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问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通过“教”与“学”的具体活动来实现的,是一种运动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职工教育由于教育对象与普通教育不同,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关系有其自己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关系,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它是一个不断变化、逐渐倾斜的矛盾运动过程。在普通教育中,教师与学生这一对矛盾,教师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这是因为教师“闻道在先”,处于“知”或“知之较多”的地位,受过专门训练…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指导,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那么,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杭信东 《考试周刊》2008,(50):60-60
教不越位,是实现课堂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师的引导怎样才能既到位又不越位呢?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转化过程。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离开了条件讲矛盾的转化,就是主观唯心论。"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要通过能动的创造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教科书的知识,学生必须经由不知到知、由知列会、由会到能用的多步转化过程,教师指导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这些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教育者;教师体现着一定社会的要求,使学生的身心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内容和方法起着决定的作用;教师在学生知与不知等矛盾的发展过程中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 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具有主动性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认识是能动的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任务、主要内容和衡量  相似文献   

6.
潘劼 《中学生物学》2010,26(4):14-15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如何有效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教师施教之功的体现。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叙述了在不同课型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于彤 《天津教育》2002,(1):47-48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要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既要使教师的“教”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又要使学生能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中,我运用启发式教学,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面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一、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去想,引导学生去探究。在设计问题时,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1.从旧知引出新知。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期间,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诸般矛盾的转化,必须是学生在长期、反复、不断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自我转化。教师的职责是按照学习的客观规律,给学生创造矛盾转化的条件。由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教学论的重要范畴,历来的教育学者都很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   我国古代教育家,一般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在教师循序引导下,学生学习知识和修养道德的统一过程。他们从朴素的认识论出发,把学习看作是“闻”、“见”、“知”、“行”的统一过程,他们主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儒家曾对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继之、笃行之”。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系指开展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流程。”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相对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构成…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论,把语文教学划分为两大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认知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殊不知,语文教学必须是认知和情感的统一,“知之越深,则爱之越切”,爱之越切,则知之越深。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活动的语文教学是不存在的。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载着情感,只是情感的角度不同而已。作为教师,只有加强教材分析,在操作层面实现隋感突破——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借用情感中介:词、句、段、篇、标点等,把情感点化出来,打动学生,才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感悟文本真情,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灵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因素相互制约、协调统一的过程,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材、学生与教材的矛盾运动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教师闻道在先,学有专长,学生知识和经验尚不丰富,智力发展水平不高,不能独立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加以科学的引导,使之达到知识的彼岸。“诱思探究”教学对协调这些关系,使其和谐发展显示出特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教学在艺术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本文针对普通高校的学生特点,探讨了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知乐”,“知什么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的过程。实践证明: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配合,要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不但要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学知识。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可用“四用四会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语文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仅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调动学生一切感官去感知和理解信息,引导学生运用己知去吸收、同化信息,构建崭新的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的输出、传递活动之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互“倾吐”的活动中,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情意系统,学会创新知识。现将近年来笔者引导学生学会“倾吐”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习新知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发探究、设计有层次的练习等方式,有效引导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6.
高中小说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要阵地,语文教师若能在小说阅读中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就能使学生昂扬起生命的激情,在文学殿堂中自由翱翔,充分体会小说的语言美、思想美、情感美、艺术美,实现“三个转化”,即认知过程的转化——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  相似文献   

17.
自主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为基础,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带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新课程标准构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无论怎样,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列知之较多的转化过程。学生能动性是否能调动起来,发挥程度如何,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介语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在教学过程中采集的中介语口语语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日本学生在学习汉语不同阶段口语中的偏误类型和特性,以及教师怎样通过偏误纠正,引导处于申介语发展不同阶段的学生更好地进行汉语学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也就是教师创造一定的条件,引导学生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转化为自己的真知。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只有实现了这两个转化,才有好的课堂效益,教与学的矛盾是促进这两个“转化”的动力,但是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性质。始终主导着教学过程的进展与发展方向,是影响课堂效果的最根本、最关键和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的不断转化过程。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既要注重道德观念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还要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时,要着眼于将知、情、意、行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