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内蒙古地区19602011年的45个气象代表站的降水量以及相关的降水资料,利用MannKendall,从年降水量和降水距平百分比两个方面分析地区降水变化及特征。结果表明:就降水距平百分比来说,内蒙古东部和中部地区有下降趋势,而西部地区则略上升;就降水量而言,内蒙古地区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有明显下降趋势,1980年开始尤为显著,这段时间是内蒙古地区历史上最为干旱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处理黄冈市2000~2013年共14年的同时相的MODIS影像,获得其植被覆盖度,并对植被覆盖度进行分级。同时对植被覆盖度进行地形统计和分区统计,较清晰地反映了黄冈市植被覆盖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三维分布状况。研究结果显示:(1)从2000年到2008年黄冈市植被覆盖度处于上升趋势,从2008年到2013年黄冈市植被覆盖度则处于下降趋势,但总体而言黄冈市的植被覆盖度良好;(2)从2000年到2013年黄冈市植被覆盖度变化不明显,上升为主;下降、急剧下降和快速上升的比例很低;(3)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县市主要为:英山县、罗田县、麻城市;植被覆盖较低的县市主要为:黄州区、武穴市、黄梅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内蒙古地区1981-2010年43个气象观测站的沙尘暴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并对其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年代上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时间分布上来讲,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要集中在春季,夏季次之,秋季最少.并且年变化显著,反复出现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年代变化上80年代发生日数最多,90年代发生日数最少,2000年之后又开始频繁发生.空间分布上来讲,内蒙古地区沙尘暴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3个年代中高频区一直处于阿拉善盟拐子湖地区.从2000年开始锡盟西部地区也成为沙尘暴高频发生地区.  相似文献   

4.
植被对于生态环境变化的反应是较为敏感的,研究植被动态变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预警有很大的意义.基于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该文获得了内蒙古的空间NDVI分布,分析了自1998年至2008年之间NDVI的变化趋势.并由最大值合成法(MVC),Mann-Kendall检验和Rescaled范围(R/S)分析计算出NDVI时间序列的赫斯特指数.此外,通过叠加分析对研究区域NDVI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判断.主要的研究结果包括:第一,1998年到2008年间,内蒙古的植被变化总体上是稳定的,但数据显示10.16%的植被有显著减少的趋势,它们属于脆弱的草原植被;其次,在空间分布方面,NDVI时间序列存在一定规律,赫斯特指数在西部高,东部低;第三,在低植被覆盖区存在植被减少的现象.其中9.58%的土地开始衰退,这些土壤急切的需要植被的保护和综合的管理.没有人类的干预,这些土地将会出现荒漠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急性硼酸中毒对雄鼠血液成分的影响。20±2g清洁级昆明系雄性小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Ⅵ组共7组,每组10只。经口染毒,试验Ⅰ~Ⅵ组硼酸染毒剂量分别为1.93、2.50、3.23、4.18、5.41、7.00 mg/g·w,对照组灌服0.20mL/10g·w生理盐水,观察期14d。濒死和存活致死的小鼠,右心房采血,红、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制作血涂片,瑞氏染色,白细胞分类计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Ⅴ组红、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试验Ⅵ组红、白细胞数升高,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白细胞比例:试验组中性粒细胞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试验Ⅱ-Ⅵ组显著升高(P0.05);嗜酸性粒细胞均降低,除试验Ⅳ组,其他试验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嗜碱性粒细胞降低,试验Ⅱ-Ⅳ、Ⅵ组升高,其中试验Ⅲ组显著升高(P0.05);单核细胞均升高,其中试验Ⅵ组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均降低,其中试验Ⅱ-Ⅵ组显著降低(P0.05)。急性硼酸中毒对雄鼠红、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及各种白细胞比例有较明显影响,甚至表现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内蒙古地区100个实测站点1960-2014年逐日降水数据,分析内蒙古地区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内蒙古近55年PCD与PCP的平均值分别是0.68和-0.11,降水年际变化下降发展趋势显著且通过0.05显著性的检验,全年降水空间分配均匀且逐年有提前的趋势。PCD空降水空间的分布结构总体空间上呈现为东高西低,高值的区域分别位于兴安盟和通辽市,低值地区为乌兰察布市及鄂尔多斯市。PCP在总体空间上从东向西递增,最高值的区域位于鄂尔多斯市,低值的区域主要位于呼伦贝尔市,降水年际变化分配空间的格局主要呈东部早于西部的空间变化特征分布。R/S分析表明,PCD与PCP的Hurst指数均小于0.5,与过去55年发展趋势相反,未能在时空上表现出明显的趋势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0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的企业竞争力相关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认为四川、重庆、陕西企业竞争力水平较高,且增长显著;贵州、内蒙古、广西、新疆、云南、宁夏企业竞争力水平居中,其中贵州、新疆、宁夏增长较快,内蒙古、云南则增长缓慢,广西保持稳定状态;甘肃、青海企业竞争力依旧较为落后。就整体而言,西部地区企业发展迅速,但与东部地区仍然差距较大,普遍存在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资源率用率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等问题。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入参与全球化国际分工、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速培育产业集群、鼓励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等建议,以加速提升西部地区企业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多层面分析了2007-2018年全国和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5A级旅游景区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全国5A级景区总量的年际变化符合线性增长;(2)全国5A级景区呈东密西疏,形成三条分布带和三大密集区;(3)各省区的5A级景区演变,可分为强劲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平稳增长型、缓慢增长型和突破型等五类;(4)全国5A级景区在省级层面的分布趋于集中,在地级层面的分布却趋向均匀;(5)东部地区5A级景区在省级层面的分布趋向集中,中部和西部的分布却趋向均匀.据此,提出建议:一是将5A级景区资格向中西部边远省区倾斜,二是全国争取实现每个地级均有5A级景区,三是适当增加上海市5A级景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 5.3软件平台和像元二分模型,对安庆市2004年和2017年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研究安庆市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2004-2017年,安庆市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了34.99 km2,中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了30.95 km2,中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了30.95 km2,中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了38.53 km2,中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了38.53 km2,中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了14.87 km2,中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了14.87 km2,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了123.96 km2,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了123.96 km2.(2)安庆市绝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良好,中低植被覆盖区和低植被覆盖区呈现出由菱湖向四周扩展趋势,东部植被覆盖度下降较多,植被覆盖呈现碎片化分布状态.(3)安庆市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区向西迁移,居民区向东扩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鸟类物种密度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经线和纬线将中国划分为 59个 5°× 5°的小区。根据中国鸟类分布名录统计各小区内分布的鸟类种数 ,再除以相应小区面积得小区内鸟类物种密度。结果表明 ,中国鸟类物种密度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横断山脉地区 ,青藏高原西部则是物种密度最低的地区。对同一纬度上各小区平均鸟类物种密度和纬度间相关分析表明 ,中国鸟类物种密度与纬度显著负相关 ,对生态因子和鸟类物种密度的相关分析表明 ,植被覆盖率、生境密度 (单位面积内植被类型数 )及平均年降雨量与鸟类物种密度显著正相关 ,气温年较差与鸟类物种密度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