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颖  王继发 《青年记者》2007,(14):106-107
2005年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品牌节目“超级女声”,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地方台的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奇迹。仔细研究“超女”的节目形式,无论是前期策划、录制过程,还是后期包装,都与以往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审美倾向有很大的区别。追求原始的录制过程,将真实放在第一位的节目宗旨都将传统的审美观念进行了大换血。而中国电视行业更是发掘出了一个全新的更具有审美潜力的节目形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解析国内的"真人秀"--兼评《生存大挑战》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或游戏节目。2000年以来,“真人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它始于荷兰的《老大哥》,其后,美国CBS的《幸存者》,FOX电视公司的《诱惑岛》、法国的《阁楼故事》,德国的《硬汉》,更将这一新的节目形式推向了高潮。“真人秀”使收视率急速飙升,为欧美各大电视台创造了巨额利润。  相似文献   

3.
电视综艺类节目,指将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故事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编排在一起,通过不同的结构形式加以演绎,形成一台有着独到追求和不同风格、主题的完整节目。这种集约化信息传递方式的晚会型节目,由于它的可视性和娱乐性,由于它特有的审美价值和传播意义,由于它受众的广泛性和形式上的假定性、仪式化,以及收视率的相对居高不下,大多已成为各电视台的热点节目,成了电视文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是,现在对这类电视台的“宠儿”、王牌节目,观众反而有些不满意了,啧有烦言,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挑剔、指责、批评…  相似文献   

4.
郑锦宁 《青年记者》2009,(14):71-71
电视访谈节目中嘉宾的表现是节目成功的基础。因为就节目形式而言,主持人的角色为“访”,嘉宾的角色是“谈”;就节目内容而言,嘉宾谈话的内容才是节目的重心。录制前做好嘉宾工作比录制时的组织协调更为重要。许多问题看起来出现在现场,而原因却出在播出前的准备工作中。比如,访谈对象进入演播室后紧张、怯场,准备得很好却难以发挥,回答问题跑题或枝权太多,收不住等。录制前最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呢?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年中以来,竞技生存类型的节目在欧美电视中悄然兴起。所谓竞技生存节目,也称“真实电视”或“真人秀”,它是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因为其制作成本低廉,参赛者都是普通百姓,同时由于其创造出的惊人高的收视率带来的高额广告收入,使“真实电视”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节目类型之一。 在美国CBS电视台新近推出的《老大哥》(Big Broth-er)节目中,十位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选手住进安装有28台摄像机,60个麦克风的屋子里,进行封闭式的共同生活。不管是洗澡,…  相似文献   

6.
张晓慧 《新闻世界》2012,(3):120-121
按照电视节目的播出形态来说,可以分成直播和录播两种形式。在当今大力倡导直播节目的情形下,录播节目仍有巨大魅力,应该说两者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的节目。对于录播节目,录制现场和播出节目之间有很多大的区别。本文就以时下热门的电视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栏目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电视真人秀节目录制现场与播出节目差异。  相似文献   

7.
电视综艺节目,指将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故事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编排在一起,通过不同的结构形式加以演绎,形成一台有着独到追求和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节目。这种集约化信息传递方式的晚会型节目,由于它的可视性和娱乐性,由于它特有的审美价值和传播意义,以及受众的广泛性与收视率的居高不下,一度成为了各电视台的热点节目,成为了电视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自2000年以来,曾经占据各大电视台周末黄金时段的综艺节目却已风光不再;对一些王牌节目,观众也越来越不满意,指责、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多。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首届《超级女声》将选秀植入电视伊始,到2010年《快乐男声》无话题寂寥落幕,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已历时七年,正经历着观众对节目丧失新鲜感、渐生厌倦之“痒”。如今电视选秀节目已真正到了一个“拐点”。有人将选秀节目比作“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人悲观地预言“选秀将死”。无论内容与形式都已没落;  相似文献   

9.
“真人秀”又叫“真实电视”.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加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技游戏节目。真人秀节目是以“平民化”的姿态出现的.观众不仅是节目的接收者,而且是节目的参与者,甚至观众在一些节目中还拥有淘汰参赛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国的娱乐节目一直因为其肤浅、浮躁而被人们所诟病。近几年来却出现了节目质量相对较高且符合大众审美规律的娱乐节目,由此拉开了娱乐节目转型的序幕。文章以三个省级电视台播出的娱乐节目为例分析浅娱乐时代的电视娱乐节目之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症结;着重分析了《中国好声音》为什么能成为时下比较成功的娱乐节目之原因。同时指出尊重大众审美娱乐规律,从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调整改变,到内容与形式审美性地融合为节目创意,这是我国当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1.
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主要以主持人的语言表述为进行形式的节目,在电视谈话节目里,主持人是“幕后”制片人、策划人、编导等所有人员的创意的实践者,是这个创作集体的总代表。作为谈话现场的组织者,主持人是话语的引导者、控制者,是参与谈话观众的倾诉对象,主持人又是谈话节目风格、节目个性的塑造者,是节目的总代表和“代言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言语表现对电视谈话节目的进程、节奏、内容、风格乃至节目的整体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与运用可以决定着一档电视谈话节目的成败。一、口语化电视谈话节目将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12.
冯莉 《新闻前哨》2001,(9):24-24
主持人节目与主持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虽不太长,但发展迅速,已经开始脱离初始的稚嫩,逐步走向成熟。众所周知,主持人是主持人节目的产物,而主持人节目的成功与否,主持人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括电视等大众传媒在本质上讲是单向性的,为了完成传媒与受众的互动与传输,主持人节目形式弥补了这个不足,主持人在传媒与受众之间搭起了“连心桥”。那么,主持人在节目传输过程中如何搭好这座“桥”,如何让节目传播与观众的反馈在“桥”上畅通无阻,这是主持人节目成功的关键所在,也就是主持人与节目各环节的“融合”。 主持人个性形象…  相似文献   

13.
电视法制节目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媒体的一种历史创举,在历经20年的发展期,到达了其鼎盛时期之后.她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无论从功能定位、内容,还是形式与形态.都存在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那么,电视法制节目何去何从.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其发展趋势如何?  相似文献   

14.
何波 《视听纵横》2002,(1):64-66
所谓电视法制节目,是“以普及法律精神、分析案件前后的法律意义,为电视观众提供法律服务为宗旨的社教类节目”。从80年代中国早期较单一的电视法制专栏《规矩与方圆》和《观察与思考》开始,它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的恢复和建设、电视传播水平的提高,以及传播规模的扩展而逐步发展起来,其具体节目形态以及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清晰、成熟。目前,在我国已经开辟法制节目的近200家电视台中,电视法制节目纷纷进入了播出的黄金时段,湖南电视台甚至出现了“长沙政法频道”这样的法制专业频道。  相似文献   

15.
从接受心理看电视编导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电视扩大了人类的社会交往。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利用电视为载体而形成的电视艺术,以其内容之广泛,形式之多样,对其他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并左右着受众的艺术审美活动。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者——电视编导与它的欣赏者——受众之间就构成了一定的审美关系。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电视编导是审美主体,节目是审美对象。在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受众是审美主体,节目是审美客体。电视节目就象一架天平,它一端是编导,一端是受众,面对这种现实的审美  相似文献   

16.
电视艺节目的录制大都是由多台摄录设备一次合成的,他们把每一个艺节目按照人们的视觉欣赏习惯,分割成了各种各样的画面并重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可看性很强的电视艺节目。由此,也就产生了一个电视行业的专职岗位——导播。导播的任务是要尽一切的能力和手段去实现节目编导们的创意和构思,并且还能锦上添花。他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要充分理解节目的创意;熟悉节目的形式、内容、舞台调度、灯光效果;熟悉艺术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设置相应的拍摄机位;调动摄像员变换机位、镜头、景别;在体现节目的构思和总体创意下进行镜头的切换和组接。所以,一个节目导播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导播的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他的切换直接体现了这一个节目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17.
论电视谈话节目语体的叙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时兴电视谈话节目,还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观众收视趣味的变化和对参与电视节目的要求的增加,也由于欧美电视风行一时的“脱口秀”的影响,电视谈话节目渐渐地红火起来,一些电视台纷纷开办谈话节目或者谈心节目,主持人把嘉宾请进演播厅与观众双向交流,直至成为今天电视节目的主要形式之一,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电视娱乐节目曾经“火”极一时,但也被骂极一时,甚至有人说电视已经进入了弱智状态。报纸的文艺评论也是动辄列数娱乐节目的“几大罪状”。的确,文化娱乐节目走到今天已显出了几分疲惫与停滞。怎样开拓节目空间,改进节目形式。使文化娱乐节目充满智慧与活力?我以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视益智能节目与受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飞 《新闻知识》2002,(7):31-32
在2000年“中国电视榜”的评选活动中,央视的益智类游戏节目《幸运52》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年度电视节目”、“最佳游戏节目”和“最佳游戏节目主持人”三项大奖。这充分体现了电视益智节目在2000年的火爆之势。这股“益智”热潮在去年进一步升温,在央视的收视率调查中,《幸运52》和《开心词典》两档益智节目一直位列前茅,以至有人戏称2001年的中国电视是“答题年”。益智节目适应了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从而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国内出版的所有关于电视理论的教科书里,电视谈话节目都被列入“新闻评论”类节目范畴之中。在中国国内所有电视台里,有关这种“脱口秀”(TALK SHOW)节目都是由新闻评论部门或者社教部门来制作。这里,便出现一个问题:在国外,为什么许多电视谈话节目是由娱乐公司来制作的?同时在许多国外电视理论的专著里,人们通常把电视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