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琴 《辽宁教育》2014,(9):48-50
正活动性是品德课程基本特征之一。品德教学应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引领并和孩子们一起直接参与各种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构建道德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有效的品德活动设计,应充分关注"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状态,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得更积极、更主动、更真切。那么,如何从"学情视角"出发,合理设计品德活动呢?一、课前探路:化"泛调查"为目标明晰的实践活动品德课不同于其他课程,要真正上好一堂品德课,让学生学有所得,课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这是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的前提条件。作为品德教师,应该从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去寻找一些普遍存在并亟需解决的问题,然后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纵观目前的思品教学,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失真。课上课下不统一,出现了课堂热闹,课后淡定的现象。因此,在我们品德课堂中,应引导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用心感之,课后教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由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总结三大环节组成。如果我们把美术课看成是一篇激昂的交响曲,那课前准备就是交响曲的"前奏"。一、课前准备是上好美术课的前奏1.情感的准备。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思维活跃、敏捷、深刻、想象丰富,学生如果在愉悦的状态下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将会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师的"教"事半功倍。因此,在美术教学的各个领域,各个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课程已开设多年了,在多年的教学实际中,如何实施好这门新课程?如何提高的教学实效?如何让学生沿着课程总目标的方向发展?我认为应该从课前探究、课堂活动、课后实践活动三方面利用多种策略,巧妙设计<品德与生活>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5.
所谓“三段式”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科教学活动应该由三个阶段构成,即:学生课前自学阶段,学生课中共学阶段和学生课后用学阶段。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活动贯穿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始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道德品质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活动化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提升道德知识,增强情感体验,提升道德觉悟,强化道德行为,完善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从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际,关注教学目标,从课前、课中、课后出发,进行语文"微课"教学实践:课前"微课",指向自主学习;课中"微课",注重学习方法;课后"微课",提升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显而易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论是课前还是课中和课后,都需要教师基于学情的组织、激励和指导,给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条件。  相似文献   

9.
借助"问题卡"可以捕捉学生预习的问题和课后或单元生成的问题,解决课堂的互动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时空得到延伸,促进学生的问题化学习。课前"提问卡"是抓课堂起点问题,可以概括预估问题;课中"任务卡"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可以解决互动问题;课后"答疑卡"是知识的巩固深化,可以解释再生问题;单元"问题本"是知识的积累反思,可以深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课前寻找生活素材,课始创设学习情境,课中联系生活实际,课后注重生活实践,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广阔天地中加强实践,加强体验,促进知行统一,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主动教育"模式是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把不理解的知识点带到课堂,然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不懂的知识点,由教师梳理,引领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在学习时表现出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的特征,并能进行创造性学习活动。主动教育模式是比较超前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模式构成为"三三五式",即教学环节"三环":课前、课中、课后;  相似文献   

12.
金玲萍 《考试周刊》2014,(22):155-156
地方课程的特征和教学目标决定了活动化教学是地方课程最常见的教学策略,但是在目前的地方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活动化教学有效性缺失的情况,影响到地方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成为实际教学的"触礁"点。文章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通过分析活动化教学有效性缺失的表现和原因,提出要提高活动化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做到:课前活动,到位指导;课中活动,深入实践;课后活动,保证实效。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包括课前互动:了解需求、贴近学生;课中互动:活动体验、交流分享;课后互动:主动评价、完善教学等。  相似文献   

14.
"小班化"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和主体发展,学生教育活动机会增加,学习质量和效果明显提高。中职机电专业课小班化教学突出"课前学思结合,大胆探索;课中知行并重,突出实践;课后学以致用,积极创新"的特点,其中"课中知行并重,突出实践"是重点,又分为"情境导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总结归纳、知识拓展"6个环节。中职专业课"小班化"教学收效显著,而这一课题的探索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认知学习理论创建的"自助式"英语语法教学,该模式通过课前小组准备、课堂讲解、课后出试卷的方式,使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英语语法,避免平时语法教学中枯燥讲解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6.
活动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因此,课程要求我们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课前“热身”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是课堂学习的前奏,是教学目标得以达成的前提。品德教学课前准备活动就是要教者着眼于现实世界、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有内容、有能力进行的课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提前介入品德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思考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应该根据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作三次具体思考,其中包括:课前思考;课中思考;课后思考。课堂教学的"三思而行"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学报》2020,(3):120-124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er,SC)的教学改革思想,围绕学生专业能力成长和综合素质培养,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建筑工程估价课程教学环节,即:课前利用资源库及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课中通过测试等活动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课后引入真实工程案例指导学生完成实际工程任务;并构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完成知识从输入、内化到巩固的过程;实现学生从自主学习、探索问题到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阶。  相似文献   

19.
李生梅 《陕西教育》2008,(11):79-79
一、找准时机,见机行事 阅读期待这一教学手法的运用,可以放在课前,可以放在课中,也可以放在课后。放在课前即等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预习”;放在课中,悬疑而读,事半功倍;放在课后,链接生活,拓宽视野。无论放在哪儿,都要注意反馈手法的跟进。如果把学生在阅读中的体验收获说成是大珠和小珠,那么课堂便应是一个玉盘,用来承载学生的感悟、体验、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20.
正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应从课前到课后,从学生到教师,全方位、多角度地展开。在最近的一次作文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本着"平视互动、快乐评价"的教学理念,开设了一节作文公开课。围绕这一课教学,我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课前:预设观察这节作文课具体上什么内容呢?我正琢磨着,意外地收到一封已毕业3年的学生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