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作为千年以来文学、哲学和神学的共同关切,自由意志从古希腊时期便引发了人们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并由此构成了西方文学的一大传统母题,在西方文化中呈现出一个由隐到显的发展历程。在命运抗争与意志选择的博弈中,"岔路口的赫拉克勒斯"和"坠入深渊的麦克白"不期而遇。赫拉克勒斯的选择关乎城邦的利益,是对城邦美德正义的自觉维护;而麦克白则每天都在"恼人的疑惑和恐惧所包围拘束"中被贪欲所无情吞噬。对自由意志问题的思考是人类对生活的探索,它意味着人不仅仅是个体的人,也是集体的人,人行使自由意志的同时应遵循理性和道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从人类第一次把目光由宇宙转向人的内心起,人文主义便作为一种思潮、一种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苏格拉底到现代西方人文思潮,人长久地注视着自己。但是这种目光的角度在19世纪中叶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人性中理性与意志的地位置换了,理性的人变成了意志的人,理性的世界变成了意志的世界。这个变化是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完成的,最后经过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发展才形成一种对传统文化具有极大冲击力的新的人文思潮,它对那个时代及现代文化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以致不了解这个变化便无法理解整个现代西方人文思潮。  相似文献   

3.
作为类存在物,人是劳动的产物,也是劳动的主体.人之所以为人,人类社会之所以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和人类自由,创造了人类财富,缔造了世界文明.劳动锻炼了人的意志,培养了人的高尚道德.  相似文献   

4.
理性具有超越经验世界的特征,这是由理性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理性的超越性追求,体现的是人类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性,它源于人的本性,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创造性的表现。理性借助这种超越性的追求,来探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人类建构完美的自我形象和至善的理想社会原型,以体现人性的崇高和尊严。但理性所建构的理想世界,乃是一种形而上的理想追求,为的是唤醒理性的反省和批判精神,以避免僵化和停滞,以及功利价值追求,激发人超越现存、指向未来的内在创造潜能,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更符合人性需求的杠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由意志是人类通过理性凝聚而形成的普遍道德形式在个体中自觉、自愿和自然的体现,教师的自由意志亦然。但教师的意志自律有高于其他职业的特殊要求,它表现在教师自由意志的主体状态标准上。如自觉指教师自己要认识到所从事职业的意义与价值,要知道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学生们,等等。教师自由意志是在教师总体和个体的教学实践中锻炼而成的。  相似文献   

6.
自发秩序及构建秩序始终是人类社会秩序机制探索的重要思想基点。合作意识被认为是人类群体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强大“基因”,合作意识的自发性同时有利于产生自发秩序,体现了秩序产生的自然性。建构在群体协商基础上发挥规范作用的软性规则充分体现了人类自我秩序创造的智慧。对于合作意识下的自然秩序的理性探索,有助于深化对于软法机制的法理支撑,并有助于完善构建社会单元内嵌的治理秩序以实现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拉塞尔·柯克是美国著名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古典自由教育的倡导者,他的自由教育思想通过对道德想象力、正当理性与秩序关系的诠释,构建出了保守主义视域下的自由教育观。柯克认为自由教育的目的是道德想象力与正当理性的发展,其中以道德想象力的培养为核心,以正当理性的发展为指引;基于自由教育的目的,作为道德想象力的表达的文献学习构成自由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在自由教育的实际结果上,自由教育最终使人形成内在的心灵秩序和外在的共同体秩序;在自由教育的维护和实施上,自由艺术学院是自由教育的最佳场所,只有在这样的机构中自由教育才能得到保存和复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康德的“界限”学说的考察分析力图回答“有限的人类理性作为人的自由的根据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并从中揭示出蕴含在康德哲学中的求通的智慧。本文依次考察了康德给认知划出界限所提出的真正问题:人与世界的统一性问题;通过对界限学说的分析提出“界限”实际上是一个悖论,通过这一悖论,康德把人与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置换成了人类理性的统一性问题;最后揭示出康德是如何用理性的意志实践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充满智慧地论证了有限的人类理性如何成为人的自由的可靠根据。  相似文献   

9.
自然知识只能解决物与物的关系,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理性探索,而人文知识却能使主体自身正确或比较正确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识社会历史领域的法则、秩序和规律,两者相互作用,从而使整个社会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文化世界和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0.
潘铭萱 《学习之友》2008,(12):24-24
美国是个崇尚自由与秩序的国家。自由是美国人的终极目标,秩序则是保障个体自由的必要手段。同时,美国人又认识到,要建立一个有秩序的安全社会,就要推举一个有足够权力的政府来管治。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哲学与资本的世界逻辑构成现代性价值理念的思想体制基础,以理性与自由为价值核心的启蒙运动使传统的宗教世界观崩析。主客分立的思维模式与世俗化的自由主义将价值观引向物欲与功利。理性概念狭隘化,自由主义陷入自我悖谬,资本逻辑将人与自然导向异化与危机。全球化语境下,当以“交往理性”平衡“技术理性”之弊,在纵横两个维度重构现代与传统、主流与边缘的联系,回归生活世界,以艺术感性补益技术理性。  相似文献   

12.
宪法的市民性就是自由、平等、经济人理性和社会理性。要树立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保障权利的人权观念 ,就必须承认和提倡宪法的市民性。通过对宪法市民性的提倡 ,有利于达成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机整合 ,从而可以形成对宪法的完整认识 ,为我国宪政建设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3.
自由:教育的伦理之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是指向人的,而人应当是自由的。自由是教育价值合理性的内在根据,是教育德性的根基。一切教育的核心或关键就在于使人成为自由的存在者,教育价值合理性的依据应当指向人的解放与自由。培养自由能力、塑造自由精神、养成自由人格是教育自由的内在规定。善的教育必须致力于为人类自由而斗争。  相似文献   

14.
康德伦理学思想中的普遍的道德法则,对人的意志来说,是一种"绝对命令"。康德的道德学说提出了人道主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反封建主义的要求。在康德那里,个人具有完美的品质和绝对的价值,个人有自己的尊严,不能被别人用来作为实现公共福利计划的手段。这集中体现在他的三条先验道德法则之中。同时,自由概念是道德律不可缺少的条件,康德的三条道德法则都以意志自由为前提和基础,这些原则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由和必然关系问题是人的意志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在吸取黑格尔自由和必然论述中的辩证思想的基础上,将实践唯物主义观点引入自由观,承认客观必然性是自由的前提,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自由是对客观规律的运用和对世界的支配,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对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作了唯物主义和辩证的论证。列宁以此为逻辑起点,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通过引证恩格斯的观点,论述了自由和必然关系的四个认识论前提,强调辩证唯物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承认自然界的必然性,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必然性与人的意识和意志的辩证关系,指出客观必然性是第一性,自由是第二性的,自由是盲目的必然性转化为已被认识的为我的必然性,实践是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转化,使人类成为自然界主人的决定性环节,从而把恩格斯自由和必然思想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正是理性发现了人,也正是理性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人在此岸世界即感觉世界.而人的根性——理性——却在彼岸世界即理念世界之中。因为人的灵魂从彼岸世界来,教育就是人重新回到彼岸世界的一种手段。所以,理性是先验的,是彼岸世界里的道理,也是彼岸世界对人的预设。这样一来,人就横跨在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之上,人依靠理性成为人世间的巨人或者神。然而,人的理性一直被社会和人的作为作践着,社会权力、社会暴力、天启、逻辑.都是对人的理性的猖狂遮蔽,以致教育中充斥着反真理的认识,甚至,教育本身都被人为地扭曲着。理性应该是中国现代化教育的根据,回到理性就是回到人本身。  相似文献   

17.
庄子的自然观在天人分野中存在着自然性与人为性的相谬。在"天"的维度,"自然"体现了无为、自然而然的本意;在"人"的维度,实现自然则带有明显的人为色彩。以人为的方式实现的自然,强调对必然的超越,指向自由的理想。但这种"自由"却建立在"人合于天"的基础上,先天地隐含着逻辑的悖论:在"天"的意志中寻求人的自由。这种内在的悖论,外显为庄子自由观中游心与游世态度自相抵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被奉为民主主义先驱的卢梭其政治哲学却蕴含民粹主义倾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本是政治哲学中不可或缺的逻辑支点,卢梭却彻底排斥工具理性,以价值世界颠覆事实世界,建立起应然的理想国。他以独特的联合契约形成了抽象的公意,成为民主主义的理念基础。但公意支配一切,个体自由在公意中沦落,制度在公意中缺失,使民主主义有从理性走向非理性的可能与倾向。  相似文献   

19.
自由,既是人发展的前提,又是人发展的结果;既是人发展的目标,又是人发展的手段。自由教育思想的灵魂,是自由、理性与民主,这既符合人的本性和教育本质,又契合现代文明社会里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自由教育的本质在于生命的哲学关注,在于从尊重生命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出发来培养“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20.
正是理性发现了人,也正是理性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人在此岸世界即感觉世界,而人的根性——理性——却在彼岸世界即理念世界之中。因为人的灵魂从彼岸世界来,教育就是人重新回到彼岸世界的一种手段。所以,理性是先验的,是彼岸世界里的道理,也是彼岸世界对人的预设。这样一来,人就横跨在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之上,人依靠理性成为人世间的巨人或者神。然而,人的理性一直被社会和人的作为作践着,社会权力、社会暴力、天启、逻辑,都是对人的理性的猖狂遮蔽,以致教育中充斥着反真理的认识,甚至,教育本身都被人为地扭曲着。理性应该是中国现代化教育的根据,回到理性就是回到人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