及免费场地设施的缺乏,气候条件等是影响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是运动能力的培养,也包含了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培养,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锻炼能力和良好的健身习惯。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布置及完成可以打通体育核心素养中的内在关联,既有利于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养成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融知识、技能、素质、道德、意志与情感为一体,它比其它学科更具有实践性和技能性。因此,通过体育教学与课余锻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开朗、自信、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及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等非智力因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采用访谈登记调查、访问调查等方法,对韩山师范学院校级体育社团本年度组织发展及锻炼情况,各院、系自组体育项目团队及参与人数情况,非体育专业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和锻炼项目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发现:校级体育社团锻炼情况稳定,初具体育俱乐部形式;各院、系自组体育项目团队组建稳定,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明显不足;男女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6.
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此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实地访谈等方法,对广西5所高校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分析该地区高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当前,学生总体上课余体育锻炼参与面较高,但活动的量相对不足,学生对体育的价值和功能认识显现出现多元化特征。同时参加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多样性较差。在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锻炼时间和参与目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课余体育锻炼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重要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7.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体育兴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是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倾向”,“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体育兴趣理解为:学生从事体育(或体育中某一内容)学习与锻炼的心理倾向或选择。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很多人都爱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来说明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国的五六十年代,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  相似文献   

18.
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文章从情境兴趣的概念、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情境兴趣进行综合分析,以设计最优化的体育课情境,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莆田市高中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并从学校性质和学生性别等不同角度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莆田市高中生课余体育活动时间不足,参与形式和运动项目丰富多样,对课余体育活动持积极态度。同时,本文对阻碍高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展开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黑龙江工程大学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与欲望、形式与活动时间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并对课余锻炼对大学生体能及健康水平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意见。旨在为丰富、健全高校课余体育活动 ,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