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就老庄道家的教育心理思想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论述为学论与无为论;学习心理思想,论及学习的意义、过程、原则与方法;德育心理思想,探讨德育的过程、原则与方法;差异心理与教师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2.
关于心理生活基本性质和内涵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心理生活是人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构成。理解心理生活的性质和内涵,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性与心理生活。心理生活是人所拥有和创造的生活。二是自我与心理生活。这涉及到人格与自我,主我与客我,大我与小我。三是认知与心理生活。这包括认知的性质:对象的认知和生存的认知。四是意向与心理生活。意向决定了心理生活的一体性和自主性。五是观念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是对意义的追求,意义的基本心理单元就是观念。六是体验与心理生活。心理体验是指感受、感悟、觉解、觉悟、思想、思念、体察、体会等。七是超越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有价值的评判、有追求的目标和有超越的品性。八是创造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有双重的创造功能,包括对外部生活世界和对自身心理行为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小农化心理结构的多面性、矛盾性集中体现为求实心理与空想玄虚的背反,不满足与消极满足的背反,主人心理与奴才心理的背反,求稳心理与急躁心理的背反。这种双重背反的化心理结构通过鲁迅塑造阿Q这一学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鲁迅正是以他人知识分子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以异乎寻常的敏锐,以批判性话语,以阿Q为模特儿,深层次地解剖了中国传统农民化心理结构的典型阿Q精神胜利法,以唤醒民众的主体意识,启蒙民众心智,达到改造中国国民性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红梅 《教育探索》2001,(11):64-65
针对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困扰与障碍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这一状况,教育主管部门与各中小学校已认识到开展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然而,对心理辅导工作究竟该如何进行,以及心理辅导与现有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问题,却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班级管理主要是通过班主任工作来完成的,因此,弄清学校心理辅导与班主任工作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一、学校心理辅导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区别1.目的不同学校心理辅导与班主任工作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心理辅导的目的是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心…  相似文献   

5.
心理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教育模式是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教育理论应用于心理教育实践的中介环节和桥粱。本探讨了心理教育模式建构及其整合的一般学理,归纳了国内心理教育探索中逐步显现的整合模式,提出建构心理教育整合模式,认为走向实践的心理教育整合模式需要不断超越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刘晓明 《江苏教育》2023,(34):25-29
作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学科,心理教育尚未形成公认的研究对象。班华教授明确提出:“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心理机能,心理教育是作用于心理机能的教育活动。”这一观点表明,心理教育的独特性在于它是“心理”与“教育”的结合,以心理机能作为心理教育的对象,显示出其与心理学对象的一致性,突显其“心理性”的特质,通过教育活动改善和提高心理机能,又表现出其“教育性”的特点。如何通过教育活动达到提升和改善心理机能的目的。班华教授认为,可以借鉴维果斯基对心理机能的论述来加以认识,即心理教育的作用机制是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当前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美育实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析起来,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心理的自卑闭锁与心理美育交际需要的矛盾,大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与知识性层次不能对等的矛盾和大学生性成熟与性心理的矛盾三个方面。要增强大学生心理美育的实效性,应在构建积极的审美心理、美育心理和自育心理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现代人的心理失衡是一种不健康表现,目前学校有相当一部份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容易受到心理困扰,心理矛盾突出,心理失衡现象较普遍。主要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在需要和目标之间产生矛盾;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学习任务深度和广度的变化,引起各种心理对抗,这些矛盾的激化  相似文献   

9.
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研究学生心理。通过多年与学生接触、了解,总结归纳出当前中专生中存在四种具有共性的心理:中考失利心理、独生子女心理、父母下岗心理、接近异性心理,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乡土文学作家中,王鲁彦以细腻而准确、广阔而深邃的心理描写见长。其小说刻画了五四落潮后知识分子伤感与愤激、迷惘与执著的个性心理,少男少女与商人妇微妙、幽曲、复杂的性心理,儿童的偶像崇拜心理,以及仇富、保守、冷漠等社会心理和嫉妒等原始根性,拓展了现代文学的心理空间。  相似文献   

11.
服装是人的心理表现和人际心理交往的语言符号,它反映了广泛的包括人的心理在内的背景因素,是研究人类心理的途径和突破口。群体心理与服装行为、服装行为与人际心理之间的关系是服装行为与社会心理之间关系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心理存在消极因素,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比有差距,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高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心理的调查,进一步明确目前学生课外阅读心理状况,通过心理干预,培养学生积极的课外阅读心理,提高学生沟通与表达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问题,已成为我国80年代以来心理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青少年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问题。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的文化、社会、教育、家庭等方面,论述了青少年的一个重要特点-“服从”与“抗拒”的矛盾统一,以及根据这一特点。在青少年的心理辅导与治疗中,如何遵循相应的原则,以保证心理辅导与治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以班级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和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调适能力,以预防或解决心理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心理辅导过程。  相似文献   

15.
魏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包括自信教育、挫折教育、心理反思教育、心理相容教育和心理平衡教育。反躬自省,重视心理学知识学习,认真研究学生心理需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魏书生心理教育成功的关键。魏书生心理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心理发展以积极的支持,心理教育与德育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6.
建构网络心理教育范式,既是心理教育理论建设与创新的需要,又是心理教育范式与时俱进的要求。网络心理教育范式的构建策略是:搭建网络心理教育范式的理论根基,树立现代网络心理教育的理念,建设网络心理教育世界的“科学共同体”和建设网络心理教育资源的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17.
关于智育心理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智育心理学研究智育中的心理学问题,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部分,有时也叫做“教学心理”或“学习心理”。其实,教学不仅包含智育任务,同时还包含着德育与体育任务。学习不仅包含智育方面的问题,同时还包含德育方面的问题。为此,把智育心理说成是教学心理或学习心理是不确切的。必须把智育心理从学习心理中区分出来而与德育心理相并列,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心理教育不等于道德教育。二在目标指向、理论依据、运行机制、工作方式诸方面存在重大差异。若将心理教育放大至道德教育或以心理教育取替道德教育,定然遭致德育含义的扩展、外延的膨胀与泛化等结局,从而降低德育的实效;不独如此,这种观念与做法还极易使人错解心理教育的原旨,委弃其要旨,从而带来不必要的理论视差。将心理教育混同于道德教育,从深层追究,其实是混淆了非道德范畴与道德范畴的界限,潜存着德育泛化的危险,势必给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同时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19.
杨丽霞 《中国德育》2004,(10):36-3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与民族心理休戚相关,是民族心理的升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离不开对我国民族心理的扬弃与优化。民族心理包括个人心理素质和社会心理素质,本文主要是指社会心理,即中华民族的整体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对唐山地区老年运动者采用心理按摩的方式,采用临场实验法,借鉴国内、外运动心理按摩研究成果,对老年健康心理按摩效应进行了分析:采用心理按摩技术后,存在3种不同心理效应,对运动前后心理按摩效应、男女运动者心理按摩效应、运动心理按摩的体温与体能变化、心理按摩后运动技术成功效应进行了对比,认为在健身运动中增加心理按摩,有利于老年健身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