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桦 《学子》2004,(3):34-36
本文提出了“母亲”这一概念的范畴结构,探讨了定义这类范畴的方法。“母亲”这一范畴有众多的成员,如“生母,养母,继母,未婚母亲,乳母,代理母亲,遗传母亲,生物母亲,……。词典对“母亲”的定义遵循了不同的认知模式,如:出生模式,哺育模式,婚姻模式,家系模式……。以上认知模式是“母亲”的比喻义,引申义的根源。但无一能反映“母亲”的原型意义。本文通过对“母亲”的成员的分析,提出了“母亲”的范畴结构以及定义该范畴“原型”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母亲和祖国     
母亲养育了我的身体,祖国塑造了我的灵魂。我有母亲的基因,我是龙的传人。母亲是祖国的形象,祖国是母亲的化身。母亲的慈爱深情如海,祖国的关怀细微入心。我深深地爱着祖国,我深深地爱着母亲。我要为他们争光,我要献身祖国报答母亲!母亲和祖国@经绍珍  相似文献   

3.
默读母爱     
母亲是一支蜡烛,她用心血照亮我的每一个角落。你要问谁的感情最细腻、最真挚,我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母亲。让我深深的默读我的母亲。母亲把爱都给了我们,全部!细细的如丝如雨。母亲在我心中是一个最伟大、最可爱的人。从我诞生在这个世上的第一天起,母亲就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记得小时候,母亲为了不让我淋雨,常常把外衣披在我的身上。雨中,校门外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等待,那是母亲;放学路上,人流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呼唤,那是母亲;回家的路上,雨伞下淋湿了半个身子的还是母亲。生病时床前一直陪伴并总是问寒问暖的还是母亲。…  相似文献   

4.
唐芳 《湖南教育》2006,(6):41-41
一、导入 “母亲把自己的心剖成两半,一半变成摇篮,一半变成摇篮曲,没有比睡在母亲的心瓣里更甜蜜的了。有一片云彩,那是母亲的头发;有一汪湖泊,那是母亲的眸子;有一抹红霞,那是母亲的面颊;有一片开花的原野,那是母亲的微笑。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母亲创造的……”  相似文献   

5.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下床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相似文献   

6.
从小到大我都过得很快活,因为有母亲在。母亲是我心中的港湾,是我的倾听者。如果我是一条鱼,那母亲便是水;如果我是一只鸟,那母亲便是广阔的天空;如果我是一棵树,那母亲便是根;如果……但那段日子,却令我难以忘怀,那是一段母亲不在家的日子……离开得知母亲得重病的那天,是我期末考试前的几天。由于失去了“精神支柱”,我情绪低落,满脑子的问号。我想不通,一向健旺的母亲怎么在一夜间变成了那个身患重病的母亲?那时,我真觉得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在我最需要母亲的时候却要安排她去那遥远的北京。那天,母亲坐进车时,我没有…  相似文献   

7.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相似文献   

8.
【重点点击】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怎样通过一些小事,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的?【解决方案】作者主要通过四件小事:“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进行抚慰;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母亲央求“我”去看花;母亲临终嘱托要我们“好好活下去”。写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无限感激。难点提示】在母亲央求“我”去看花时,作者通过哪几个关键词写出母亲的情感变化?解决方案】当我问“什么时候”时,母亲“喜出望外”;我说“好吧,就明天”时,母亲“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我说“哎呀,烦不…  相似文献   

9.
母亲节快到了,你准备送一份什么样的礼物给疼爱自己的母亲呢?是送春天的鲜花,夏天的冰棒,秋天的红叶,还是冬天的暖阳?其实,不管你送什么,母亲都会很感动的。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只需花一块钱就能给母亲送上一份好礼物。A.打个电话,向母亲诉说一份心情,一种想念,还有一句感恩的话语:“妈,谢谢您!”B.写一封信,告诉远方的母亲,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感受与困惑,重新拉近我们已逐渐与母亲疏远的心。C.买一枝玫瑰花给母亲,告诉母亲,你爱她。D.买些植物的种子,和母亲一起播种,一起等待它们的成长。E.扫描一张母亲的…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周围是绿油油的葱,一根根精神抖擞,似绿色的卫士守护着母亲。母亲死了,安息在这片长满葱的土地上。我时刻都能感受到母亲的气息,它在那一片青翠中,不断地从地里升腾出来。母亲不是言辞华丽的人。她做的是庄稼活,吃的是庄稼饭,孩子们的学费和课本费,都是她从庄稼地里刨出来的。在母亲终日劳作的这片土地上,极普通的葱成为她精神上的安慰———因为她儿女的缘故。夏天的雨季终于过去,雨水滋润的不仅是母亲的葱,还有伴着葱的那些低贱的草本植物。它们围攻着母亲的葱,它们是敌人,葱的敌人,母亲的敌人。母亲得手起刀落,将它…  相似文献   

11.
走下神坛的母亲——论张爱玲对传统母亲形象的颠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母亲的书写大多是从审美的角度,歌颂她的伟大、无私和圣洁,使得母亲成为一种概念化、模式化的单面形象。张爱玲以她对生活的客观认识和体验,对传统的母亲形象予以颠覆,她消解了母亲创造生命的伟大性,并对母亲作为儿女的精神家园的期待给予无情摧毁;最后母亲神圣、纯洁的象征意义也被彻底解构,从而还原了母亲作为人和女人的本来面目,多角度地折射出母亲自私、卑怯、扭曲的另一种真相。  相似文献   

12.
晓蓉 《陕西教育》2005,(9):42-42
母亲不是那种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从小时候起,我就不怎么喜欢母亲,我总以为,母亲给予弟弟的爱远远甚于给予我的,虽然年幼的弟弟常常遭受母亲责骂和痛打。母亲为了这个家,长年奔波在外,只让我和弟弟两人孤零零地留在那些多雨的季节。其实也只有在雷雨交加的日子,我才会想起母亲的怀抱。  相似文献   

13.
母亲     
全安  鲁红 《现代语文》2005,(2):38-38
在夜幕未尽,朝阳还在山腰徘徊之际,母亲旱已踏上了田间的小路,凉风吹动着母亲红润的脸,甘露沾湿了母亲那朴素的衣裳。伴着母亲的,还有她用了一辈子、磨得铮亮的锄头和杨柳条编的筐子。母亲就这样走着,微笑着。  相似文献   

14.
女儿是长在母亲心头的一枝花。母亲用血肉之躯来孕育她,用生命之泉来浇灌她。为了这棵女儿花,母亲会疲惫,会憔悴,但是当女儿一天天地长大,母亲会变得越来越温暖,越来越踏实,收藏女儿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将是母亲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5.
我敢说“儿不嫌母丑”这句话如果不是母亲的一厢情愿。就是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经历了许多事后.能以一个成人的角度来理解母亲时的认识。我还敢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百分之八十都嫌母亲“丑”。只是我们做母亲的不愿意承认罢了.只不过孩子们所嫌弃的母亲丑的地方不同罢了。有的孩子嫌母亲长相丑,有的嫌母亲衣着丑.有的嫌母亲语言丑.有的嫌母亲行为丑.有的嫌母亲灵魂丑……  相似文献   

16.
在女儿、妻子、母亲等身份中,母亲这一身份的取得最艰难也最伟大,因而几乎所有的母亲对赋予她们这一伟大身份的儿女都无怨无悔地爱得一塌糊涂。在母亲的眼里,在母爱的光环中,每一个孩子都几乎完美。别看每一位母亲嘴里总在唠叨自己的孩子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别人如果这样唠叨她的孩子,她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因为母亲的唠叨实际上是在为雕琢一个完美的孩子而不懈地努力。这些也是在我成为母亲后才体会到的。因此,为自己是母亲,我很骄傲!也因为我是母亲,所以我能以母亲的眼睛、母爱的胸怀去谅解学生的缺点。母亲这一身份的获得使我…  相似文献   

17.
我的快乐     
伫立田野,徘徊河滩,追忆逝去的岁月,寻觅童年的足迹,回味我的快乐。小时候,我的快乐在母亲身边。田地里,我随母亲去劳动。母亲一会儿直起腰来,活动一下,又很快地躬下身去,那滴滴汗水湿透母亲的衣衫。回到家,母亲就把我带到菜园里翻瓜藤,找香瓜,摘西红柿,砍甘蔗……在母亲身边,我跳着、蹦着。夕阳照在母亲脸上,照在母亲心里。渐渐地,那田野中,一个小孩围着他母亲,雀跃的身影渐渐模糊。渐渐长大,我的快乐是父亲带我放风筝。父亲,他给我买来风筝,带我到河滩上放风筝。放飞他的希望,他的快乐;放飞我的向往,放飞我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寸草春晖     
小时候在母亲身边,最爱唱的歌是“母亲的慈爱,好比和煦的阳春”。长大了浪迹天涯,最爱读的是母亲写来的信,那工整的一排排小楷,传达了慈母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怀。晚年回忆往事,最难忘的是我们敬爱的母亲。母亲姓刘名巽章,又名俊民,字孟章,新蔡县旧城厢西大街人,1902年夏出生于清末举人之家。外祖父刘积勋是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后因参加反袁“二次革命”被迫逃亡时,母亲只有11岁。她一面读书,一面协助外祖母制售儿童花帽,艰难度日。外祖父的革命思想和活动对母亲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刻影响。五四运动爆发时,母亲正在开封…  相似文献   

19.
母亲给人以生命。母亲与孩子是世界上最基本、最自然、最普通的一种组合。母亲生 儿育儿,把孩子抚养成人,孩子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母亲的影响,无论母亲们是否领悟到自 身角色的重要,是否自觉地履行做母亲的义务,这种影响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在身体方面:从生命刚刚开始孕育,母亲就与胎儿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母亲和母 乳是为胎儿和婴儿提供营养的唯一的最佳的源泉。而如果母亲在怀孕期和哺乳期身体欠佳, 便会使孩子出现营养不良,身体发育受到影响。母亲的喜怒哀乐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有着直 接关系。一些专家曾用超声仪器观察…  相似文献   

20.
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感谢母亲,赋予我生命。不错,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我们没有理由不歌颂母亲的伟大。在这部小说里,有两个母亲的形象,一个是模糊的,一个是清晰的。前者是主人公旺旺的母亲,后者是惠嫂。关于旺旺的母亲,文中只有两处略略提到了她,读者只能断断续续地了解到旺旺的母亲在船上跑运输,每年回断桥镇一次,一次六天,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