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画剧本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别的文学作品稍有不同,它要和动画本身的特点相结合。动画人物是动画片最醒目的标志,塑造成功的动画人物形象是动画片剧本创作的首要任务。它用夸张和幻想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赋予人物单纯美好、充满幻想的独特气质,使得人物的性格突出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活泼,从而成为动画片最打动人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战争小说对于兵器和武艺的描写常常与人物形象的塑造相关联,具有程式化、夸张化乃至神化的艺术表现倾向。从兵学文化的视角看,实际上呈现为兵学文化的物化形态和某种审美仪式。  相似文献   

3.
张天翼是中国现代文学左翼文坛上一位享有盛誉的作家。他的作品通过生动、鲜明的反面形象的塑造,运用漫画式的夸张和强烈的对比,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推进了当时讽刺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农村题材电视剧热播荧屏,其原因在于其小品化的叙事,贴近农村生活,塑造了平实自然的农民形象,注意突出地方特色文化。但农村题材电视剧也存在着故事情节过于夸张,题材内容重复化,有的人物形象塑造过于平面化,一味追求土味带有庸俗化色彩等不足。  相似文献   

5.
张天翼是中国现代学左翼坛上的一位享有盛誉的作家。他的作品通过生动、鲜明的反面形象的塑造,运用漫画式的夸张和强烈的对比,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推进了当时讽剌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儒林外史》在对人物的塑造中 ,运用夸张、对比、对照等讽刺手法 ,借以揭露“儒林人物”丑恶的灵魂 ,冷嘲热讽层出迭见 ,体现其“婉而多讽”的特色。在正面人物塑造中运用“不协调”的艺术手法 ,“爱而知其丑”,从正反两方刻画人物形象 ,瑕瑜互见  相似文献   

7.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是最为成功的。《隆中对》的战略构思是正确的;诸葛亮为蜀汉政权献出了全部智慧和心血,诸葛亮不是“愚忠”;《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智谋的夸张和渲染只能是白壁微瑕。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茅盾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通过分析人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论述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通过分析塑造的人物形象系列来论述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通过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创作方法来论述塑造人物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大卫·科波菲尔》中狄更斯对人物的外在形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对反面人物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同时采用了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塑造了很多独一无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本文对书中人物描写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主要表现在生动俏皮的口语化语言的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喜剧性场面的描绘等方面。这种语言风格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事物、情节、场景等给人带来神异感、喜剧感和世俗感等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1.
人物塑造在微型小说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塑造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要依据表达的目的和需要,选择恰当的塑造人物的表现形式.微型小说塑造人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故事式塑造人物形象;散文式塑造人物形象;对话式塑造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几乎每个历史人物形象在史传记载和文学创作中都会有出入,尤其是小说、戏曲为了突出主旨或舞台效果,常常对一些人物形象进行渲染、夸张和变形。在明传奇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严嵩父子作为明代权奸人物的代表,在《鸣凤记》《飞丸记》《遍地锦》和《一捧雪》等传奇作品中都有刻画,虽然大都以史传记载为基础,但是为了渲染人物特点、突出舞台演出效果,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夸张、变形和虚构。比较严嵩父子形象塑造在史传和明传奇中的不同,不仅可以看出戏曲创作之特色,还可以还原出严嵩父子的真实形象。  相似文献   

13.
李世宗 《教育革新》2010,(10):49-49
《范进中举》是一篇深刻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礼教对读书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通过高超的讽刺艺术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范进、胡屠户、张乡绅等人物形象,展现了儒生们的丑态。讽刺可通过对比、夸张、白描、反语等手法来表现,达到令人反思的效果。现就《范进中举》中的讽刺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进行探究。理解讽刺在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文章主题方面的作用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要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要塑造各种各样的典型形象,要写好人必须首先熟悉人。这些都是必要的前提,但并不等于说只要有此条件,人物形象就自然而然地跃然纸上了。我们要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须注意运用一切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由于文学样式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也不相同。就拿以塑造人物形象见长的两个主要文学样式——小说和剧本来说,话剧主要是靠对话;电影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老舍先生有关人物形象塑造问题的论述和创作经验 ,做了较为全面的综合、梳理 ;重点辨析了人物形象塑造的目的 ,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以及老舍先生创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等问题 ;概括阐明了老舍先生在人物形象塑造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中重要的经典名著,在宏篇叙事中作者成功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改变了传统正面人物都善、反面人物都恶的叙事模式,作品中所应用的诗词对人物形象描写塑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与读者更好地了解《红楼梦》,本文从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勾勒、人物命运暗喻、人物对照、女性意识展现几个方面对《红楼梦》诗词和人物形象塑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元明戏剧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笔者单从其写人的一个侧面入手,论述元明戏剧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一些为一己之私践踏良知、歪曲真理、迫害忠良性格极其阴险、狡诈、凶残的人物形象,是为"奸绝";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与之相对应的为捍卫良知、真理、正义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忠义的典型形象,是为"义(忠)绝";在爱情婚姻剧中,作家也塑造了一批为追求和捍卫爱情和婚姻自主而勇敢、执著和生死不渝的"情绝"典型。这些人物形象正是元明戏剧卓绝千古、为人称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小说三要素分别是环境、情节和人物,在某一种程度上,环境和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而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或反映现实生活,从而反映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多种,这需要教师去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9.
元明戏剧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笔者单从其写人的一个侧面入手,论述元明戏剧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一些为一己之私践踏良知、歪曲真理、迫害忠良性格极其阴险、狡诈、凶残的人物形象,是为"奸绝";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与之相对应的为捍卫良知、真理、正义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忠义的典型形象,是为"义(忠)绝";在爱情婚姻剧中,作家也塑造了一批为追求和捍卫爱情和婚姻自主而勇敢、执著和生死不渝的"情绝"典型。这些人物形象正是元明戏剧卓绝千古、为人称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唐婚恋传奇不仅继承了六朝志人小说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的创作观念,而且塑造人物形象的意识更加自觉,结构布局和叙述故事也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并有意识地运用肖像描写、对话描写、心理刻画等各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性格,且不断趋于成熟。所塑造的各类男性形象群体,不仅共同特征突出,而且个性鲜明,生动丰满,细腻传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