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笔记小说作为一种文体,源于先秦始于魏晋.它充溢着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气质,拥有独具个性的小说观念和创作方式.它是短篇小说园地里的一株微纤而又极富生命力的菁英.至于新笔记小说的出现,却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事情.其首创者是汪曾祺、孙犁、林斤澜等文坛老将,紧随其后的文坛新秀贾大山对该种文体也进行了有成就的尝试.他以《梦庄纪事》为题,连续推出了十数篇,展映出新笔记小说的绰约风姿.  相似文献   

2.
运动是文体存在的绝对形式.而这种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除去演进、移植、裂变,“杂交”是文体运动的另一方式.五四以后出现的杂交文体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它主要有传记文学、报告文学、杂文和科学小品.杂交文体诞生的历史原因是科技的进步、开放和移植的影响及社会的需要;而体裁自身的运动、文体亲本的成熟及写作经验的积累,是其内在的原因;当然主体探索精神,作家、批评家的积极倡导更是一个重要因素.和任何体裁一样,新陈代谢是必然规律,杂交文体也必然走上完善并超越自己的文体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这个时代,年青敏锐聪慧的作家们没有对文体创新不着迷的。这方面的弄潮儿把个文坛搅得风起云涌天翻地覆鱼龙混杂,而且果真不少人获得了意识的,感觉的,情绪的芬芳而透彻的释放,使得整个文坛睁大了眼睛。在这一文体变革潮流面前,散文的动作显得谨慎而缓慢,不过一些具有文体创新意识的机灵鬼在尊崇传统文体形式的同时,仍然小心地成功地  相似文献   

4.
散文诗作为一种新文体因符合现代性的心理诉求和审美精神率先在法国创立并在欧美文坛传播与接受。随着中西的文化碰撞及现代生活经验的普及,这股文体解放的浪潮也助力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外来散文诗的译介与推广不仅为中国文人提供新鲜活泼的样式范本,更带来自由的文学精神,合力在中国文坛掀起诗体革命、文体解放、思想自由的高潮,为中国散文诗的创立与发展提供了积极有力的思想外援。  相似文献   

5.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学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展现出与古代、近代文学似乎完全不同的风貌。短短数十年,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占据文坛的主流文体皆按照现代西方文学观念和文体标准而创作,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的文体论部分在学术上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它“文”、“笔”并重,强调有补于世的务实文风,是摒弃文坛浮艳文风的宣言书,是我国写作学史上文体研究的典范,是包括文学文体和各种非文学文体写作的理论指南,是构成《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以<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等为代表的"忆语"文是清代文人记录私人琐屑生活的回忆性文字,它以内容的生活化和私密性,形式的新颖独特,情感的真挚缠绵,于清代文坛独树一帜,另辟传统,成为清代文苑中一支绚丽的奇葩.这种文体的形成受到晚明小品、传记文学、小说戏曲、笔记和悼亡文学等多种文体或文类的影响,但又不是某种文体或文类所能简单涵盖的.它是清代文人熔铸百家而自成一体,天才地创造出来的一种"五侯鲭"、"群芳谱"式的文体.  相似文献   

8.
王小波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很特殊的作家,他的小说在中国大陆一度被严重误读。对于中国当代文坛而言,王小波的小说的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独特的"狂欢小说"文体。这种文体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黑色幽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恶谑化语言、黑色幽默人物和异化的环境三个方面。他的小说是"解构与颠覆的喜剧"。  相似文献   

9.
刘勰《文心雕龙》文体论以立范运衡为目的,意在纠正当时文坛写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为各类文体写作建立起基本的范式。它在真正自觉的意义上对众多文体进行了分类,并阐明其基本体制。《文心雕龙》的问世,标志着写作理论文化的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前后,文坛涌现了一批反右题材的长篇小说,其中以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最为瞩目.对这部思想性和文学性并重的作品,本文从人物形象、叙述方式以及文体风格三方面对其尤为突出的叙事特色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文体范本之二十九:赋体我国古代文坛,有诗、词、曲、赋并称之说,而且由来已久,广为人知。两千年来,赋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它同诗、词、曲、散文、小说一道,组成了蔚为壮观的文学画廊。  相似文献   

12.
吴子良是南宋后期的文坛名家,是宋代浙东文派“叶适一陈耆卿——吴子良——舒岳祥一戴表元”一脉辞章之学谱系中守先待后的关键人物.其“为文大要有三,主之以理,张之以气,束之以法”的文论观点,主张“理”“气”“法”的兼备与融通,既是对当时质木无文的道学文体、文过其质的科举文体等文坛浊流的涤荡,更是对古文优秀传统的弘扬.吴氏为文事理、文气、章法兼具,在南宋后期上承叶适、陈耆卿,下启舒岳祥、戴表元,师徒继踵,薪火相传,代表了宋文发展的主流,捍卫了古文传统的清流,在散文发展史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马华新生代散文作家成为90年代以来马华文坛的一股重要的新势力,他们的创作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审美品格与语言、文体的全方位创新,代表了马华散文新的高度.同时由于与报纸副刊的依存度高,马华散文又呈现出消费时代文化消费的商业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小说出现了很多骄人的成果,以及代表着未来小说走向性的东西.新世纪的中国小说界,是个多元化了的小说界,新世纪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媒体化、信息化,传统小说向大众化和娱乐化转型.市场化的小说尤其是网络时代的网络小说,以及80后们的畅销小说这些不入主流文坛视野的流行小说,恰恰正在走向小说当初的原点,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其对于小说文体的改写,现在也还只是初露端倪,而主流文坛的小说,则越来越走向经典化.  相似文献   

15.
明代中后期文坛上,作为与李攀龙、王世贞鼎足而三的作家汪道昆,其散文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日常生活和军国大事等方方面面。从文体角度分类,可分为序跋、传状、碑志等。汪道昆散文一方面反映了徽文化对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文坛的创作情况和社会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王蒙是当代文坛上的一棵“常青树”。他坚守着知识分子关注现实、忧国忧民的情怀,探索着小说的种种艺术形式和手法,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感情更有效地传达给广大读者。他的短篇小说创作长达五十多年,经历了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到意识流的表现形式,从杂文式的讽喻笔法到新笔记文体的四次艺术变革,为中国文坛奉献了众多的千姿百态的短篇小说杰作。短篇小说文体的探索,又直接促成了他的中长篇小说创新,同时又推动了整个中国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韵文文体演变中存在着新旧质素更替律。这一规律的存在,已被中国古代韵文文体演变的漫长实践所证明;这一规律的存在,既有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系统论的动态原则与适应性原则等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又有历代文坛家们的研究成果作为实际印证;这一规律的存在,无论是对构建独立完整的中国韵文学与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学,还是解决中国韵文文体演变中许多具体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意识流”是舶来品,学界大概对此没做过传人流程的审理。国内大量文学史料雄辩地证明:继中国现代文苑之后,它在新时期文坛的“流速”不减,直接引发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文体变革。这充分反映出新时期文坛有识之士不断沉淀的现代意识之雄起,以及他们面对外来文化以我为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新笔记小说"是80年代初以来在特定的人文环境中萌生的一种新的小说文体.它一面世,立刻受到文坛瞩目.它先由汪曾祺、孙犁等老作家发轫,并随之影响一批中青年作家,如阿城、贾平凹、何立伟等.他们自觉追求响应,成果丰厚,形成整体效应,在叙事风格上.崇尚淡泊静雅,留有空白,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20.
王安石作为北宋文坛、政坛的领军人物,其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影响深远.伴随他政治、文学观念的发展而形成的“罢诗赋而取经义”主张从酝酿、提出到实践都经历巨大的挑战,但其“经世致用”的思想,重视人才改革时弊的举措,以及对于科举制度下应试文体和范围的限定都值得后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