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全国中招升学体育考试改革最早追溯于1979年原国家教委在江苏扬州市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正好是结束文革10年动乱恢复正常学校体育工作。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之际,有诸多城市提出在中招升学进行体育考试的想法,中招体育考试在当时来讲对社会上触动较大,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1995年国务院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把体育课列为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2007年9月教育部为使中招体育考试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指定唐山市等8个城市部分地区作为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试点城市,为此,全国基础教育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
从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的历史进程、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体系的现状、中招体育考试项目选定的解剖生理学原理、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在中招体育考试中设定的项目和评价体系还不能客观的体现中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旨在通过专家学者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体育评价测试体系,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的历史进程、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体系的现状、中招体育考试项目选定的解剖生理学原理、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在中招体育考试中设定的项目和评价体系还不能客观的体现中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旨在通过专家学者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体育评价测试体系,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广西今年在桂林市、桂林地区施行中招升学体育考试试点工作,为明年在全区全面实施提供经验;并拟于今后第四季度召开全区中招升学体育考试试点工作总结会。  相似文献   

5.
冯富豪 《体育风尚》2023,(11):95-97
随着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不断深化,教育界迎来了教育观念及教育模式的变革。人们开始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体育考试的分数在中高考的分数中占比也越来越高。初中中考体育的考试项目包括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项目,其中,引体向上是几个考试项目中最难的一项,主要测试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由于引体向上对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地运用“学、练、赛”一体化模式,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学习积极性,掌握引体向上的动作技巧,形成坚韧不拔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6.
浅析中招升学体育考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中招升学体育考试的若干问题陆益群(武汉体育学院管理系本科90级)本文简述了中招升学体育考试的内涵和意义与改革和完善这一制度的重要性。1.体育中考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明确体育中考目的,改革体育考试内容。(2)进一步完善体育中专机制,实现体育...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有效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的指导思想,本文对河南省部分地市中招体育考试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中招体育考试的实施质量,使中招体育考试更科学的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引体向上教学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中学生国家体质监测项目之一(占比10%),部分省、市的中考体育选考项目,其具有有效锻炼上肢力量、背部肌肉力量及全身协调性的功能。在引体向上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如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练习、如何有效掌握引体向上技术和提高成绩,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警惕中招体育考试中的违纪舞弊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7年原国家教委印发《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 (教基 [1997]18号 ),将体育纳入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科目以来,至今,中招体育考试已正式推行三年了。这一措施,大大地提高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促进了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为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中招体育考试成效显著,功不可没。   然而,笔者从 1998年至 2000年的中招体育考试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考点,管理不严,秩序混乱,个别考试工作人员违纪作弊现象严重,致使考试尺度不一,成绩不公,严重地…  相似文献   

10.
屈冬林 《体育师友》2009,32(6):72-73
文章在对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分数、评价方式、考试项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断完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方案,为促进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如何跑出好成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方案。其中规定,毕业生要从速度、力量、跳跃三大类共五大项[800米(女)、1000米(初中男生)、1500米(高中男生);铅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急行跳远]中任选三项测试,成绩计入升学考试总分。 近来,编辑部收到许多中学生读者来信,反映一些考试项目难以达到标准。为此,编辑部聘请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体育教师撰文予以辅导。  相似文献   

12.
实施中招体育考试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本刊已作过许多报导。1999年3月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中招体育考试工作研讨会,在肯定成绩,交流经验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如何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有关问题,使中招体育考试制度不断完善。现将有关这方面的部分来稿摘登如何...  相似文献   

13.
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肌肉爆发力及培养身体协调能力的练习,它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测试项目之一。在中招体育考试时,很多省市选择它作为考试项目,因此,它受到了体育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然而,学生在做立定跳远练习时,却存在着两个不利因素:第一,立定跳远练习手段较少,因而单调乏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实施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对体育学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学校体育事业的促进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国各地都已实施体育考试制度,分值以30分居多,并有增多的趋势。考试项目大多从立定跳远、1000m跑(男)、800m跑(女)、50m跑、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跳绳(1min)、引体向上(男)、篮球(运球)等项中选择。成绩计算分集中测试和学分制2种。但体育考试全面实施及加大分值与中考改革实施等级制之间的矛盾,体育考试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的问题以及考试组织、成绩评定真实性等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女子800米为必测项目。自2017年开始,河南省对中招体育考试项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把体育中招考试分值从50分增至70分。其中800米跑作为中招体育考试中女子必考项目,分值也由之前的14分增至20分,占总分的28.6%。由于800米跑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它不仅考查学生速度与耐力的综合体能素质,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更是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设置与分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合理地设置和分类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研究采用查阅文献资料、调查、问卷等方法,初步建立了湖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试题库。  相似文献   

17.
一、“应试体育教学”产生根源及情况实施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培养和造就21世纪合格建设社会主义人才的客观要求。从我省先行试点的地、市(县)中招体育考试实际情况看,此项工作推广确实能提高学校体育地位,增强学生素质。但由于诸如考试工作不甚完善,考试项目设置等弊端的存在,使“应试教学”在体育教学中乘机而入,“考什么,教什么,考什  相似文献   

18.
对郑州市2009年中招体育考试方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由于与初中升学考试关系的变化,中招体育考试(以下简称"体育考试")成为备受学校和社会关注且颇具争议的敏感话题。河南省作为一个考试人口大省,自2007年起,对深化中招体育考试制度和学校  相似文献   

19.
引体向上是体育中考男生三项内容之一,所以引体向上成绩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成绩。由于引体向上是全员性项目,学生多、练习面广、专门力量的练习器材又少(如杠铃、哑铃、橡皮带等),所以想对学生进行专门性的力量练习与组织是非常困难的。为此,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我向大家推荐几种提高引体向上成绩的简易练习法。一、退让练习法引体向上是较简单的力量性项目,如果力量较差的学生想克服自身重力去完成任务是比较困难的,然而退让练习法对完成引体向上的动作非常有效。1上凳帮助法练习方法:找一合适凳子,放在单杠下面,使练习者握…  相似文献   

20.
徐震 《中华武术》2013,(11):10-12
立定跳远是中招体育考试项目之一,在立定跳远的训练中,必须熟练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再加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科学训练,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提高学生的中招立定跳远成绩。笔者通过多年的自身训练经验和教学心得,总结出一些提高中招体育考生立定跳远成绩的训练方法,仅供广大的中招体育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