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全息语境和全息语境下语用推理的合理性构建一个语用推理全息交际模式。言语内语境与言语外语境共同作用于认知语境而形成全息语境,使听话者谋求语用推理如何逼近说话者的话语意图;在语境的全息性和信息的系统性作用下,听话者与说话者相互协调,对说话者的交际意图进行衡量、确定与推导,并最终作出合理的语用推理。因此,语用推理全息交际模式具有语境的全息性、信息的系统性和推理的合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语言全息论》是钱冠连教授运用演绎法做的较新的研究成果,而Lakoff&Johnson近来所倡导的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越来越为国内外广大学者所接受,王寅根据其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出了语言的体验观,是对语言众多性质的一个补充。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用语言的内外两种全息状态来解释语言的体验性。通过讨论现实、认知、语言的关系,论述了语言内全息状态和语言的体验性之间的关系;从语言外全息状态的角度出发,通过讨论语言的各种性质,重点是语言的社会性和人文性,论述了语言的体验性与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隆娟 《文学教育(上)》2009,(23):103-104
语用预设是一种语用推理,具有共知性、主观性和隐蔽性等特征,是房地产广告语的重要语言策略。不同类型的语用预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为房地产广告实现劝说目的进行服务。语用预设可以简化广告语言、加大信息密度、强化说服力度、增强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4.
全息语言结构假设与全息英语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对全息语言结构假设、语言结构与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关系,以及某些相应的全息英语教学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全息语言结构是由全息微结构构成的一个可激活扩散的网络。全息英语教学法中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全息语言结构假设为基础形成。  相似文献   

5.
语言全息论包括语言内全息状态和语言外全息状态。在《开放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用语言全息论的理论作为指导,可以适当培养成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程实践与探索,从而更加完善开放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辩证关系与波普尔反归纳法的比较 ,提出实距真值率作为归纳真值率的计算公式 ,并力图用全息律的观点统一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 ,认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理论前提和根据是全息律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都是缩小性的推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在翻译方面的研究仍较少。全息翻译要求译文要最大限度地传递原文所蕴涵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该论文探讨了全息翻译的理论基础,并以华裔文学代表作《喜福会》为例,从音系、语义和语用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全息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郝金金 《海外英语》2015,(6):107-109
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在翻译方面的研究仍较少。全息翻译要求译文要最大限度地传递原文所蕴涵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该论文探讨了全息翻译的理论基础,并以华裔文学代表作《喜福会》为例,从音系、语义和语用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全息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师全息音乐教学理论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人从全息信息的理论角度出发,从高师音乐教学的层面提出了全息音乐教学理论。分别从音乐语法信息、音乐语义信息、音乐语用信息三个层面来探讨高师全息音乐教学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模因、隐喻和全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模因是由Dawkins依据进化论提出来的文化信息存在和传播的一种状态;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语言全息则是指语言作为系统和本系统外的各系统以及本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语言的全息使得语言的模因和隐喻成为可能,语言的模因是语言的隐喻和全息的体现和方式,语言的隐喻所体现的人的认知能力确保了语言的模因和全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示意——推理的认知过程,认知的实现在于它本身所体现出来的关联性。因此,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言语交际活动是一个有目的、由说话人示意、听话人推理的动态过程。论文着重分析关联理论对语用推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语用意义的理解不仅需要推理语用主体的交际意图,还需要分析语用主体生成和理解话语的理性依据.本文以《金牌调解》话语为语料,从理性的认知、工具和价值三个维度分析主持人、当事人和调解人的语言使用,从而论证了理性在语言使用中的体现.本文将这种反映在语言使用中的语用主体的理性定义为语用理性.它是语用主体语用能力的根本体现,是主体...  相似文献   

13.
话语误解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言语交际中。言语交际涉及说话人话语生成与听话人认知推理。作为话语信息组构起点和认知推理前提的语用预设对话语交际的成败具有重大影响。说话人语用预设量的偏差和说话人预设的语用含糊,均会影响说话人话语的明示性和突显度,制约听话人的正确推理,是造成话语误解的重要因由。  相似文献   

14.
日常语言哲学的产生促进了语用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游戏说重新定位了语言的性质和功能,使用语用分析的方法来理解语言使用的多样性,使对语言的分析转向语用层面;奥斯汀从行为角度阐释人类语言交流活动,其开创的言语行为理论成为现代语用学理论的基石;塞尔继承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意向性理论;格赖斯对意义的区分及会话含意理论的提出使"语用推理"和"语用逻辑"成为当代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5.
听者对所听材料的理解是其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听力理解的图式包括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策略图式。图式既可以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在听力推理中起补充作用,但有时也会阻碍语用推理的进程,并随语境的变化而影响语用推理的结果。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扫除听音过程的障碍以外,还要帮助学生建立上述图式。  相似文献   

16.
语用语言失误是指语言规则使用不得体的二种语言现象。通过对语用语言失误简单的阐述和刻画,借助一些语例,从语言使用者、语用推理和语境等因素对语用语言失误的发生过程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语用语言失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利用语境避免或减少语用语言失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语言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以期发现内在规律,帮助青年教师提高职业语言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用推理能力对听力的影响——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听力行为的本质,剖析听力与语用推理的关联。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客观描述学生听力理解中语用推理策略运用的现状,并实证分析语用推理能力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简要回顾预设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预设的使用特点,并通过广告实例分析了各种预设在广告语言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类比法与归谬法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逻辑推理方法。它们之间在构成的心理基础、客观依据以及论证模式、借助手法等方面相同;在建构方法的复杂程度、语用效果、语用策略、语用风格等方面有区别。区分类比法与归谬法的同异,目的在于在论证中更好地运用这两种方法,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