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是人类实践的根本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之上,代表了人类社会进步最基本的价值立场,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一般价值工具。当下,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指导意义,更对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翁和弟 《教育》2014,(12):74-74
基于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一定的历史时代,总是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而适应时代特定的文化价值观,也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体现.  相似文献   

3.
"价值"表现的是客体满足主体求要的一种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要围绕在国家、社会、个人的三个层面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归根结底是对人的需求关系的体现,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观点,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与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相较之下,更具有稳定性和理论抽象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是指对古往今来人类一切优秀价值理念的包容。横向来看,是对西方优秀价值理念诸如理性、正义观念的包容;纵向来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如和谐理念的包容。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应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价值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性、民主、自由,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的观念集合和基本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5.
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中,要突出、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内核、灵魂和主线,发挥其统率与引领作用,而不能停留于仅仅是"融入",甚至只是简单加载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了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是"有机融入"的提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原理"课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要将教材中有关价值、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重新系统梳理,科学归纳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理;要正确处理好价值观原理与其他原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了人民的价值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有:针对特定群体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密切联系社会实践活动;运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的价值观普遍存在"坚持主流价值观与价值选择多元化并存、价值情感认同与价值行为认同不一致、价值目标设定追求满足自我与服务社会的统一"等特点。高校在开展学生党员价值观教育时,教育目标应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教育内容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原则,教育途径应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党员价值观的教育路径上,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积极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信息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一直以来,创新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的内在属性。纷繁宇宙变化无常,大千世界世异时移,改变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文化场域,不变的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实践创新的不懈追求。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形成的一种核心观念——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传播关乎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  相似文献   

9.
王玉周 《中国德育》2014,(11):22-25
正任何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观,没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是病态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维系社会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指引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也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一、社会发展进步需要价值导向人生要有信仰,社会需要导向。如果  相似文献   

10.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一要明确其指导地位得以体现的基本标志,即马克思主义为执政党所选择和认可;为广大干部群众所追求和信仰;为理论工作者所接受和认同;能够主导社会价值,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二要认清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的巨大挑战,即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始终没有停止,甚至有日趋激烈之势;东欧剧变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改革开放以来形势的深刻变化造成了人们思想的迷茫和混乱,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基础.三要创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本方法,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