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增兵 《新闻窗》2007,(2):78-79
与其他新闻比较,经济新闻是个性非常鲜明的新闻类别。经济新闻与生俱来的特点决定了其鲜明的个性:专业、抽象。但经济新闻又与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1、创办经济新闻版。创办经济版,这既是贯彻省委关于加强经济报道的指示,也是南方日报的优势所在。开辟经济新闻重点是放在“关注经济生活热点,透视经济新闻事件”,加强宏观经济报道,加强针对性,真正成为党和政府驾驭经济工作的思想库,厂长经理寻求决策的参谋库,百姓过好日子的生活库。 2、增加综合新闻版和地方新闻版的版面,增加全省新闻的信息量。 3、广州新闻版扩版,该版要抓住市委市政府与广大市民的共同关注点来做文章。 4、国际新闻版是近年来改革比较成功的专版,考虑到该版办得比较好且读者面广,因此要扩大版面。 5…  相似文献   

3.
<正>新闻采编人员为了更好的利用新闻资源,提高传播质量,满足受众的需要,丰富报道的内容,获得最佳的报道效果,通常都会对要报道的新闻在报道前进行一系列的谋划与设计。而这一系列的谋划与设计就是新闻报道的策划。而作为新闻报道策划中比较常见的经济新闻系列报道也是如此。经济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经济改革的风起云涌,还有市场经济的如火如荼都给经济新闻系列报道提供丰富的材料。因此如何利用这些题材做好策划,抓住经济生活中读者所关注的热点与疑难点是经济新闻系列报道所  相似文献   

4.
张晓敏 《新闻窗》2014,(4):91-92
电视社会新闻是对人们生活中的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等,通过电视媒介进行深入报道的新闻,其与文化新闻、科技新闻、经济新闻、政治新闻等比较,更具生动性、广泛性、社会性及人情味,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更为密切,因此受到广大群众的极大欢迎。  相似文献   

5.
<正>当今社会是全媒体到来的时代,大众媒体已经与我国公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所以新闻的导向作用尤为突出。新闻是出现在大众生活中的一种媒体形式,电视所播放的内容有时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媒体如何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是值得新闻媒体人思考的问题。新闻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节目,新闻往往与政治、经济密切相关,因此当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6.
许多从事经济报道的广播记者,常常为经济报道的可听性而苦恼,因为经济报道往往专业性强,技术术语多,数字堆砌、报道面窄,远不如其他新闻尤其是社会新闻来得丰富、生动。那么,经济新闻记者如何不辱使命,使经济报道既能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局,又能把经济生活中重要的、与人关系密切的新闻以形象而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呢?  相似文献   

7.
目前新闻界对新闻有“软”“硬”之分。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硬新闻”的内容往往涉及社会发展,偏重于报道的深度以及思辨性。而“软新闻”则涉及社会生活,偏重于报道的广度以及生动性。二者缺一不可,都为读者所需要。二者虽然新闻视角不同,但可互为补充,甚至相互兼容。社会经济新闻属于“软新闻”的范畴。它是介于社会新闻与经济新闻之间的边缘新闻。它既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读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离生活、实际较近。社会新闻与社会经济新闻是什么关系?正如社会是包罗万象的,社会新闻是一种多边缘新闻。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法制、科技、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社会新闻无所不及。社会新闻与各门类  相似文献   

8.
潘峰 《当代传播》2000,(6):58-60
新闻的特性是指新闻自身的本质和形式的规定性。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逐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新闻的特性必然随之发生较大变化。研究这些变化,对于搞好经济新闻报道无疑是有益的。  经济新闻除了具有新闻的一般特性外,它还具有区别于其他类别新闻的个性。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特性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服务性。相较而言,服务性是经济新闻非常突出的一个特性。这是因为经济信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休闲、投资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企业报记者,不管他活动范围有多广,接触的系统有多宽,他作品中题材最多的还是离不开经济新闻.经济新闻是当前新闻传媒报道的重头戏,因而如何写好经济新闻,一个时期以来一直是新闻界仁人志士悉心琢磨的课题.如何增强经济新闻可读性是扩大大众传播面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这里我结合自己实践,谈三点看法.增强经济新闻可读性一是要让它接近性强.其实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角度讲,经济本来就和人民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搞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因此,从人民生活和物质消费来讲,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经济新闻.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大新闻媒体每天都要播出大量的经济信息和商业广告,正是为了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求.既然如此,我们新闻记者采写经济新闻又何尚不多和人民的消费贴得近一些,让经济新闻在利益上更接近点大众呢?对于这一点,我想在采写服装、家用电器、日用品百货、食品等以及其它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新闻时,是比较容易处理好的,读者对于这样的经济新闻也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机械、矿山、能源、交通等一些重工业新闻采写,就比较难以处理好上述问题.拿汽车工业来说,目前轿车进人家庭的时机尚不成熟,私人买车毕竟是少数,如何让有关汽车报道“飞人寻  相似文献   

10.
滕慧 《青年记者》2012,(9):33-34
我国的经济正在蓬勃发展,股票、基金等各种与经济相关的活动也慢慢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开始提高,经济新闻也渐渐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本文主要将全国证券类报纸和综合类经济报纸进行分析,研究证券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证券新闻作为新闻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具有一般新闻的一些共性,如重要性、接近性、新鲜性等新闻价值要素和传播信息、服务、监督、宣传教育等功能,另一方面在表现这些价值要素、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中,必然反映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和规律,因而又有着与其他新闻品种有所不同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如何提高经济新闻质量,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并结合自己的获奖作品谈了对经济新闻报道方面的体会。一是挖掘经济人物,做实人物报道,增强经济新闻感染力;二是抓住经济生活中的新变化,洞察经济发展新趋势,增强经济新闻影响力;三是聚焦经济生活焦点,拉近与百姓间距离,增强经济新闻亲和力。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新闻采访类型中,基层新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新闻类型之一,同时也是新闻素材重要的来源。基层新闻不同于政治经济新闻以及其他新闻,本身比较生动形象,接近老百姓的生活,因此基层新闻是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新闻类型。但是由于基层新闻采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少的采访难点,这就要求在进行基层新闻采访时必须注意采访的技巧,这样才能够采访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促进基层新闻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概括地说,晚报、日报的经济新闻存在“六异四同”。“六异”分别是: 角度大小。晚报经济新闻的角度比较小、比较巧。经过晚报老报人的多年苦心经营,它形成了鲜明的选材裁剪角度;近年来它又不断得到反思升华。晚报经济新闻的角度在这样五对关系上有所倾斜:经济工作角度与经济生活角度;生产角度与消费角度;领导角度与群众角度;长远角度与当前角度;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即一般把后一角度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概括地说,晚报、日报的经济新闻存在“六异四同”。“六异”分别是:角度大小。晚报经济新闻的角度比较小、比较巧。经过晚报老报人的多年苦心经营,它形成了鲜明的选材裁剪角度;近年来它又不断得到反思升华。晚报经济新闻的角度在这样五对关系上有所倾斜:经济工作角度与经济生活角度;生产角度与消费角度;领导角度与群众角度;长远角度与当前角度;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即一般把后一角度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新闻”指的是题材上有别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内容比较单一、产生于普通民众生活、具有一定趣味性并具有普遍警示意义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经济与我们每个人联系密切,经济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新闻的范畴同经济的范畴一样广泛,而经济新闻则是比较难以驾驭的一种报道题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各个新闻媒体之间的经济报道已经改变了过去一本正经、循规蹈矩的老面孔,变得清新可人、神采飞  相似文献   

17.
郭庆 《新闻实践》2003,(10):14-15
浙江日报改版已两个多月了。这期间,我们经济新闻版着重在如何加强新闻性和开放性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有些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以便把我们的版面办得更好,更加符合读者的需求。按照当初的改版工作方案,经济新闻版要以开放的视野、新闻的视角,及时报道国内外和本省发生的经济新闻,评述经济热点,服务经济生活。所谓开放的视野、新闻的视角,我们认为,就是要把经济现象、经济形势、经济事件、经济活动、经济人物放到全球化的背景下去比较、对照,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中去比较、对照。在与世界的比较、与全国的比较中寻找、发现、挖掘、策划新闻;在与历史的对比、与未来的对接中作出分析、判断、提炼,把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内容及时地体现到版面上来。  相似文献   

18.
经济新闻是按照报道内容、报道对象划分而存在的新闻报道门类,因其报道内容的特定性而区别于科技新闻、文教新闻、政法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由于与经济工作、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就必须具有新鲜浓郁的“经济味”。也就是说,要注意从经济的视角切入,以经济活动的新闻价值为基本内涵,用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与文风进行报道,力求使报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经济新闻的特点,说到底,是由经济工作、经济活动、经济生活的特  相似文献   

19.
王宁 《记者摇篮》2012,(8):62-63
民生新闻是民众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现代民生新闻是在特有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社会新闻,它的基础是民生。民生新闻以突出民众生活和民众形象为主要特点,在画面表现上要有明显的主次关系,要搞好主体与其他元素的关系。电视摄像主体是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电视画面主体是反映电视内容与主题的主要载体。民众肯定是民生新闻中的主体,主体民众还包括单一主体、双主体和联合主体三种类型。民生新闻通常不会有大型的新闻报道,新闻情节线也比较单一,很少有隐藏线、交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园圃里,正悄悄地萌发、绽开着一簇新花——边缘经济新闻。它色调丰富,视角开阔,蕴含幽深,风味别样,是对新闻的新发掘。边缘经济新闻是把经济和其他密切相关的内容,融于同一新闻之中的报道,是在经济与文教、经济与体育、经济与卫生等等“边缘带”发掘出来的新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带有明显的多色调,也有人叫它是“结合部”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