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法国作家加缪逐步成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热点。随着加缪《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等作品的引进出版,论文、论著相关研究成果数以千计,其中大多探讨加缪的文学创作、社会活动、作品艺术、哲学思想,对加缪传记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从编辑出版学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2.
阿尔贝·加缪在世界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其作品往往被分为两大阵营:荒诞与反抗系列.然而,《鼠疫》并不是这样,它是加缪少有的兼具荒诞与反抗哲学的著论,意图以精神之觉醒,推动"反抗"质的飞跃,继而扭转现实之状,成为加缪自成一体的荒诞镜像下的反抗哲学.  相似文献   

3.
韦焕香 《大观周刊》2012,(28):20-21
与萨特一样加缪对“存在”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并且把其思想渗透进其文学创作当中,《局外人》和《鼠疫》就是他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作。本文拟从揣摸和解读作者的哲学思考入手,以其代表作《鼠疫》为阐释范例,扣住其作品中几个关键的人物形象,步步深入探讨加缪渗透在《鼠疫》这部作品形象中的“流放”状态及其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4.
致敬加缪     
50年前的1月4日,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在意外的车祸中去世,这个噩耗成为了当天欧美各大报的醒目标题,甚至是头版头条,20世纪的伟大作家、时任法国文化部长的马尔罗这样对他盖棺论定:“二十多年来,加缪的作品始终与追求正义紧密相连”,即使是曾经跟加缪反目成仇的萨特,也表示了沉痛的哀悼,  相似文献   

5.
法国著名作家加缪1960年初不幸因车祸罹难,人们在车骸中发现了他的一部尚未完稿的小说初稿。这部名为《自我塑造者》的遗作终于在加缪遇难34年后的今年春天在法国出版。  相似文献   

6.
加缪在中国的精神之旅阿尔贝·加缪(1913-1960)的中国之旅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出版汉语本《鼠疫》(“外国文艺丛书”),由顾方济等人翻译,他的另一部小说杰作《局外人》,则在第二年现身于袁可嘉等人编译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上海文艺出版社),就此引发西方现代文  相似文献   

7.
<西绪福斯神话>是加缪著名的哲学随笔,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教材上选有该文.该文与众不同的是,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加缪是要通过随笔的形式来表现哲学命题.而所要说明的哲学命题与当代大学生已接受的哲学观点以及目睹的生活现实都相距甚远,因此在理解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王祎颜 《东南传播》2014,(5):117-119
加缪说:"苦难与阳光是永恒的存在。为了改变自然的冷漠,我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一生都在时代和命运的推搡下挣扎着,在苦难和悲剧的赶场中喘息着,他在一生所经历的苦难中探寻着生命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分析电影和小说《活着》的情节,从福贵人生的苦难与阳光入手,探析《活着》所展现的人生思维与生存哲学。  相似文献   

9.
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荣获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在小说《鼠疫》中讲:"人世间的罪恶几乎总是由愚昧造成,人如果缺乏教育,好心也可能同恶意一样造成损害。"[1]97从宏观层面来看,"鼠疫"是罪恶、灾难与世界荒诞的代名词,"对邪恶的感受被影射到疾病上。而疾病(赋予了如此之多的意义)则被影射到世界上。"  相似文献   

10.
一读过加缪的中篇小说《局外人》,我的心一下子被什么东西揪住了,震惊?错愕?还是说不清的难受? 小说主人公莫尔索几乎完全以感性形态化而不带理性化的面孔站在我们面前了,面对这个无所谓而生,然后又无所谓而死的人的故事,我们的分析简直有点无从下手。作者不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连点儿暗示都不给,读者看不见单一明晰的主题在哪里。我们只好试试从人类生存发展的角度,从他内在生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点上,摸摸他的脉搏。  相似文献   

11.
江作苏 《新闻前哨》2003,(10):22-23
写一篇新闻稿件并不难,写一篇优秀的新闻稿件却非常难。难在什么地方呢?仔细琢磨一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凡是有见解作支撑的稿件,总是要优于那些白水一样,什么见解也看不出来的稿件。 法国思想家加缪说过:“一切伟大的行动和一切伟大的思想都拥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对于新闻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拿到普鲁斯特、纪德、萨特、加缪原版的法文书,当你对图书封面上那些大名鼎鼎的名字顶礼膜拜时,要是足够细心,在封面下方你会注意到另一个名字:加斯东·伽利玛。1908年,法国一群与前辈格格不入却又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操办了一份刊物《新法兰西杂志》,灵魂人物是安德烈·纪德。两年后,杂志虽没盈利,但内容质量已有很大提升,而且颇有声望。为了延续  相似文献   

13.
《全国新书目》2013,(8):44-45
我们失去的世界 本书的各篇文章写于1994至2006的12年间。它们涵盖的题材范围非常之广——从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到美国外交政策,从全球化的经济到对罪恶的记忆——其地缘范围从比利时到以色列。但这些文章主要关心两个方面。其一是思想观念的作用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本书收集的最早的一篇论文讨论阿尔贝·加缪,最近的一篇讨论莱泽克·科瓦考夫斯基。其二是在一个遗忘的时代里晚近历史发生的地点:在理解中体验那个刚刚结束的动荡的世纪,以及从中获得经验教训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社科类:北京大学出版社《阳光与阴影:加缪传》,[法]格勒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量子复合场论的哲学思考》,何祚庥。当代中国出版社《南街村》(中国国情丛书:全国百家乡村经济典型调查)。西安交大出版社“美国热门话题丛书之五:《黑白分歧》。福建教育出版社“哲人科学家丛书”之《伟大孤独者的遐想》、《通向人类思想的深处》。江西高校出版社《近看香港》。河南人民出版社《人民公社狂想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文库”之《趋同论研究》、《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本质理论与当代现实》。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兴衰》,[埃及]阿巴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本源·教化编》,徐中玉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青年报现象研究丛书”之《我们尝试了什么:〈青年周末〉陈述与思考》。东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地名中,有贡院头条、贡院二条、贡院三条、贡院西街、贡院东街。北京市档案局、档案馆便座落在贡院西街。贡院就是考场。自明代始封建皇帝在这里开科取士,“邦国举贤者于王”因得名,是我国最高封建统治阶层选拔人才的地方。贡院座落在建国门内大街路北。元、明时期属明时坊,乾隆时属正蓝旗,是在元代礼部的旧  相似文献   

16.
艺术语言涉及的范围很广。现时代的演员从事单一形式工作的恐怕是少数。大多数演员既在舞台上演出,又在广播中演播,同时又活跃在影视界,因此,把舞台、广播、影视三大类中艺术语言的处理规律作一比较,对于语言艺术工作者是有必要的。但是,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很多,这里不想全而细致地一一谈到,只想在每一类别中选取  相似文献   

17.
在80多年前,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这场由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引发的著名的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这场运动中,北京各高等学府的学子们以高昂的斗志、如火的热情、决不妥协的战斗精神载入史册。其中活跃着一位被李大钊誉为“把清华园掀翻了的江西粗布土衣学生”,他就是罗隆基。这位最早在清华园点燃“五四”爱国之火,冲在运动最前列的学生领袖,因在五四运动中突出的表现,备受人们注目和推崇。罗隆基,我国著名的民主爱国人士、政治活动家,江西省安福县枫田镇人,1896年出生于一个…  相似文献   

18.
郑振铎先生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三十个年头了。当年,胡愈之同志在《哭振铎》的悼念文章中,称誉郑先生是文学工作中的多面手,不论在诗歌、戏曲、散文、美术、考古、历史方面,不论在创作和翻译方面,不论是介绍世界文学名著或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方面,都作出了平常一个人所很少能作到的那么多的贡献。而我,可能因为自己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缘故,却突出地感到郑振铎先生在编辑出版方面同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是我们后辈学习的一个好榜样。从1919年与瞿秋白等共同编辑《新社会》的旬刊起,郑先生主编或积极参与编辑的刊物有《人道》月刊、《儿童世界》周刊、《小说月报》、《文学季刊》、《太白》半月刊、《民主》周刊、《文艺复兴》月刊等。  相似文献   

19.
说他是实干家,是因为他时时事事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工作中不图名,不为利,公道正派,廉洁自律。在他身上表现出一种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他就是全省质监系统先进个人、平鲁区质监分局局长叶文。叶文,中共党员,先后当过兵、干过公安、质监等工作,曾任朔城区质监分局书记、右玉县质监局局长,现为平鲁区质监分局局长。10多年来,他干一处,火一处,他在每个单位任职的时间段,均是大家公认的黄金阶段。2001年11月,上级任命叶文为右玉县质监局局长,上任以后,在市质监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他立足于为全县经济建设服务为主线,以打假治…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改革和新闻理论探讨中,有的同志主张,在新闻工作中,应该宣传管宣传,新闻管新闻,两者不要夹杂在一起。有人认为,新闻报道中强加于人的弊病,就是因为强调了宣传。还有人说,让政治家去从事宣传吧,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忠实地报告新闻。现在让我们对这些意见作一点分析。我们反对使用一般宣传的方法和口吻来采写新闻、报道新闻;在一切新闻稿件中,包括新闻评论,要坚决地、切实地消除那种“宣传味”太浓、令人生厌的现象。但是我们同时又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