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芬 《教育评论》2022,(9):47-53
职教本科的谱系类型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不同,其发展特色和发展方向也与应用型本科不同,其类型化发展自有内在逻辑。从学理逻辑论,职教本科类型化发展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内在要求,在顶层设计上凸显了高等教育特殊谱系类型中发展高学历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的培养特色;由政策逻辑看,既要从办学定位、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习实训要求等细节方面明确规定职教本科区分于其他谱系类型教育的类型化发展路线,又要提供给职教本科与其他不同谱系类型的教育之间相互融通的渠道和方式;就实践逻辑而言,职教本科类型化发展由多元主体、多模式办学,要特别注重在生源输入方式的改革,探索更合理的“职教高考”制度以促进生源质量优化,推进职教本科类型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职考高考自提出至今,在实践过程中呈现出典型的多元发展样态,体现在概念、政策、生源、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等多个方面。多元的实践样态在彰显丰富性的同时,也反映出职教高考在改革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认识不统一、政策多变化、“立交”难通畅、评价标准参差不齐,以及考试理论建设滞后等。要提升职教高考的影响力,充分发挥职教高考促进人才选拔理念转变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应进一步明确职教高考的内涵和功能定位,提高认识水平;建立全国统一的职教高考分类分层评价标准,增强职教高考的权威性;统筹规划职教高考招生培养环节,提高人才选拔的精准性;深入开展职教高考系统研究,以科学理论指导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3.
职教高考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和地方条例等为实施职教高考制度提供了顶层设计,明确了职教高考的改革方向。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探索职教高考制度的演进逻辑、政策逻辑和现实逻辑,可以发现: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教育内外部关系的相互作用,包括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职教高考制度为职业本科教育开辟了新的人才选拔赛道,再次激活了职业教育的新动能,符合当前国家基本政策导向;建立与普通高考并行的职教高考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新要求的必然举措。深入高职院校访谈学院领导、招办主任、教师、学生等群体,可以发现当前职教高考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普职界限不分明、选才效率提升不明显、技能考试实施方式不科学、动态跟踪不持续等问题。完善我国职教高考制度,需要从政府、市场、学校、个体等四个维度着手,采取提高职教高考资源配置、建立市场与职教高考的伙伴关系、形成技能创新与人才选拔的多重互动、改变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偏见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职教高考"是山东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型探索。其政策逻辑是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服务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山东省通过构建"职教高考"政策框架体系、实施多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制订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举措,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5.
“职教高考”制度创建是国家着眼推动职业教育领域“大变革”下的制度创新,本质在于在类型定位下打通当前职业院校招生中的症结,以建构契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招生制度。作为一项公共性制度,其产生动力源自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关联动力和外部动力三维动力的推动;逻辑层次表现为探究本体的学理逻辑、指向核心的政策逻辑和建构基础的实践逻辑,此三者相互贯通,彼此综合。相关动因和逻辑在实现“职教高考”制度深化改革的同时,也为制度实践提供了方法论的观照。基于此,促进“职教高考”的高质量创建应立足逻辑起点,凸显类型之“志”以保障各生源群体“考之有道”;坚持横纵相联,完善系统之“制”以确保利益主体“招之有径”;力行实践创新,更新理念之“治”以实现制度运行“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双减”背景下,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与日俱增。建立“职教高考”可畅通职业教育上升渠道,缓解学生和家长对教育分流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获取的焦虑,使“双减”与高考相向而行,缩小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毕业生差距。基于以考促学的文化土壤,国外职业教育选拔的经验利弊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环境,现阶段我国设立“职教高考”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十四五”时期是建成“职教高考”制度的关键节点,应结合试点经验,完善制度顶层设计;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推动职业本科教育建设;落实“双减”政策,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职教高考”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实现教育机会公平,保障职业院校学生平等享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通过实现社会身份公平,确立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人才类型的成长路径和独立地位;通过实现符号权力公平,提升工作本位知识及其语言表征系统在权力场域中的地位。但是,在试点过程中,“职教高考”出现了一些激化不公的隐忧,体现在考试内容设计、过程实施和录取方式三个方面,即如何选择和设计公平有效的考试内容、如何确保考试实施的严肃性与公平性、如何制订和平衡不同类型的录取方式。弥合这一分歧的关键在于以考试研究为抓手,强化“职教高考”内容的科学性;以技能评价为突破,推动“职教高考”评价的标准化;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彰显“职教高考”实施的公平性;以强势监管为保障,突出“职教高考”管理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是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的重要抓手,在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在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的政策导向和驱动下,开展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成为全国各省教育工作的热点和重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通过分析梳理江苏、山东、江西、广西等省区开展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的经验做法,揭示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存在的盲点;建议广西从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体系,整合招生类型、扩大生源面向,找准类型定位、优化考试结构,多元评价录取、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助力“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我国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设计“职教高考”制度,有助于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提高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助力各层级教育有机衔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的现实困境有招生制度有待深入改革、职业技能考核内容难确定、普职融通难度较大。为推进“职教高考”制度建设,应以“人人具备技能”为导向,建立完善的“职教高考”制度;以“人人学习技能”为方向,建立公平的“职教高考”制度;以“国家注重技能”为引擎,建立特色化“职教高考”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职教高考作为沟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改革,有必要从政策层面对其进行分层的评估。纵向上看,国家、地方、学校、学生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下,有不同的任务和评估原理。职教高考原本以类型为基础,以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发展路径为目标,在实践中却有着成为另一种应试化考试的趋向。关键在于在分层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评估框架,在“好的生活”“好的教育”等根本问题上形成共同的价值和政策标准,以赋予政策主体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职教高考制度是优化人才层次结构、拓宽成长成才通道、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职教高考改革的先行实践,湖北省积极探索职教高考制度区域模式创新的新路,逐渐从萌芽起步期迈向深化提质期,呈现出鲜明特征:在制度理念上,从“消化模仿”向“改革创新”转变;在制度主体上,从“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在制度内容上,从“单一松散”向“系统规范”转变。然而,湖北省职教高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需要破解的难题,如晋升渠道之困境、技能评价之难题、文化素质之困囿、组织实施之窘境。因此,系统总结湖北省“技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程,准确把握“技能高考”的目标定位,完善“技能高考”招录机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全面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方式、深化考试方式分层分类等,能有效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进而建立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发展现代学徒制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呈现出较为丰富实践样态,也为现代学徒制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但在实践层面仍面临诸多困境。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发现,政府制度保障不健全、企业参与不足、职业院校治理能力孱弱、学徒认同度不高以及契约精神的缺失等问题成为阻碍现代学徒制实践的现实困境。由于现代学徒制存在多重制度逻辑制约而产生困境,破解现代学徒制实施困境在于构建多重制度逻辑共生的空间,“锚定共同价值目标,实现共同的利益”“推进制度匹配,完善制度体系”“多元主体协同,提升耦合性”。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产教融合的多元培养培训格局是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路径。从自组织视角出发,发现职教师资培养面临组织困境,平衡的“高深学问”组织、开放不足的科层组织以及组织边界的束缚造成职教师资培养偏离实践性、“学术性”“实践性”“职业性”难以统一以及资源难以整合等问题。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要求职教师资培养组织必须树立基于自组织的“系统性”逻辑:培养知识植根于应用的“双师型”教师的目标逻辑、多元共治的治理逻辑及协同开放与相融共生的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确立为“职教高考”制度奠定了逻辑起点。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对“职教高考”制度构建提出应然要求: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要求基于“职业标准”测评学习成果,职业教育以技术知识为知识论基础要求考试内容与方式要理实结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同等要求普职考试成绩等值。然而,当前我国“职教高考”制度构建面临三大困境:一是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不衔接,二是升学导向下“职教高考”逐步与普通高考同质化,三是中职生升学渠道依然狭窄。分析英国具有“技术教育”特色的“职教高考”制度可以发现其制度构建包括以下三方面经验:一是以国家资格框架统一资格标准,二是凸显技术教育特色的考试内容与考核方式,三是与名校录取制度衔接的升学通道。基于我国职教改革取得的成就和英国经验,文章提出我国“职教高考”制度构建的路径:架构《国家资历框架》,从教学标准建设转向资格标准建设;基于“职业群”设计“职教高考”的专业类别和考试内容;采取在真实情境下考核职业能力的考核方式;建立普职成绩等值的“高校招生分数转换”制度。  相似文献   

15.
“优师计划”旨在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优秀教师,实现师资供需配给的区域均衡。就逻辑理路而言,国家、市场、乡村与专业多重逻辑间的联动协同,为“优师计划”政策设计提供了前提基础。就实践方案来看,试点院校在培养目标、师资供给、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与技术赋能方面超越了传统教师培养模式,赋予“优师计划”政策合理性。不过,试点院校在政策执行中仍面临制度异化、目标偏差、路径模糊与机制缺位的现实挑战。就完善路径而论,试点高校应依托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提高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发展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健全教师发展的支持系统以及优化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从而实现“优师计划”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6.
职教高考制度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创新之举,是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关键之举,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战略之举。职教高考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社会对职教高考认可度偏低、招录形式与内容等标准尚未统一、职业学校办学定位模糊等现实问题。建议加强顶层系统设计,着力提高职教高考的权威性;深化分类考试改革,切实提升职教高考的科学性;打通职教一体化贯通培养路径,充分保障职教高考的职业性。  相似文献   

17.
张更庆 《职教论坛》2024,(1):111-118
职教高考制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具有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的工具性、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广泛性、兼顾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性、保障职业技能评价和招考计划分配的科学性等内涵特征。目前,职教高考制度建设面临路径依赖、发展短板、体系缺失、功能缺陷、生态失衡等困境,从而制约职教高考改革目标的达成。为此,需要通过构建具有类型特色的统一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办法、建构职普等值同效的“旋转门”机制、实施差异化职业潜能测试、建构与“双减”政策相向而行的职教高考机制等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柳靖  刘超 《职教论坛》2023,(4):14-20
普通高考与“职教高考”制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考生个人意愿、条件,将准备接受下一阶段教育的考生有计划、分层次、按比例地选拔分流到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2014年开始的高考综合改革在选拔分流的依据、方式、理念三个方面深化改革,在满足考生对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与合理预期,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将高考综合改革成功经验融入“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中,推进技能考试体系建设,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入学途径,引导考生在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适配衔接发展,对于提升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分流的科学性、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宋冰冰 《职教通讯》2022,(9):106-111
“职教高考”制度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过程与评价、改善职业院校生源结构的重要制度,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然而,当前“职教高考”制度尚在探索起步阶段,面临影响力不足、标准不统一、内容不明确等问题,阻碍了“职教高考”制度的推广和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和政策支持以提升“职教高考”社会影响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增加“职教高考”对目标生源的吸引力,明确中职和高职院校定位以提高“职教高考”的权威性,切实发挥“职教高考”制度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职教高考“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办法已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受到广泛认可。但还存在招生办法区域化、竞争力度不足化、技能测试复杂化的现实困境,对职教高考考试制度的构建带来挑战。基于区块链技术,重建考试组织架构,由“地域分散型”到“一心多元式”;重塑文化考试组织形式,由“组织复杂化”到“全过程控制”;重构职业技能考查模式,由“局限性考查”到“全方位展示”,使区块链技术赋能于职教高考考试制度,助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