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名英译现状,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出发,依据社会语言学的重要论题——语言政策,以新疆行政区划名称英译为例,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名英译的原则及策略,扩大了地名英译研究的视野,为新疆、西藏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英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国际地位,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夏国强 《文教资料》2012,(18):46-47
西域历史地名的语音变迁涉及对音及古今音变化问题,需要利用音韵学知识来厘清其演化脉络。作者通过对唐代岑参边塞诗中记录的一些地名的语音变迁作简单梳理,分析声、韵、调的变化对历史地名语音的影响,可以对历史地名的教学和研究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人名地名、民俗风物、少数民族借词三个方面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给导游口译带来的特殊困难。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探讨和大量的实例分析,指出导译员应本着服务游客、传播民族文化的原则,按照国家统一规定音译少数民族人名、地名;采用多管齐下的翻译策略有效传输民俗文化;间接转换少数民族借词。  相似文献   

4.
毛毳  高中云 《海外英语》2016,(15):124-125
一般说来,少数民族地名的英译是简单的,音译即可(用汉语拼音)。但是,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却需要谨慎翻译,如果翻译不恰当的话,会失去它原本的含义。本文将在目的论指导下,对侗寨译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考证,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本文以榕江县三宝侗寨的三个寨子为例,讨论中国少数民族地名的译法。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汉语方言音译地名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内蒙古汉语方言中,有许多蒙古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地名。这些音译地名,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容,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及其语言互相接触、互相交融的结果,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6.
地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探究某地区地名,可以深入了解其自然特点和文化特征。阳江江城地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汉语方言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地名折射了区域社会的历史记忆,它不仅具有地理方面的指标意义,而且还蕴含着人群、商业、族姓冲突、民间信仰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诸多内涵.透过对历史地名变迁轨迹的追溯,可以揭示一地的社会地理背景,从中看出各色人群对历史记忆的选择.利用徽州民间文献,对皖南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作一探讨,可以揭示徽州地名雅化的特点、方式以及隐藏在地名雅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毕节方言地名词有两大语源:其一为外来汉语地名,包括两种情况,即由汉族移民异地移植的地名(如古南京地名)和按汉语命名方式命名的地名(如府、县、乡、村、铺、伍、所等通名)。其二为借词地名,即源于各少数民族语并已经通用的地名。毕节方言地名系统来源的多元化特征,也折射出其所独具的多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活化石。怀远地名真实地反映了怀远的地理特征、经济生活、宗族观念、历史变迁以及源远流长的大禹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基于对怀远地名文化进行尝试性探索,以期挖掘出怀远地名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长沙历史悠久,地名古老。以长沙地名为切入点去探寻近代长沙物质形态文化、城市规划文化、工商经济文化、军事制度文化、政治制度文化和宗教社会意识文化等的历史变迁,从中可以寻找到地名与城市文化的对接点,从而对近代长沙历史文化保护及地名规划提出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论清朝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朝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是在后金政权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是清朝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政府突破了“华夷之变”的局限,制定和实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采取倾斜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中积极倡导教育,程度不同地改变了少数民族轻视教育的观念。通过广设学堂,推进普及的方式,有效地缩小了中国各民族之间在教育方面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少数民族及其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少数民族地区新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开创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先河,对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虽其政策在实施中尚存在不足,但其成功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初郡政策”是一个被史学界忽视了的问题,实际上汉朝推行的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初郡政策”,开创了历代中央王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这套行之有效的治理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被汉朝以后各代中央王朝所继承、沿用,并加以发展,同样成为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初郡政策”不仅在稳定和巩固汉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中起过重要作用,对汉以后各代中央王朝能长期对南方少数民族进行统治也起过很大的作用,而且还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人权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束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使少数民族获得基本的生存权;根本出发点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使少数民族获得发展权;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证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The government is committed to widening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yet applicants from ethnic minorities have 5.8 per cent less chance of gaining an acceptance than white. For some groups, for example Black‐Caribbeans, the difference is even larger. Is this the result of institutional racism or because ethnic minorities have weaker qualifications than whites? The paper explores UCAS statistics from 1996–2000, which give around 1.38 million usable observations. Qualifications are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success; but ethnicity has an additional positive effect.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asons for this. Finally, it explores whether ethnic minorities are disproportionately concentrated in lower quality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5.
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是发展民族教育、确保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重要保障.应该在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上,确立和完善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一万年以前,少数民族的先民已开始对人物进行艺术表现,并延续发展至今,成为记载各少数民族在创造人类精神明与物质明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成为当今少数数民族美术创作与教学的一块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7.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增强国家认同感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笔者从中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与需求进行实证调查,通过横向对比哈尼、苗、彝、瑶等四个少数民族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与需求,了解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需求现状,使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真实意愿得到表达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特殊性与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要结合民族地区特殊的区情,认真分析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准确把握突发事件的表现形态与特征,根据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认真解决民族地区面临的各种突发事件。围绕国家对于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的制度设计,尽快构建和完善适合我国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应急管理体系。重点是提高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以保证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澳大利亚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及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切实推进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工作,保障和加快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美国、澳大利亚的少数民族教育立法进行探讨,以期为加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法制建设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亟待建设的学科,许多理论问题和工作实践需要讨论和总结,其中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定义、模式分类、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模式的发展及其相关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