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中感觉”练习法对提高排球扣球技术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排球技术教学中,任何一项技术动作都是由若干技术环节构成的,而且在每项技术中又都存在主要技术环节,主要技术环节的掌握是评价动作质量的重要依据。排球扣球技术按其动作结构包括:准备姿势、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几个互相衔接的部分,其中助跑起跳和空中击球是主要技术环节。助跑起跳和空中击球对于初学排球扣球技术的人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我从85级学生的调查中看出,有近一半的学生助  相似文献   

2.
撑竿跳高是田径运动各项目中技术最为复杂的项目之一。而插竿起跳技术又是撑竿跳高各技术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之所以说它是重点,主要是由于撑竿跳高技术具有连续的特性,这种连续的特性是指:助跑影响着插竿起跳,插竿起跳影响着摆动,而摆动又决定着团身后翻,后翻影响着拉引,拉引决定着过杆,而且,插竿起跳动作正是这整个技术环节中起承前启后的一个特定的技术动作,也是能量转换的转折  相似文献   

3.
空中技巧是自由式滑雪 3个项目之一 ,属技能类难美项群评分类项目。在相同动作难度前提下 ,动作质量是决定运动员成绩高低的关键。自 1 994年成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 ,空中技巧比赛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运动员都不断地增加运动难度 ,同时对技术的钻研更加深入 ,从而带动了空中技巧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一些独特的技术 ,尤其在起跳方面 ,出现了手臂上举技术和混合式转体技术。然而 ,作为国际雪联 (FIS)评分依据的空中技巧裁判手册 ,关于起跳技术的规定在近 1 0年内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也就是说关于起跳的评分标…  相似文献   

4.
挺身式跳远空中动作是初学者难学的技术环节,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腾空后空中动作的用力特点和方向与起跳的方向不一致;第二,腾空后的空中动作是在瞬间完成的。此外,还  相似文献   

5.
许多体育项目的技术由前后几个动作组成,如跳高、跳远等等。在掌握这些技术过程中,前后动作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知道,前一动作是后一动作的基础。如在跳跃项目中,没有良好的起跳动作就不会有良好的空中和落地动作,空中动作和落地动作会随着起跳动作的改变而产生变化。从这一点来看,在教学中重视起跳动作的掌握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在掌握跳跃项目技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和俯卧式是目前流行的两种跳高姿势。它们相对于其他姿势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能有效地利用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在重心腾起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越过更高的横杆。而做好起跳后在空中的各种旋转动作,则是充分利用腾起高度、顺利越过横杆的关键。透彻地了解背、俯两种跳高姿势空中旋转动作的力学原理,对于顺利地进行跳高的教学和训练,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一、背越式,俯卧式空中旋转动作的动力来源各类田径教科书都明确认为,起跳是跳高完整技术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决定腾起角和腾起初速,而且决定空中动作完成  相似文献   

7.
张永和  王永涛 《冰雪运动》2001,(2):22-22,25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是要运动员在一定的高度完成预定的翻腾动作。为达到完成动作所需要的高度,起跳技术的优劣就成为整个技术的首要环节。而起跳时合理、积极的摆臂动作则是获得理想高度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和研究摆臂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起跳环节中的重要性。力求达到推动教学进程和提高训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空中技巧起跳台上转体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旭  戈炳珠 《冰雪运动》2004,(9):9-12,32
为探求自由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规律与特点,提高我国空中技巧运动技术水平,通过网上查询、访谈及摄像测量等方法,对空中技巧起跳技术FIS评判标准中台上转体问题进行辩析.结果表明:起跳台高度、起跳体位角及雪具质量是起跳台上发生转体的主要因素;当今世界各国空中技巧选手在做bdF类动作时,普遍发生台上转体;目前就技术而言,做bdF类动作台上转体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为探求自由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规律与特点 ,提高我国空中技巧运动技术水平 ,通过网上查询、访谈及摄像测量等方法 ,对空中技巧起跳技术FIS评判标准中台上转体问题进行辩析。结果表明 :起跳台高度、起跳体位角及雪具质量是起跳台上发生转体的主要因素 ;当今世界各国空中技巧选手在做bdF类动作时 ,普遍发生台上转体 ;目前就技术而言 ,做bdF类动作台上转体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浅谈跳台滑雪中起跳技术与空中飞行动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跳台滑雪中速度是必要条件,起跳角度和方向是基础,起跳时机是关键,飞行动作质量是根本.对跳台滑雪的起跳技术和空中飞行动作做深入探讨,旨在为提高跳台滑雪运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跳台滑雪中速度是必要条件 ,起跳角度和方向是基础 ,起跳时机是关键 ,飞行动作质量是根本。对跳台滑雪的起跳技术和空中飞行动作做深入探讨 ,旨在为提高跳台滑雪运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跳远的完整技术一般分为助跑、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四个部分。跳远教学一般把助跑与起跳结合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抓,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好起跳动作,并在快速跑动中合理完成起跳技术,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本人作为从事多年跳远教学工作的教师,对教好跳远起跳技术进行总结,分为五步骤。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G.高纳卡是印度跳跃项目教练员。20多年来,他培养了很多国家级、国际级跳跃运动员。在此,他介绍了一些发展起跳蹬伸力量的练习手段。 跳跃的最大远度或者高度是由起跳速度、起跳角度和起跳高度形成的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所决定的。起跳由着地、缓冲和蹬伸三个阶段组成。运动员一旦离开地面,就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改变身体重心的飞行轨迹。跳跃运动员的空中动作只能帮助他们维持空中飞行时的身体平衡,为完成合理有效的落地动作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对后排扣球中助跑起跳技术动作进行解析与探讨,目的在于提出进攻技术在助跑、起跳等方面的一些技术特征和差异变化,为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论:运用后排扣球已成为赛事中一项主要的进攻技术。助跑和起跳的技术动作关系到人体的腾起高度,直接影响空中动作技术完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余俭  刘卉 《游泳》2007,(4):20-26
1前言立定跳水是指背向水池起跳的2、4组起跳动作。由于背向起跳无法助跑,因此如何协调振板起跳,充分利用板的弹性势能增加起跳高度,从而完成高难度空中动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尚无人对立定跳水技术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本文以国家队优秀运动员在全国锦标赛上的立定跳水技术为研究资料,通过图  相似文献   

16.
跳雪运动的起跳动作合理与否、肌肉群发力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运动成绩的优与劣。本文对起跳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以便提出训练肌肉群的合理建议。1 起跳各阶段的肌肉工作分析滑雪跳台起跳的完成与空中飞行的动力定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助跑起跳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进入起跳阶段,第三阶段为起跳,第四阶段为空中飞行。在跳雪起跳飞行动作中,肌肉工作非常复杂,必须逐点加以分析,确定出工作的原动肌、对抗肌以及协同肌等的工作条件与规律。在第一阶段中,完成两腿半蹲姿势动作的原动肌,主要有髂腰肌和腹肌、股后肌群和…  相似文献   

17.
刘犇 《游泳》2010,(2):54-56
在跳水运动中,走板起跳技术是跳板跳水中最基本的技术,同时也是跳板跳水中难以掌握的技术。走板起跳技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空中动作和入水效果,影响动作完成的质量和比赛得分。随着当今跳水运动的飞速发展,一大批少年选手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 花样滑冰跳跃动作是由界限明确的各技术阶段构成,一个动作可分为助滑、缓冲、起跳、空中、落冰五个阶段,其中起跳阶段的技术最复杂,最难掌握。 起跳阶段是指身体重心从最低点开始,上升到刀齿离冰的瞬间为止。起跳可分为“刃”起跳和“点冰”起跳两大类,这两类起跳在技术上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差异,各自有明显的规律和特点。本文将对“刃”类型起跳为重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刃”类型起跳分为向前滑行和向后滑行起跳。向前滑行起跳的动作包括:3字跳、一周半跳、两周半跳、三周半跳……,统称为阿克赛勒跳。向后滑行起跳的动作有:后内结环跳(一、二、三、四周),后外结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的跳远技术训练是以掌握快速、准确的助跑,正确的起跳技术,以及合理的空中和落地动作为前提,为将来进一步提高跳远的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小学生跳远技术的训练应结合青少年的特点,一般分为助跑、起跳模仿、助跑与起跳结合、空中姿势和落地动作等几个步骤。1.助跑技术(1)在普通跑道上助跑练习。在跑道上丈量好步点,反复进行助跑练习。(2)在跳远助跑道上助跑练习。2.起跳模仿动作(1)原地摆臂。两脚平行站立,两臂屈肘位于体侧,起跳腿同侧臂在后,异侧臂在前。然后,起跳腿同侧臂顺势向前上摆起,异侧臂向侧后摆起。当脚离地的一瞬…  相似文献   

20.
"bdF类动作"是指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完成的在起跳出台后第一周横轴翻转中带有纵轴转体720°的一类成套动作。目前,运动员在拍成"bdF类动作"时,在起跳过程中手臂技术表现形式有两种。以向左转体为例,一种是起跳出台瞬时运动员手臂呈上举状;另一种是起跳出台瞬时运动员一臂呈上举状,另一臂紧贴于体侧。为了使中国运动员能够正确地选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学习训练"bdF类动作",作者对"bdF类动作"起跳过程中手臂技术表现形式对"dF动作"的效应进行力学原理分析,明确合理的"bdF类动作"起跳过程中手臂技术表现形式的力学依据所在,进而为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提供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