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在日语教学中经常出现使役句,也就是表示强制命令、允许、放任、接受恩惠等的使役表达。这种使役表达对于日语教学工作者来说是教学重点,而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学习难点。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运用大量的例句对比研究日语使役句的构成及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入手,探讨使役句在翻译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在翻译时,日语的使役句不能千篇一律地全都译成汉语的使令句。相反,日语中含有使役意义句子并不都具有使役句子的形式。对于形式上不是使役句,但具有使役意义的句子,也要根据汉语表达习惯译成汉语的使令句。  相似文献   

2.
"恩惠"是授受表达"Vテモラウ"的基本语义功能,在实际言语交际中,"Vテモラウ"还可表示为语态。使役态和被动态是日语的常见语态。本文根据语态特征将"Vテモラウ"句分为"使役型テモラウ句"和"被动型テモラウ句",分别研究它们与モダリティ的呼应使用,通过モダリティ的变换,"Vテモラウ"可以分别表达请求、建议、愿望、指示、命令等语气。  相似文献   

3.
经验者使役句是日语使役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语的使役句无法形成对应关系。系统梳理日语这一特殊使役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日汉两种语言中的使役表达。本文从与汉语的对比研究角度对日语中的经验者使役句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揭示了这一特殊表达方式的意义及此类句式在翻译成汉语时所对应的表达形式等。  相似文献   

4.
日语使役句式是日语表现的重要形式。在日汉翻译中,各种使役形式让译者倍感困扰。从各种日语使役句与汉语兼语句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探讨总结了日语使役句的几种汉译处理方式。并从日汉使役句互译时的对应和非对应现象入手深入分析日汉使役句翻译的各种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5.
日语使役句式是日语表现的重要形式。在日汉翻译中,各种使役形式让译者倍感困扰。从各种日语使役句与汉语兼语句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探讨总结了日语使役句的几种汉译处理方式。并从日汉使役句互译时的对应和非对应现象入手深入分析日汉使役句翻译的各种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6.
日语使役句不但内涵丰富多样,包括容许、放任、诱发、请求等非使役表现,而且由于谈话对象受到限制的缘故,体现出不同的社会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日语使役表现的分类及格助词「を/に」在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使役表现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意义关系。本文从使役表现的分类人手,分析了自动词使役句和他动词使役句中,助词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使役句和被动句作为ボイス表现文,其关联性很强,经常被讨论,但是,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因此,本文在从中日使役句转化为被动句这一点上,对可转化的使役句的种类和动词种类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日汉语的异同点。只有他动词才可以转化为被动句,语法上的使役句可以转化为被动句。其中主体为自我控制不可能型的语法使役句不能转化为被动句是日汉语的共通点;在日语中,状态动词、自然现象动词和方向、姿态动词不能转化为被动句,而在汉语中,结果动词、创造动词,带有表示标准的补语的动词不能转化为被动句则是各自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9.
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被动结构,即v-ed句式是英语二语习得的一个难点。本文就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分类,语义及其主、被动句论元的颠倒匹配,“半被动语态”结构,英语心理使役动词v-ed分词与相应介词的搭配关系等方面对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被动结构进行了句法特性探讨。  相似文献   

10.
郑宏 《现代语文》2010,(7):42-43
近代汉语“叫”字被动句长期以来备受学者关注,尤其在由使役句向被动句的演变机制上,多有学者讨论。本文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近代汉语“叫”字被动句的来源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认为“叫”的使役动词义和“S+叫+N+VP”的句式结构在“叫”字被动句的来源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使动态句型是韩国语语法体系中最为复杂的内容之一。为了让高校韩国语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使动态句型,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先从系统句型知识的讲解入手,明确能动态句型、使动态句型、被动态句型在韩国语里各自的特征,然后再对使动态句型做出内部分析;接下来把使动句和主动句的"主语+自动词"、"主语+宾语+他动词"、"主语+形容词"三种基本句型分别对比讲解,重点落在助词、主语、宾语置换的问题上,最后再让学生熟记使动态词。  相似文献   

12.
致使性述补式是由具有致使关系的述语构件和补语构件构成的句式。述语构件和补语构件之间有一个句法界限V重,V重具有管界作用。类型繁多的致使性述补式都是在"___V重(得)___"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成分的合并、移位、添加和隐含派生的。"___V重(得)___"框架表示"话题—述题"结构,各种致使性述补式可看作是"话题—述题"结构。致使性述补式的歧义是由于派生过程不同和语用强制移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在汉语兼语句内部语义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类特殊句式的时体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兼语句在语义上可分为两大类,各类在使用的时体形式上体现各不相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使役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重要句式,但以往对其内部结构的分析缺少关注。全面分析“使”字句的语义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可知“原因/条件”和“结果”是动词“使”联系的两个必有成分;从配价成分分析,“使”应是一个二价动词。揭示“使”字句在语义方面的成句条件,可以为该句式的句法分析及语法教学提供语义根据。  相似文献   

15.
重动句的结构和语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重动句的结构和语义进行分析 :重动句由VP1和VP2两个结构一前一后的结合而成 ,VP1和VP2的句法地位基本相等 ,都可出现时体标记 ,都可受状语修饰 ;重动句是双语义焦点句 ,VP1和VP2在语义上有多种关系 ,两者互相依存 ,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英语作格动词是词汇语义范畴内讨论的热点问题,有特殊的语义表征。按照词汇性质,作格动词是具有较强动作意义的使役动词,使役性诱因既可以是外来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形成其客体既能出现在主位上,又能出现在宾位上的及物和不及物两种旬式。基于此,作格动词在词库中被分为一价和二价两个次类。通过比较它们的词汇语义表征,从而认定致使义和及物性是作格动词一价和二价存在的词汇语义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作为“得”字句的一个小类 ,“主事居后‘得’字句”具有重要的句法语义特点。从语篇角度出发来进行考察 ,可以发现该句式的典型式为 :P ,V1得NV2 ,P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该句式在语义上表达的是一个致使关系串 ;在语用上具有保持话题同一性的功能。这种句式意义和语用功能 ,正是“主事居后”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8.
情感性使役动词在构词和句法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本文首先从语义场理论着手,对情感性使役动词进行归类。然后以词汇语义为依据,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其词形变体和句法构造方式,并着重阐述了作为变体形式的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正藏》汉魏六朝时期佛经中的“见”字式被动句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该时期“见”字式确实已属非主流标志被动句句式,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生命力,表现在句式并不单一、谓语部分变化丰富、句法功能多样等多个方面。并且“见”的意义又进一步引申,正在产生指代用法。  相似文献   

20.
论元结构主要表示述语和与之相关的名词短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致使句表达某实体发生某种情状是受某种致使主体的作用而引发的,论元易位指某些动词通过其论元位置的调换可以进入不同的框架结构。通过研究英语和汉语的致使句,对比英汉致使句论元结构及论元结构易位的异同,介绍英语中心理致使动词翻译的常见错误,以期对英汉致使句差异的了解及翻译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