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当代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如何全面推动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李晓燕 《文教资料》2009,(27):194-195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国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明显滑坡.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基础学科,其性质决定了历史教育是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阵地.本文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历史教育对培养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及历史教育如何实现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质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4.
人文能力是人文素养在行为中的外在表现.文章论述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提升的现实意义,当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理工科大学生应具备的人文能力以及提升人文能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江苏工业学院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抽样调查来看,由于专业教育的偏向,使得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偏低,这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作用,使得他们在文化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创新能力、综合适应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略逊一筹.因此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可以试着从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模式、考核方式及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鼓励等方面做出一定的改进,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和机会,以保障人文素质教育在理工科学生中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陈立根 《考试周刊》2010,(43):196-197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教育.它对于理工科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现、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虽然近年来理工科院校已逐步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精神缺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新时期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真正“精神成人”。  相似文献   

7.
我国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够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文章从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重点分析图书馆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并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建议,旨在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理工科大学生全面而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12所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深化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理工科院校应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阐述了切实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要求和二十一世纪对复合型人才的呼唤,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就已引起众多国家高教界的重视,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理工科院校高教改革的潮流之一。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对国外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与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比较,以推动我国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是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和主要趋势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并结合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设性途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是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和主要趋势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并结合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设性途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基于就业的视角认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当具有知识面的"泛化"、策略的"实用化"以及过程的"渗透化"特征,并在这个特征上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理工科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人文素养,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列举了当前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之后,文章着重探析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理工科专业的科技专业教育是教学生如何更专业"做事",人文素质教育则是教育学生如何更全面"做人".理工类大学生必须具有"科学与人文"的综合素质已成共识.文章通过分析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提出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状况不尽人意。许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在总体上受到轻视,由此制约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制约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大部分理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对比了国外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尝试性的对建立适合我国理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在阐述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及加强与改进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营造理工科学院文理交融新局面、丰富精神家园、提升"双创"热情等角度阐述了提升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从思想觉悟、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并在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优秀文化,"四个课堂"联动,构建评价机制等提升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理工科大学生教育普遍存在着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从理工科大学生的语文修养现状、理工科大学生修养普遍较差的原因、语文修养的重要性、加强理工科大学生语文修养的主要途径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文、理工科学生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方面不存在大的差异,但人文方面差异显著。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尤其是艺术修养亟待提高。并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