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学考试中的作弊及其防范对策研究辽宁省招考办魏凤英,王一男,吴宏伟一、自学考试作弊的主要方式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看,对自学考试构成严重危胁的主要作弊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泄露命题意向,泄露试题。第二种是抄袭。第三种是替考。第四种是评卷时改动答案或违背...  相似文献   

2.
一、作弊数量扩大化这主要表现为作弊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同一个人,作弊的次数也不止一次。过去我们看到的传统的作弊行为都是个体的行为,现在作弊发展到团伙式的集体作弊,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到大学生,甚至到成人考生,作弊行为无处不在。我们可以看看以下数据:据国家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透露,去年全国共有19项考试发现夹带、抄袭、交换试卷等作弊行为,仅职称外语一门考试违纪人数就达到11000余人(新华网2004-03-25)。山西省教育厅对在全省成人高校专科学生2004年英语统一考试中共查处违纪考生176人,其中替考41人,考场作弊75人,雷同试卷60人,替考…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了四种考试作弊犯罪。只有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的作弊才可能构成犯罪。考试作弊犯罪的行为方式可以分为组织行为、帮助行为和替考行为。组织作弊行为和协助组织作弊行为分别构成不同的犯罪,组织替考构成组织作弊罪,不同类型的帮助行为触犯的罪名也不相同。对考试作弊犯罪处罚规定基本合理,但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近一时期,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作弊形式也由过去的夹带、抄袭发展到"枪手"替考,甚至利用高科技作弊等,违背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本文针对学生具有"现代特色"的考试作弊现象,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分析了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一些具体作弊形式,提出了刹住考试作弊歪风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今年高考开始,考生在考试前要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自己在考试中将自觉遵守国家教育考试纪律和有关规定。从夹带、抄袭发展到“枪手”替考,甚至利用手机作弊,考试作弊手段层出不穷,作弊成了社会公害,你作过弊吗?对作弊你又是如何看待呢?你认为怎样才能遏制愈演愈烈的作弊风呢?  相似文献   

6.
大学招生考试舞弊指参考人员、考试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其他人在考试过程中,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采取欺瞒、弄虚作假等手段实施违反入学考试规则的行为。民国前期"假文凭"现象突出;民国中后期"盗卖、泄露试题"现象突出;出现了"护航"、"公司"、"作弊委员会"等集团舞弊新现象。这三种作弊现象都表现出了集团化、组织化、专业化的特点。另外,夹带、枪替、换卷子等传统舞弊方式依然最普遍。民国时期针对大学招考的舞弊现象采取的防控措施是:通过各种舆论宣传舞弊的危害,制造一种以作弊为耻的社会氛围;大学和教育当局采取一系列的行政手段压制、打击舞弊;考生以上书、罢考、闹风潮等方式应对舞弊;最为严酷的方式就是追究刑事法律责任。从本质上说,舞弊就是参与主体以违反招生考试规则的行为为手段,进而获取入学资格的行为。舞弊现象反映出了许多问题:民国初期中学教育发展迟缓;科举老传统没有丢,"应试教育"已经形成;盗卖、泄露试题反证了统一招生具有更大的权威性;集团化作弊的新现象,专业化、制度化甚至民主化的运作方式是现代社会孕育的现代化舞弊;抗考、罢考、上书、鼓动风潮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大大解放;社会腐败加剧,向上层社会流动的狭窄渠道走向封闭;泄露试题事件往往夹杂着党派斗争;舞弊概念泛化;大学企图用拖延来消弭舞弊与社会的矛盾,损害了公平的价值;人情社会缔造了考试,同时孕育了舞弊,最终使考试走向僵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标准化考试的普及,团体作弊现象越来越普遍,其危害程度远大于个体作弊。团体作弊可分为试题泄露导致的团体作弊、行政舞弊与高科技作弊3种。由于作弊方式不同,作弊考生表现出的作答特点差异较大,因此基于各自特点设计的作弊甄别方法也不同。系统梳理团体作弊甄别的形式、特点与相应的甄别方法,为考试机构开展作弊甄别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考试作弊,自科举制度建立以来就有。现有的各种考试中,也屡见不鲜。有考试就有作弊,这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但各种考试中,由于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因此作弊的特点和手段也不尽相同。如成人高考的主要作弊是替考,今年抓住明年再来,一次抓不住就解决了学籍问题。自考作弊的特点也很明显,替考的相对较少,主要是考场里夹带资料,替考主要集中在《英语》和《高等数学》等少数几门实在过不了的课程。了解分析自考作弊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制止、防范直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只要有考试,就会有考试作弊者.每年的高考,总会出现考试作弊的丑闻,如河南高考考试作弊事件,安徽集体替考事件等.无论是找人替考还是在考试过程中作弊,其行为都违背了社会的公平竞争原则,这是任何时代和国家都不允许的.对此类不正当行为,任何时代都设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10.
一、学生诚信道德危机的主要表现1.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近一时期,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作弊形式也由过去的夹带、抄袭发展到“枪手”替考,甚至利用手机作弊等。2006年初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湖南大学的9名学生请“枪手”代考,中国农业大学11名学生请“枪手”代考,湖北省的几个考点由于严格把关,一下子就查出几十名“枪手”……各大高校都多少存在伪造证件请“枪手”替考等严重的舞弊现象,行为恶劣,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据统计,截至2003年11月,全国各类学校公开查处大小各种考试舞弊事件共2513起,不少高校都有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勒令退学…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学习失信问题已经引起高教界重视,考试作弊、替考、作业抄袭、研究报告伪造等现象的存在,都对大学生诚信问题提出了挑战.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学习失信的成因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教育考试中存在的替考作弊问题,提出了基于指静脉生物识别技术教育考试防替考作弊软件的设计。系统是将具有生物唯一识别特性的指静脉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教育考试中,在指静脉生物识别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整体设计描述,阐述了指静脉特征信息采集、模板构建、入场验证比对、验证情况统计等特色功能模块,最终实现防范教育考试替考作弊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替考代考是诸多考试作弊行为中性质最为恶劣的一种违规行为,也是高校考试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所在。鉴于现有考生身份识别方式存在的问题,笔者探讨了人脸识别身份验证技术在高校考试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姚晓丹 《成才之路》2009,(22):I0002-I0002
年初开始,媒体曝光了不少教育类的负面新闻.抄袭、作弊、高考顶包……中招考试,媒体曝光江苏省某校为了升学率让近百名学生集体替考.高考刚刚结束,重庆市高考状元被查出假造少数民族身份骗取高考加分。  相似文献   

15.
网络考试已经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网络考试防作弊系统则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分散型网络考试在监考和巡考领域防作弊研究存在不足,不能被大规模应用。通过研究相关领域文献及技术发展现状,作者发现无死角监考部署和智能巡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文章通过梳理分散型网络考试业务流程,利用全景智能技术优势,设计出具有无人监考部署、无死角监考环境监测、远程自动化防作弊行为监测、作弊辅助判定与提醒、现场回顾与证据留存的防作弊信息系统,并验证其实现的关键技术,为分散型网络考试防作弊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替考”作弊与反作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考”作弊与反作弊谷建芹,周宏海,高自华,翟春山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实行全国统考已十年余,国家和省、市教育考试部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成人高考政策,不断完善统考实施办法,已经初步形成良好的考风考纪。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干扰,考试中的作弊行为也时有发生,有些地...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分析及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 1.考试作弊、投机取巧。作弊表面看来是一种违纪行为,实质上却是一个“诚信”问题。考试作弊已成为高校中的普遍现象,请人代考、代写论文、抄袭论文等现象已屡见不鲜。据广东省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有八成的学生愿意充当“枪手”。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判断学生学习成效的最重要依据仍是考试成绩,很多考生在考试时采取传纸条、夹带考试资料等手段作弊,还有通过替考来骗取好成绩。为了有效防止学生替考作弊问题,随着指纹技术的发展,在考生考试前通过采集考生的照片和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写入一张IC卡中,并在考场中设置读取该IC卡的设备,通过现场比对指纹信息和照片信息进行判断即可  相似文献   

19.
报考     
教育部:今年高考重点打击作弊替考行为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召开深人推进阳光工程暨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提出,2011年高校招生要强化全程管理,重点打击利用通讯工具作弊、替考和群体性舞弊等违规行为,保证高考安全顺利举行。上海市属高校在沪招生数下降上海市教委发布了《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办法》,2011年度上海市市属高校在沪招生计划  相似文献   

20.
育萱 《神州学人》2001,(5):40-41
教育部近日决定,今年利用高科技手段防止作弊和各类考场违纪事件的发生。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机构不断学习和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加大对现代化技术手段、经费和人员的投入,逐步实现用现代化手段对考试实施全过程管理。同时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预防,按规定实行计算机随机编排考场,推广摄像跟踪技术等,防止替考和顶替入学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