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歌词在歌曲创作的音乐内部构成因素里,是唯一对音乐形象和情感的具象表达.歌词与旋律虽然在陈述和表达方式上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将文学的具象文字和音乐的抽象音响相结合,它们之间又是融汇贯通并统一发展的.通过对歌词的中心思想与歌曲标题的关系分类、歌词在歌曲伴奏中的引颁性作用,提出歌词在歌曲创作中所起的引领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梁柰 《柳州师专学报》2012,27(1):137-140
声乐作品中歌词所包含的内容赋予了旋律准确的音乐形象,准确的音乐形象表达了歌词应有的情绪内涵,因此,深刻准确地理解作品内容是演唱的生命线。将歌词和旋律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绪二者进行分析和恰当融合,能使歌词拥有生命,能使旋律拥有灵魂,为作品的整体表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千百年来,音乐是一直在人类生活中显得那么不可缺少。在我们周围,不少人对音乐的了解仅限于歌曲。冈为歌曲具有具体的内容,人们从歌词中对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预先已经了解,觉得所表达的内容很明确,在欣赏过程中可以随着音乐的发展变化联想起有关的人物、意境或情节,并同作曲家对这些内容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然而这只能是一种对音乐的误解,当人们唱着明确的歌词时,以为这就是音乐,实际上,他们所理解的只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古风音乐是近年来网络世界中流行甚广的一种新兴音乐类型。它的音乐词曲形态特征充分体现出古风音乐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独具匠心的诗词题材、别开生面的古风念白、内敛含蓄的情绪表达是其歌词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门特征鲜明的艺术,它与具象艺术有着甚为殊异的表达手法与表达逻辑,它以个体的审美感受传达音乐的情感体验。本文试图对音乐意象的美学原理,音乐意象与乐情理论的契合展开铺陈,以期明其表里、知其原委,在钩沉索隐中找到来时与归处。  相似文献   

6.
谈到艺术我们会谈到音乐,谈到音乐我们会谈到歌曲,谈到歌曲我们就不能不谈到歌词了。歌词是歌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作品内涵表现的重要形式,是感情表达的重要途径。人音版实验教材中的歌曲都是一些相当优秀的少儿作品,歌词(歌曲内容)丰富多彩。怎样才能让学生乐  相似文献   

7.
声乐欣赏是音乐欣赏中的重要内容。欣赏声乐作品有两部分内容,就是对音乐和歌词的双重欣赏,重要部分还有对歌者声音的控制、处理,情绪的表达,感情的运用等等。歌者不但要完美地阐释音乐的旋律美,更应该把对歌词的理解融进音乐中,达到一种完美的融合,这样歌曲才有生命,才有活力。利用审美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审美观念,在欣赏声乐中能够自觉感受旋律性美、歌词韵律美、自然美、咬字吐字美、声音美、情感美、表现美等。  相似文献   

8.
歌词是一种与音乐相结合表达强烈思想情感的文学语言,语言凝练优美,有强烈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作品。歌词还是诗歌的一种,歌词和诗的区别,在于歌词的歌唱性。所谓歌唱性,即歌词有畅达的文字,和谐的节奏,优美的韵律。  相似文献   

9.
儿童歌曲,是儿童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扣人心弦的旋律,富有诗情的歌词,是一首优秀的儿童歌曲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要素。把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融为一体时,歌词才能更生动地言其志、咏其声、抒其情。以歌词内容为核心,充分运用音乐艺术手段,准确而深刻地表达歌词的思想、意境、情感等内容,从而构成完美的歌曲艺术,这是儿童歌曲作者需要刻意追  相似文献   

10.
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综合艺术。歌曲的旋律一般都是在歌词的基础上产生(当然也有例外,如填词歌曲),而歌词能直接、准确地传递着情感和思想感受。这是其它任何音乐艺术形式都不能与之相比的。语言是人类互相交流思想感情的特殊工具之一。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人声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歌词是无声的,歌唱却是有声的。如何使歌唱者最快、最准确地领会和表达出歌词所蕴涵的内容和感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歌词有声化,即朗诵。  相似文献   

11.
音乐音响随时间的流动而展现,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往往只能用一些笼统的词语来形容。图形谱的使用变抽象为具体,把音乐形象表达得恰到好处,不仅提高了音乐记忆,还强化了音乐审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唱歌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唱歌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感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 ,在教学中必须准确解析歌词 ,理解歌词的情感 ,分析歌曲旋律、节奏 ,掌握表达情感的分寸 ;作好范唱 ,使情感形象化。  相似文献   

13.
王兰 《中学生电脑》2010,(8):63-63,67
小学音乐课的教学特点是通过音乐乐曲的美感和歌词中表达的情感来教育、熏陶和启发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教师应将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渗透进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中,从而达到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词是唱歌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歌唱这种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们记住歌词,是演唱歌曲的前提条件。智障学生由于记忆能力地下,记住歌词非常困难,如何从低年级学生的兴趣人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强歌词的记忆教学呢?  相似文献   

15.
生活处处是语文,流行音乐中的歌词也是学习语文的好素材。音乐歌词在其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好歌词具有独特的魅力,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并与之产生深深的共鸣。有的歌词微言大义,有的歌词讲究修辞,有的歌词意境优美,有的歌词引经据典。借助音乐歌词,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综合艺术。歌曲的旋律一般都是在歌词的基础上产生(当然也有例外,如填词歌曲),而歌词能直接、准确地传递着情感和思想感受。这是其它任何音乐艺术形式都不能与之相比的。语言是人类互相交流思想感情的特殊工具之一。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人声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歌词是无声的,歌唱却是有声的。如何使歌唱者最快、最准确地领会和表达出歌词所蕴涵的内容和感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歌词有声化,即朗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演"这种形式,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中来。无论他们的舞姿是否优美,动作是否合拍,都是他们对音乐发自内心的感受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演"的机会,就会让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一、让"歌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歌表演是在歌曲演唱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表达歌词的内容,揭示音乐的形象,是最简单的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歌唱表现形式。学生演唱的许多歌曲的歌词内容都有一定的可表  相似文献   

18.
王蔚 《考试周刊》2011,(24):225-225
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大意,进而朗读歌词,体验它的形式美和音乐美,再通过对歌词的想象及联想,帮助解决歌曲演唱的难点等方法手段,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周黎丽 《考试周刊》2014,(51):191+185-191
<正>音乐活动是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音乐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使幼儿在音乐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加积极有效的发展。在幼儿园歌唱教学实践活动中,幼儿对歌词的学习与记忆是学习歌曲的关键环节。如果幼儿对歌词不理解,记忆歌词就会感到困难,歌曲的歌词类型不同、内容不同、教育价值不同,无疑给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带来了挑战。那么,如何根据歌词选择教育方法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是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之一,也是音乐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音乐鉴赏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在鉴赏中审美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文就从以下几种鉴赏活动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素养。一、在鉴赏歌词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歌词是歌的主体部分,也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歌词,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歌词中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