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育券制度:产生、目标与实践最早提出教育券理论的是美国著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955年弗里德曼在其《经济学和公共利益》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券理论,该文后被改写为《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此外,弗里德曼在其1979年的《自由选择:个人声明》一书和1  相似文献   

2.
教育券理论是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于1955年在其《经济学和公共利益》一文中首次提出。弗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一些地方进行试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州市正式实施,迄今已有三个州和一个城市推行了教育券政策。教育券在美国的实践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经验和做法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如哥伦比亚、智利、孟加拉、莱索托、中国等,并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胡娟 《早期教育》2009,(2):22-23
一、教育券及幼儿教育券的涵义 1955年,芝加哥货币经济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Friedman)发表了《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在文章中,弗里德曼首次提出了教育券理论。他认为应该改变目前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由政府向学生家庭直接发放教育券。  相似文献   

4.
台湾幼儿教育券实施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傅利曼与教育券 教育券的首倡是自由派经济学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其主要目的是要让家长,尤其是低收入户家长,有更多选择和增加其子女人学的机会,使学校因竞争而提升教学质量。在傅利曼的作中,与教育有关的是196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和1980年出版的《选择的自由》(Freedom of Choice),其中关于教育券的主要理念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教育券的基本哲学就是让家长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2)教育券不仅可以用在私立学校,也可以用在公立学校;(3)教育券如不足支付私立学校的学费,家长可以自己“追补”。  相似文献   

5.
教育券(ScloolVoucher)制度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ionFriedman)于1995年提出,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局部地区实施。在随后40多年的时间里,这项教育制度一直处于争议之中,屡遭挫折,举步维艰。现任总统乔治·布什执政后,视教育券制度为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与效益的有效途径,并予以大力推进,从而使教育券制度成为当前美国社会最热门的焦点问题之一,其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6.
教育券是芝加哥货币经济学派带头人、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于1955年首次提出的。所谓教育券,是政府将用于教育的公共经费以教育券的形式直接发给家长(学生),而不是划拨给学校,家长(学生)可以用教育券来支付所选学校的学费和相关教育费用。教育券目前还未受到东西方学者的普遍认可,但是其基于市场经济的理论,以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为动机,还是给广大学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邵玲 《教书育人》2006,(2):76-78
教育券(school voucher)又称教育凭证或学券,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就是用市场概念中的有价证券的形式来抵充学生的最低生均学杂费,学生或家长凭券可以自由的选择学校。一方面发挥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又体现了政府向一些家庭提供某种特殊的、购买教育服务的权利。目前在美国已有2个城市和一个州正式实施了教育券制度。2001年秋,浙江省长兴县率先在国内实施了教育券制度,之后,湖北省监利县也实施了教育券制度。  相似文献   

8.
评析美国的教育券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敏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1):29-32
教育券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实现私有化与市场化过程中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资助方式。美国政府资助的教育券实验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教育券开始付诸实践。文章试图对美国教育券政策的实施背景、具体实施政策、关于教育券争论的一些分析以及关于教育券提议的未来思考等方面作一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教育券制度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政府垄断办学缺乏活力、竞争力和效率的弊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雷德曼(MiltonFriedman)于1955年在《经济学与公共利益》一文中首次提出教育券(vouch)这一概念。其基本内容为:将公共财政的教育经费分摊给每个学生,由政府向学龄的儿童家庭颁发一种表明儿童受教育权利的价值凭证。儿童在入学时将教育券交给学校可以冲抵全部或部分学费。学校则用收取到的全部教育券向政府换取与此相当的年度教育拨款。  相似文献   

10.
对浙江长兴县“教育券”制度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实地调查,本文分析了浙江长兴县“教育券”制度的特点、“教育券”制度对当地教育的影响,认为:长兴县的“教育券”是对特定学校的一种价格补贴,“教育券”制度从本质上不同于美国的“学券”制度;“教育券”并非是引起当地教育发生变化的唯一因素;“教育券”的价格补贴作用和政府导向作用均对当地家庭的教育决策行为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自1969年起,美国盖洛普(Gallup)组织借助相关基金会的支持进行美国公众对公立学校态度的民意调查,持续至今;其调查报告的简写本陆续在美国著名杂志《卡潘》(The Phi Delta Kappan)上发表,成为反映美国教育舆情的重要文献。本书是经《卡潘》杂志授权编译、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的卡潘,盖洛普教育民意调查39年来发表的调查报告集。这些调查报告动态地反映了美国公众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各类热点问题的态度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教育与社会变革的历史脉络,展现了美国教育舆情对美国政治走向的影响轨迹。  相似文献   

12.
制度创新:“教育券”给农村职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券”是源自美国的舶来品。“教育券”(Educationvoucher)指的是政府把教育经费折算成一定数额的可以用作抵充学杂费的有价证券。2001年秋季,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局有选择地“拿来”并加以创造性地进行了教育券制度的尝试,在我国开创了实施教育券制度的先河,有效地改变了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之间创设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2001年夏天,长兴县教育局结合本县实际,因地制宜,出台了《长兴县教育局关于教育券使用办法的通知》,规定自2001年起凡就读民办学校的新生可获得一张面额为500元的教育券,报名就读职业类学校的新生可获得面额为300元的教育券。2002年他们进一步拓展了教育券的功能,将教育券由原来的扶持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的功能扩展到扶持贫困学生,出台了《长兴县贫困学生助学互助会经费补助实施细则》,自2002年秋季起,小学阶段的贫困生每学期可获得200元的教育券,初中阶段的贫困生每学期可获得300元的教育券。实施了教育券制度后,长兴县职教招生形势有了较大改观,普职教得到了协调发展,现有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教育券的推广也增强了外来资金投资教育的吸引力。贫困生助学金教育券的发放,则体现了国家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关怀。成立贫  相似文献   

13.
美国自1989年威斯康星州通过了全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凭证计划以来,逐步形成了"一州两市"为主导的公立教育券格局。2004年,联邦教育券计划获得通过,这是美国教育券史上的一个飞跃。但是,美国公立教育券的推行依旧困难重重。教育券能否改善学业成绩、教育券的"公助私学"以及教育公平等问题仍是争论的焦点和进一步推行的阻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杜威现代教育思想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 )不仅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而且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不满于美国当时的教育现状,极力反对形式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对美国的教育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和创新,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新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在美国乃至世界教育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 20世纪上半叶最具权威性的教育思想。一 提到杜威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大哲学家,其实他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不容低估的。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指出:“杜威从来不是那种可…  相似文献   

15.
《顽皮娃娃》2007,(6):I0007-I0008
法兰克·艾许(Frank Asch)是美国著名图画书作家,从1968年到现在,已经出版了七十多本童书。《月亮,生日快乐》是他最脍炙人口的“Moonbear”系列中的一本,也是美国教育协会推荐阅读的100本图画书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教育券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他以为美国19世纪后半叶以来建立的公共教育制度是一种政府垄断,缺乏市场竞争、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实行教育券制度是一种理想的政策选择。美国教育券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基础教育均衡化。美国教育券对于我国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聚焦:教育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教育》2003,(1):2-3
2001年5月,《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相继刊登了浙江省长兴县推行“教育券”制度的报道。2002年12月8日,浙江省教育厅组织召开了“教育券”制度专题研讨会。使得“教育券”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叶辉  邓威 《教育》2006,(2):20-22
叶辉、邓威为本刊撰写的这篇《教育券:教育投资体制的一次革命》的文章,值得一读。读罢,人们会惊奇地发现:中国的教育券在长兴原来是这样诞生的!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页重要的历史档案。随着记者追踪的脚步,还将体味到已经发展了的长兴教育券其重大价值之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育券理论的发源地,美国已经初步完成了教育券制度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国内有许多学者经常研究教育券对基础教育的作用,却很少有人研究教育券制度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实施的可能性,其实美国的教育券制度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于是,分析美国的教育券制度以及它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并且论述如何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建立教育券制度便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罗拉多州在2005~2006学年正式实施高等教育券计划,政府对高等学校不再直接拨款,进入公立大学的学生可以获得每年2 400美元面值的教育券;申请进入政府指定的3所私立大学的学生,可以得到每年1 200美元面值的教育券。在美国,这是除退伍军人教育券外,第一个针对普通大学生的教育券计划。该计划颠覆了政府对大学的传统的直接拨款模式,一方面促进了公立大学的竞争,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和经费;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私立大学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