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莎 《山西档案》2020,(1):94-103
大数据网络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和严峻。迫切需要按照档案信息化全生命周期分阶段深入细致讨论其面临的风险并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可读性、保密性,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目标,应用核对表法、流程图法、目标偏离法,三种方法相结合的风险识别方法,对档案信息化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的风险加以识别、分析,找出关键风险因素。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风险因素主要为人为(含制度)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三方面。从四个阶段的三方面风险因素入手分析,综合构建风险策略框架,既兼顾共性风险,又各有侧重。风险策略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理顺档案管理方和第三方权责关系,明确二者既是合作又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管理策略;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档案信息化管理安全性的技术策略;强化监督管理使管理形成闭环的制度策略;探讨档案管理者职业敬畏心和过硬技能的人才策略。以上为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档案数字化面临的风险及其防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档案数字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面临着安全保密和数字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维护等方面的风险。全面、客观认识档案数字化面临的风险,积极做好应对档案数字化风险的思想、知识、技术、人才、资金、标准、制度等方面的准备,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对于顺利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H企业为例,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企业档案信息面临的风险要素进行识别,总结出组织风险要素包括企业重视程度低和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缺失;人员风险要素包括档案管理岗位人员流动性大造成档案泄密和员工档案安全管理意识弱;技术风险要素包括信息系统、硬件故障和电子文件安全保障技术不成熟.提出从制度、管理、技术三个层面三管齐下对风险要素进行有效控制,制度层次包括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适用;管理层次包括进行分级管理、人员管理和动态管理;技术层次包括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和更新.  相似文献   

4.
赵姝杰 《视听》2022,(3):49-51
智能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后人类"时代的隐喻从科幻电影走向现实生活.技术作为"义肢"不断延伸人的各种能力,在媒介领域成果显著.但是,数字技术在广泛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时,也使人发生了"新异化".技术背后潜藏的风险逐渐让个体卷入数字档案、数字劳工、数字同温层的漩涡,还加剧了社会的数字鸿沟问题.在新型人机关系下,风险博弈仍是一场严...  相似文献   

5.
档案馆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内容分析和评估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是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行之有效的举措.确立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内容,制定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是其首要任务.章文从档案安全制度建设、档案安全基础设施、档案安全防护设施、档案信息保密和档案安全应急机制等方面确立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6.
风险社会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制度因素把人类社会群体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整个社会在呈现相互距离越短的同时,经历着社会风险更为高速人际传播的特点。处于风险社会时代的档案责任,一旦安全工作出现漏洞,极易出现危害性传播更快、影响更广,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在风险社会时代,技术因素、制度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都有可能对传统档案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充分利用档案价值,解决社会矛盾、降低群体性事件发生,有针对性地做好风险社会时代企业档案安全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数字档案作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安全与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长期存储和高效利用有着密切联系.文章通过阐述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风险的内容,分析数字档案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及其特点,提出了3个层面的防范策略,旨在为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档案数字化外包过程中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如信息安全风险、技术风险、质量控制风险以及服务商稳定性风险。文章通过分析风险因素,提出防控策略:加强档案数字化保密管理,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选择成熟、稳定的技术方案;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阐释风险管理的内涵开篇,深入探讨了风险管理与数字档案安全的关系,从档案工作流程的角度分析了威胁数字档案安全的主要风险,提出以加强制度建设、采用先进安全技术与设备、完善基础设施为主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大,商业性档案培训越来越多。当前商业性档案培训体系还不成熟,存在一定风险。文章从商业性档案培训机构和参加培训人员两个角度探讨了存在的风险,在加强制度建设、监督管理、信息保护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档案部门内、外部环境方面分析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风险,并且制定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2.
蔡轶婷 《兰台世界》2016,(11):14-16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档案愈多。数字档案的长期保存涉及多个方面,每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到数字档案的长期保存。本文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各个环节梳理,对流程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风险进行分析,探讨风险成因,以全程管理的思路来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中的管理风险提出解决对策,促进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云环境是数字档案资源利用的重要技术环境.而当前云技术为数字档案资源利用带来便捷化的同时也引发了信息公平与信息垄断等一系列伦理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厘清云环境下数字档案资源利用的伦理原则基础之上,重新审视云环境下信息伦理的具体表征与问题成因,进一步从制度、主体、技术、契约等多维度探索云环境下数字档案资源利用的伦理治理举措.  相似文献   

14.
随着增量档案电子化和存量档案数字化的进程加快,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管和不断利用的风险加大,档案部门面临着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挑战越来越大。文章从树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理念、健全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完善数字档案安全管理技术3个方面对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翟菲 《兰台世界》2016,(24):36-38
数字档案作为信息时代档案的新形态,日益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主流,然而,相比于传统档案而言,其安全风险也大为增加。文章基于此,首先概述了数字档案的内涵以及特征,然后从信息、网络以及管理等三个角度分析影响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具体因素,最后就如何应对这些因素提出几点对策,包括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应用技术、完善数字档案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后真相时代严重消解了公众对官方制度和传统信息源的认可度,数字档案信息作为最典型的权威信息源首当其冲.本文首先从后真相时代数字档案信息信任困境的表现出发,从认知与情感、理念与制度以及载体与技术等三个层面剖析了数字档案信任危机产生的根源,接着构建了数字档案信息信任链的结构模式,阐释了数字档案信息信任链的概念内涵、运行机制与...  相似文献   

17.
1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面临的问题 目前,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系统安全、保存载体的安全、数字档案迁移风险及数字档案的真实性安全等.其中,数字档案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纸质档案数字化产生的数字档案的真实性,二是信息系统产生的数字档案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相当多的企业由于缺乏经验或思想不重视而忽略了项目的风险管理,不能正确识别和规避风险,从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本文结合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的数字校园建设的实际,重点分析了档案数字化项目外包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祝金梦  贾慧娟 《山西档案》2021,(1):111-119,93
[目的/意义]微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具有简短、微小、精确的传播特征,在为档案信息传播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多样化的传播风险,亟待规制。[过程/方法]首先阐释微媒体环境下档案信息的传播特征,同时从传播源、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方面系统梳理档案信息微传播所面临的风险。[结果/结论]结合档案信息传播内外部环境提出风险应对策略,即提升传播主体的专业素养、加强传播技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深化微媒体平台运维制度建设、健全微媒体传播的监督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档案界对大数据技术的研究较热,但整体来看在目前条件下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发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存在现实困境,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数据化、结构化不足等问题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条件之间有一定距离.本文认为应该从完成数字档案数据化、结构化,捕获档案数据流建立档案数据资源库,强化档案数据流的分析处理等方面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